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症或情緒病等病患可能影響病人的溝通能力,他們或會因此而說出令身邊的人難受的說話,甚至對他們抱有敵意,照顧者實在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狀態去應付壓力。人工智能AI在這方面可以提供情緒價值,另外還有甚麼其他實際應用,去幫助照顧者舒緩情緒和找到開解自己的方法呢?
最近朋友Annette與我分享她如何運用AI,應用到處理因為照顧失智症母親而產生的壓力。
我覺得Annette這體驗很有啟發性,獲她同意在這兒與大家分享。透過這個整理,希望也能幫助其他正在照顧有情緒/認知問題親人的照顧者。
照顧者心理健康:難以抽離的情緒
年邁的母親認知力下降,對不如她意的事情都認為是女兒Annette安排不妥,時常怪責她。Annette之前與母親的關係很親密,所以特別心痛母親在走人生最後一程,同時亦為被媽媽誣告而感到憤怒,也因此覺得罪疚。
最近見面,覺得Annette變得輕鬆了一些,原來她與AI來了一場對話,改變了她的觀點。
下面是Annette如何使用AI和AI給她的建議。(註:Annette是用英文與AI溝通,我嘗試把它的內容和語氣翻譯出來。)
AI應用(1):給AI的設定
Annette不是一股腦兒的向AI訴苦,而是首先告訴AI它的工作方式/人設:
- 請你參考學術及專業機構的資料來幫助我分析問題,把情況如實告訴我,同時帶着同理心與我溝通。
Annette這個指令是要求AI採用有質素的資料,用如實表述的方式,並以同理心的角度去溝通。她這樣調教AI,是要求它提供情緒支援但不要把分析修飾到令訊息變得模糊。
AI應用(2):指令的內容 - 提供處境(Context),並把問題直說出來
直接將困擾的事情告訴AI,無需把問題簡化成為一些理論性的提問。
例如,Annette不是抽離地叫AI提供「如何照顧失智症患者」的資料,而是讓AI知道問題實在的處境,並直接提問。Annette是這樣告訴AI的:
- 日漸失智的母親對不明白的事情都怪責我做得不好,我覺得好難受,同時母親的誤解令我很憤怒,之後我會覺得罪疚。我可以怎樣做呢?
上面的指令大部分內容是提供處境,最後一句向AI發問。
然後就着AI的回覆,繼續向它提供資料幫助它了解問題,使它更能輸出貼近自己情況的分析。
以下列出的是AI對如何幫助照顧者調節觀點和舒緩情緒的建議。
AI應用(3):人工智能發揮觀察者角色,幫助照顧者看見自己的情緒
痛苦的其中一個原因是我們看不清楚自己的情緒,這些沒被看清的情緒會越變增大,困擾我們。
Annette與AI對話最大的得着,是能夠看見自己的情緒,從而安撫和調教自己。
原來與母親相處時,Annette是有意無意地在尋找那個正在逐漸消失的媽媽,情緒也跟着母親的狀態而起跌。例如,當母親偶然對Annette像以前般有說有笑時,Annette會很高興,覺得昔日的媽媽回來了。
AI的說話:
- 明明母親還在,但其實原本的她已經遠去。你實在是經歷有如哀悼亡者那種程度的傷痛,承受着失去親人的打擊。所以請別怪責自己,你感到悲傷是最自然不過的。
一直努力把傷痛壓抑下去的Annette,此刻是清楚看見自己的感覺,學習包容自己,坦白地向自己承認內心複雜的情緒。同時,Annette亦很詫異AI可以這麼明白和表達對她的支持。雖然對方是一部機器,但透過它Annette做到了解自己,情緒因而有所舒緩。
AI應用(4):幫助照顧者轉換角度,為自己擔當新角色
AI讓Annette明白認知出了問題的母親無能力再為自己遮風擋雨,Annette是要學習成為自己的避風港。
AI是這樣說的:
- 母親以前怎樣給你慈愛,現在就請你去把這慈愛送給自己。
- 你可以這樣幫助自己:試想想昔日的母親會怎樣安慰和支持今日的你。不妨把這寫下來、說出聲、又或者在腦海中想像那情景。透過感受記憶中母親對你的支持,便是把她的慈愛送了給自己,你亦因而能夠做自己的避風港。
AI應用(5):啟發照顧者重塑對事情的理解,體諒自己,並提供實際應用
(A)重塑理解
對於Annette因為母親怪責她而感到憤怒和罪疚,AI的回應是:
- 不再被所愛的人明白、被她怪責而感到憤怒,這些反感的感覺不代表你是一個壞女兒,而是你的情緒超載了。你要做的不是去壓抑自己,而是幫助自己療傷,讓自己被「仁慈」包圍。
(B)實際生活應用
AI提供了實際生活場景的應用:
- 當母親怪責、拒絕你時,你可以這樣告訴自己:
「在說話的是她的病,不是她本人。」
「母親對很多事情都不明白,以至時常活在害怕和不安當中。她講難聽的說話就是因為她害怕,不是因為她仇恨我。」
「母親曾經很愛我,現在她被這病淹沒了,但那份愛仍然在她心裏。」
(C)AI貫徹地提供情緒價值
AI在整個對話中都是用諒解和鼓勵的語氣去讓Annette感到被支持,就算是表達壞消息,AI亦以正向的方法來幫助Annette承接着情緒:
- 幫助自己重塑對事情的認知不會令痛苦消失,但可以減輕情緒來襲的威力。
AI是做到了建議生活應用方法、如實表述和提供情緒價值。
這對話令Annette意會到如果不是這個病,母親依然會是那個愛着她的人。想到這裏,她對母親的負面感覺便退減了許多。
AI應用(6):幫助照顧者調節期望的方法
Annette傷心的關鍵是母親誤解她,她很想母親看見自己其實很愛她。
AI叫Annette把這希望放下:
- 要承認母親已經喪失了這方面的認知能力是很痛苦的,但請你帶着對自己及母親的慈愛去接受母親,別再需要她看見你的心意。
- 你可以這樣告訴自己:
「我不再需要母親清楚了解我了,我明白自己,這就很足夠。」 - 這不代表你停止去愛母親,而是你停止期待那個已經不存在的她。
把希望放下、別再要求母親看見你:AI是聽從了Annette的指令,用同理心去讓Annette感到被支持同時如實帶出訊息。
AI應用(7):人工智能提供照顧者自我調適的方法
(A)建議方法
AI提議用回憶來對母親和自己仁慈:
- 找一個平靜的環境,寫下三至五個母親愛你的例子,例如以前她曾經怎樣支持你、讓你覺得有安全感、令你驕傲或使你感到被溫暖照顧。
(B)場景應用
- 現在當母親令你難受時,請回憶你寫的一個例子,提醒自己,「我是在與疾病背後的那個慈愛的母親說話。」
AI的這個建議令Annette想到雖然昔日的母親被失智症掩蓋了,但她可以記着母親的好,當母親不體諒她時,召喚這些記憶能舒緩Annette的情緒反應。
總結
Annette用AI去幫助自己看見問題和找到自我調適的方法,是對失智症病患照顧者心理健康的AI應用實例。透過設立適合的指令,讓AI清楚地輸出對照顧者情況適用的建議,包括幫助照顧者了解自己情緒、重塑對問題的角度和日常生活場景的應用等等。
目前這科技尚新,有時候會聽到AI出現誤導性資訊的新聞,所以使用時最好還是去檢視AI提供的內容,思考是否適用。
人工智能是照顧者可用的資源之一,而一個不可忽略的資源是人與人的關顧。朋友的諒解助我們有喘息的空間,專業人士的輔導、在支援小組與其他照顧者交流等等,更可以是適切的支持和幫助。在照顧的路上,我們不是孤軍作戰。
很感謝Annette願意分享她的體悟,希望這些資料對讀者有所啟發。
很感謝你讀到這兒,讓我的文字能夠與你觸碰🌻
這篇文章由我親自創作,並非AI生成。我是版權持有人。
如欲轉載或引述,敬請預先取得我的同意,謝謝!(聯絡電郵:wongbiyee322@gmail.com)
文字©黃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