夜市的食物都很衛生可以放心食用,但問題常出於用來裝油炸食物,例如;油炸雞塊、天婦羅、章魚燒或薯條,的防油紙袋或紙盒,其內層就有可能塗上一層PFAS物質,用來防油、防水或耐高溫。廣泛使用這些防油紙袋或紙盒,起因於近年來全球倡議的減塑運動,市面上開始流行以號稱能自然分解、可堆肥的甘蔗渣、玉米澱粉等通稱植物纖維材質為原料,製作食物的包裝容器,然而其中不乏因防油防水的需要而塗上一層PFAS物質。因為這些防油紙袋或紙盒,是一次性用品,消費者吃完立即丟棄,所以製造垃圾的速度非常快,流到環境中PFAS物質的量也非常大。
圖一 各種含PFAS容器
圖二 PFAS家族
圖三 Teflon, PFOS及 PFOA構造上的類似
PFAS在藉著羧酸基或磺酸基黏附在物品表面後,朝外的碳氟分子鏈也提供了防水防油、耐強酸強鹼腐蝕、摩擦係數低且不易燃等這些特性,造就了PFAS成為20世紀的文明生活中的化學新寵兒,被廣泛應用於消防泡沫、防水衣料、食品包材 (一次性杯具、匹薩盒、速食包裝等)、農藥、相片、染劑、化妝品/保養品、鍋具塗層、特用化學材料等領域。但不幸的是,PFAS的另一個共通特性,就是在自然環境中超級不容易分解,也被稱為「永久性化學物質」,除了飲用水、廢棄掩埋場附近的土壤和水體之外,世界各地都找得到PFAS的蹤跡。
圖四 永久性化學品
圖 五 PFAS的應用
鐵弗龍讓杜邦公司賺得盆滿缽滿的同時,生產鐵弗龍的在帕克斯堡的杜邦工廠附近,就傳出了污染的公害問題,包括:附近牧場的牛隻無端的大量死亡;新生兒剛出生就患有眼部缺陷等。鐵弗龍是極端安定的化合物,杜邦以此為理由強烈的否認。
圖六 杜邦工廠的廢棄物所影響的區域
對於公害問題,全世界都一樣,是一個冗長費錢、小蝦米對抗大鯨魚的戰爭。受害者經過漫長的蒐證過程,無意中得到一項公司內部研究報告證實:「懷孕的母鼠攝入PFOA會生出患有先天缺陷的幼鼠。」,而PFOA正是製造鐵弗龍的前驅物。一狀告上了EPA,內容長達972頁,並附上136件物證,控訴杜邦對環境造成的污染以及對週邊社區的健康造成極大威脅。EPA 之後以「刻意隱藏PFOA的毒性以及其存在於環境中的事實,違反美國毒管法(Toxic Substances Control Act)」的罪名起訴杜邦。2004年,杜邦被判決必須為一項醫學研究計畫提供無上限的資金,該研究目的在找出PFOA與任何疾病之間的關聯。
圖七 小蝦米對抗大鯨魚
經過了漫長的七年,2011年的十二月,醫學研究小組的科學家們終於發現PFOA與腎臟癌、睪丸癌、甲狀腺疾病、高膽固醇、妊娠毒血症、潰瘍性結腸炎等疾病有關。而一直到2013年,杜邦才全面停止使用PFOA。PFAS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在美國如今已不乏相關的醫學研究,就這點我們可能還得「感謝」杜邦公司,如果不是它如此無法無天地長期污染環境,也不會引起世人對PFAS的關注。
在台灣,陳保中的團隊長期追蹤400多名孩童,發現這些孩子的臍帶血,有98.9%偵測得到全氟辛烷磺酸(PFOS)、82.9%偵測得到PFOA,平均濃度與韓國、美國、加拿大不相上下。臍帶血的PFOS濃度愈高,孩子出生時愈容易早產、出生體重較低、頭圍較小,孩子兩歲時的動作發展也比較遲緩,孩子愈容易有過敏體質,也會加重氣喘孩子的嚴重度,年輕人的頸動脈就愈厚,增加罹患心臟病和腦中風的風險。
圖八 PFOA危害
曾經有人說過:「如今世界是一間超大的化學實驗室,我們人類成了白老鼠,用來測試我們自己製造出來的化學物質。」。人類所發明的農藥、鐵弗龍、化肥、塑膠等化學物質,一次又一次的改變這個世界,為我們帶來美好又便利的生活;然而最終,也一次又一次的被要求要付出某些代價。
圖九 自身為小白鼠
你的鼓勵是我創作的源泉,請不吝給個愛心或按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