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小麥遺傳寶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麥田

麥田

發源於肥沃月彎的小麥,可說是歷史最悠久的穀物之一。從一萬兩千年前被馴化以後,小麥歷經了多次的變身:從一粒麥、二粒麥到麵包小麥,小麥一直都是很重要的穀物,也是我們日常飲食中非常重要的食物來源。但隨著氣候變遷和全球環境的改變,我們需要培育出更能適應惡劣環境的小麥品種,以確保糧食安全。

過去,農民種植的地方品種小麥雖然能適應各種環境考驗,但產量不高。為了提高產量,科學家們培育出了產量更高的現代小麥品種。然而,這些現代品種的基因多樣性較低,也比較不容易適應環境變化。

為了要讓未來的小麥能夠適應變化的環境,研究團隊把眼光放在古老的地方品系小麥,這些地方品系蘊藏著豐富的基因多樣性,這些基因可以幫助小麥抵抗病蟲害、適應乾旱等。於是,他們從一個叫做Watkins的小麥地方品系蒐藏庫中,選取了827個品系的小麥,分析它們的基因組,並與現代小麥品種進行比較。

Watkins品系蒐藏庫啟動於1924年。當時,Arthur Ernest Watkins加入了劍橋大學的植物育種研究所,開始研究小麥。他意識到這些品系是很重要的資源,於是說服了倫敦貿易公會(London Board of Trade)成立這個種源庫。

他們從32個國家收集了7000多個品系,同時也有系統的種植這些小麥,確保它們的種子持續存活。(雖然二戰時期不得不中斷,這也造成了部分小麥品系回不來了)

後來Watkins種源庫被John Inns Center接手。數年前,他們決定要來看看這些小麥的基因體。定序小麥並不容易,因為小麥的基因體很大(大約是水稻的40倍)。透過與深圳的中國農業科學院合作,他們定序了827個古老的小麥品系,以及另外208個現代小麥品系的基因體,進行大規模的遺傳分析。

研究團隊發現,透過t-SNE、ADMIXTURE和最大似然法等方法,他們可以將Watkins種源庫的小麥分為7個祖先群體(AG1-AG7)。他們發現,現代小麥品系主要源自AG2和AG5兩個祖先群體,這意味著其餘5個群體代表未開發的遺傳資源,為育種提供了豐富的等位基因和單倍型。

在Watkins種源庫中,有許多現代小麥所缺乏的基因變異,這些變異主要存在於AG1、3、4、6和7中。他們利用這些基因變異,將一些優良特性,如高產、抗病性等,成功地導入現代小麥品系中。

他們也在英國和中國進行了10年的大規模田間試驗,記錄了137個性狀的資料,涵蓋產量、營養品質、適應性和抗逆性等方面。另外,他們還利用了一個現代品系Paragon,將127個Watkins種源庫特有的優良等位基因導入Paragon品系,創建了近等基因系(NILs)。通過對這些NILs的田間評估,驗證了這些等位基因在Paragon品系背景下對產量、株高、抽穗期和抗病性等性狀的改良效果。

總而言之,這項研究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新的育種策略,讓我們能利用古老地方品系的基因多樣性,來培育出更強壯、更能適應環境變化的現代小麥品種,確保未來的糧食安全。

參考文獻:

Cheng, S., Feng, C., Wingen, L.U. et al. Harnessing landrace diversity empowers wheat breeding. Nature (2024).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4-07682-9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彼得潘-avatar-img
2024/06/18
為了弄清楚“基因改造”的意義 特別查了不少資料 才知道有些農產品看起來像是基因改造 但其實是“基因編輯”的選種栽培 有異於基因打斷插接外源的“基因改造” 比如市面上出現的鳳梨系列:牛奶鳳梨 金鑽鳳梨 甜蜜蜜 釋迦鳳梨…… 只要季節對夠熟成 都是甜度高的好水果 即便是金鑽鳳梨最接近原生土鳳梨 也是甜中帶有微酸的風味 這些就是“基因編輯”的產物 這方面台灣特別厲害 我在大陸只能吃到“菠蘿”就是個頭小 既酸也割舌頭(澀口)的土鳳梨 削皮很費工 必須將芽眼繞圈挖溝槽去除 整個果體本就小 如此更顯清瘦味道也不佳最早基因改造在日本成為顯學 將番茄植入彈性的基因 讓番茄能像乒乓球彈跳 目的是想解決搬運碰撞導致番茄碰傷腐敗的問題有段時間我相當支持基因改良的觀念 我認為提高產量 讓水果甜度增高個頭增大 抗暑寒 抗旱澇 抗病蟲害……都是造福務農者的好事 對消費者也有優質的食物可吃 對解決部分饑荒國家也有幫助。
葉綠舒-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6/19
彼得潘 單純的組織培養不是基因編輯喔。組織培養只是把組織越養越多而已。
❦ 莊小昕-avatar-img
2024/06/18
『一個新的育種策略,讓我們能利用古老地方品系的基因多樣性,來培育出更強壯、更能適應環境變化的現代小麥品種,確保未來的糧食安全。』👍👍👍
avatar-img
老葉報報
229會員
753內容數
主要介紹關於植物的新資訊,但是也會介紹一些其他的。 版主在大學教植物生理學,也教過生物化學。 如有推薦書籍需求,請e-mail:susanyeh816@gmail.com
老葉報報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大麥曾經是人類重要的糧食之一,雖然現在食用的人並不多,但依然是重要的動物飼料原料與釀造作物之一。因此,大麥的產量當然重要。 大麥的產量由它的花序,也就是我們熟悉的麥穗來決定。有趣的是,科學家發現大麥花序的形態,其實是由一套名叫CLAVATA訊息傳遞系統負責的喔!
Thumbnail
2025/04/29
大麥曾經是人類重要的糧食之一,雖然現在食用的人並不多,但依然是重要的動物飼料原料與釀造作物之一。因此,大麥的產量當然重要。 大麥的產量由它的花序,也就是我們熟悉的麥穗來決定。有趣的是,科學家發現大麥花序的形態,其實是由一套名叫CLAVATA訊息傳遞系統負責的喔!
Thumbnail
2025/04/29
提到歷史上的群眾狂熱,大家很難不去想到發生在十七世紀的「鬱金香熱」。當時不知道為何,鬱金香的球莖忽然身價百倍,大家瘋了似地搶購,但是除了少數真正的園藝愛好者之外,絕大部分的民眾都只是把它當作投資。 當時最熱門的,是這種有條紋的鬱金香;後來知道,這種鬱金香是被病毒感染。 但是,為何病毒感染會製造圖案?
Thumbnail
2025/04/29
提到歷史上的群眾狂熱,大家很難不去想到發生在十七世紀的「鬱金香熱」。當時不知道為何,鬱金香的球莖忽然身價百倍,大家瘋了似地搶購,但是除了少數真正的園藝愛好者之外,絕大部分的民眾都只是把它當作投資。 當時最熱門的,是這種有條紋的鬱金香;後來知道,這種鬱金香是被病毒感染。 但是,為何病毒感染會製造圖案?
Thumbnail
2025/04/28
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時,主要使用可見光。傳統上,科學家認為超過700奈米的長波光(也就是所謂的「紅外光」)能量太低,無法推動植物光合作用中的關鍵氧化還原反應。因此,「700奈米」被視為光合作用的紅色極限(red limit)。 不過,最近科學家們在藍綠菌中找到了突破點!
Thumbnail
2025/04/28
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時,主要使用可見光。傳統上,科學家認為超過700奈米的長波光(也就是所謂的「紅外光」)能量太低,無法推動植物光合作用中的關鍵氧化還原反應。因此,「700奈米」被視為光合作用的紅色極限(red limit)。 不過,最近科學家們在藍綠菌中找到了突破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發酵食品在臺灣文化與飲食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介紹發酵食品的歷史、製作過程以及近年科技對其影響,期望能將臺灣傳統飲食文化透過發酵食品的發展更廣為人知。
Thumbnail
發酵食品在臺灣文化與飲食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介紹發酵食品的歷史、製作過程以及近年科技對其影響,期望能將臺灣傳統飲食文化透過發酵食品的發展更廣為人知。
Thumbnail
今天我們繼續從古代香料交易的路徑和現代地圖來探索世界上主要的香料, 進一步創造出屬於自己餐桌上獨特的味道, 這一集主要介紹大不列顮, 大英帝國傳下來的飲食文化之一, 就是來自南亞的香料口味, 現在常整合成為各種萬用的咖哩粉, 呈現使用於國菜上,   Annie Gray在 The greed
Thumbnail
今天我們繼續從古代香料交易的路徑和現代地圖來探索世界上主要的香料, 進一步創造出屬於自己餐桌上獨特的味道, 這一集主要介紹大不列顮, 大英帝國傳下來的飲食文化之一, 就是來自南亞的香料口味, 現在常整合成為各種萬用的咖哩粉, 呈現使用於國菜上,   Annie Gray在 The greed
Thumbnail
種植與馴化 辣椒大約在西元前7500年進入人類的飲食,大約西元前6000年在墨西哥北部有馴化種植的證據。 荷雅迪賽倫遺址(Hoya De Ceren)完整保留古代馬雅人的生活,彷彿時間暫停一樣,同時也保留了他們日常的飲食。在保留下來的某間民居倉庫,我們就找到辣椒、可可、玉米等食物。如此,我們至少
Thumbnail
種植與馴化 辣椒大約在西元前7500年進入人類的飲食,大約西元前6000年在墨西哥北部有馴化種植的證據。 荷雅迪賽倫遺址(Hoya De Ceren)完整保留古代馬雅人的生活,彷彿時間暫停一樣,同時也保留了他們日常的飲食。在保留下來的某間民居倉庫,我們就找到辣椒、可可、玉米等食物。如此,我們至少
Thumbnail
你可以學到: 1. 什麼是新興食品原料? 2. 新興食品原料可能造成哪些影響? 3. 怎麼確認我的食品原料可合法使用?
Thumbnail
你可以學到: 1. 什麼是新興食品原料? 2. 新興食品原料可能造成哪些影響? 3. 怎麼確認我的食品原料可合法使用?
Thumbnail
香料的七大產區。 從古代香料交易的路徑和現代地圖來探索世界上主要的香料用區,進一步創造出屬於自己獨特的綜合香料。接下來,我們將進入七大區的香料版圖,分區深入探索,進而更加了解其特色與飲食文化。 中東香料版圖 首先,我們從中東的香料版圖開始。中東地區千年來一直是香料交易的心臟地帶,香料風格以
Thumbnail
香料的七大產區。 從古代香料交易的路徑和現代地圖來探索世界上主要的香料用區,進一步創造出屬於自己獨特的綜合香料。接下來,我們將進入七大區的香料版圖,分區深入探索,進而更加了解其特色與飲食文化。 中東香料版圖 首先,我們從中東的香料版圖開始。中東地區千年來一直是香料交易的心臟地帶,香料風格以
Thumbnail
很難想像,在16世紀以前,全世界只有很少的人知道辣椒(chili pepper,Capsicum sp.)是什麼。現在辣椒是全世界最常用的香料,無辣不歡的人比比皆是。 最近,有一個大規模的辣椒基因體研究,鑑定出了許多重要的基因,相信未來我們應該可以有更多新品系的辣椒讓我們大呼過癮!
Thumbnail
很難想像,在16世紀以前,全世界只有很少的人知道辣椒(chili pepper,Capsicum sp.)是什麼。現在辣椒是全世界最常用的香料,無辣不歡的人比比皆是。 最近,有一個大規模的辣椒基因體研究,鑑定出了許多重要的基因,相信未來我們應該可以有更多新品系的辣椒讓我們大呼過癮!
Thumbnail
之前收到一棵辣椒的小苗,從開花到結果時間很短,一暝大一寸,不太敢吃辣的我,卻喜歡上紅綠相間,搭配在綠葉間的可愛小辣椒。 「辣椒」,又稱"番椒"、"紅辣椒",為茄科辣椒屬的果菜類蔬菜,原產於中南美洲,辣椒在大航海時代以前是僅存於新大陸的野生植物,當時的人認為這是一種有辣味的漿果,直到哥倫布發
Thumbnail
之前收到一棵辣椒的小苗,從開花到結果時間很短,一暝大一寸,不太敢吃辣的我,卻喜歡上紅綠相間,搭配在綠葉間的可愛小辣椒。 「辣椒」,又稱"番椒"、"紅辣椒",為茄科辣椒屬的果菜類蔬菜,原產於中南美洲,辣椒在大航海時代以前是僅存於新大陸的野生植物,當時的人認為這是一種有辣味的漿果,直到哥倫布發
Thumbnail
發源於肥沃月彎的小麥,可說是歷史最悠久的穀物之一。從一萬兩千年前被馴化以後,小麥一直都是很重要的穀物,也是我們日常飲食中非常重要的食物來源。但隨著氣候變遷和全球環境改變,我們需要培育出更能適應惡劣環境的小麥品種,以確保糧食安全。 最近針對一個大型小麥品系種源庫的研究,讓我們取得更多小麥的基因資源!
Thumbnail
發源於肥沃月彎的小麥,可說是歷史最悠久的穀物之一。從一萬兩千年前被馴化以後,小麥一直都是很重要的穀物,也是我們日常飲食中非常重要的食物來源。但隨著氣候變遷和全球環境改變,我們需要培育出更能適應惡劣環境的小麥品種,以確保糧食安全。 最近針對一個大型小麥品系種源庫的研究,讓我們取得更多小麥的基因資源!
Thumbnail
看過農民曆的朋友也許都對於農民曆後面附上的食物宜忌圖印象深刻,相剋的食物用一種很老派的方式呈現,一看即知,但充滿了江湖傳說味。這本書是4位應用美術系畢業生的作品,仿農民曆的復古設計加上實用的偏方知識與網路謠言破解,中間穿插專家解說,富有一定的知識性,搭配上風格一致的插畫,增加整個資訊設計的友善程度,
Thumbnail
看過農民曆的朋友也許都對於農民曆後面附上的食物宜忌圖印象深刻,相剋的食物用一種很老派的方式呈現,一看即知,但充滿了江湖傳說味。這本書是4位應用美術系畢業生的作品,仿農民曆的復古設計加上實用的偏方知識與網路謠言破解,中間穿插專家解說,富有一定的知識性,搭配上風格一致的插畫,增加整個資訊設計的友善程度,
Thumbnail
深知國人食安問題日益嚴重,精選堅果油、自然、健康; 品嘗過後,推薦一款《人油良坊》手工製油香甜自然;職人夫婦遠赴日本,學習大山先生50年代的手工初榨製油技術;回台灣之後,秉持傳統、並添加入科學數據追蹤、分析、檢驗;更優化《人油良坊》系列油品。新鮮的初榨油,品嘗的是新鮮、自然、美好;
Thumbnail
深知國人食安問題日益嚴重,精選堅果油、自然、健康; 品嘗過後,推薦一款《人油良坊》手工製油香甜自然;職人夫婦遠赴日本,學習大山先生50年代的手工初榨製油技術;回台灣之後,秉持傳統、並添加入科學數據追蹤、分析、檢驗;更優化《人油良坊》系列油品。新鮮的初榨油,品嘗的是新鮮、自然、美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