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對這句話特別有感受。
社會方面,政府做的事、總統說的話可以被扭曲。而且是新聞報紙、電視台直接這樣做。只要一句「有民眾覺得⋯⋯」就可以下一個論點。
地方首長指責國家政策關稅、能源政策可以不用數據。
工作方面,同事的想法、家長的法也讓我們感到畏縮。
人言可畏,真的會讓人害怕。
但是,我們到底可以多勇敢才能在畏懼中持續前行呢?
新聞說,災民說手機訊號收不到,總統卻以「某某立委的收得到喔!」回應,這樣的總統也太冷漠了吧?但是,事實是,當下總統聽到問題,即可詢問身邊的人,包括該立委,得到當下尚有通訊的是中華電信,所以是:「某某立委的有通,目前中華電信有通,其他的有通,要去確認不通的電信業者的情況。」
截取一段話,營造出一個立場的新聞,真的是客觀公正的立場嗎?人言可畏,從新聞台播報出來又加上幾倍呢?
在學校裡,行政做的事,不同處室的立場不同,主事者的價值觀也不同;行政之外,教學群看的跟行政也有差異;更何況在這個「良心」事業之中本就難以評價什麼做法是有良心的,學校的人往往有不同意見,非常正常。
有人不愛做行政,就因為大家會有不同意見,任何做法都可能有反對意見;家長的想法又更是多元,舉例來說,七月是編班的時間,有家長希望新生導師可以排年輕老師,有創意、有活力;但是,給了應屆考上的老師,又擔心家長會嫌老師太年輕,沒經驗。所以,要多年輕才剛好呢?低年級家長想這樣,其他年級家長想法呢?
人言可畏,但是,我覺得那畏怖畢竟是出自我們自己的心。同仁、家長不會停止有意見,連我們自己都無法停止有意見了不是嗎?我還是要罵罵長官,對公文翻翻白眼啊。我想到大學教公文書的老師說,寫公文那些用字淺詞啊,也沒什麼對錯,就是美不美而已。
行政或許也如此,有時不是對不對的問題,只是美不美。行政的路先不求花朵盛開、鳥語花香,不要走錯路就好。
人言可畏,不可畏?其實不是工作氛圍的問題而已,是我們自身個性較敏感的原因,會擔心和害怕,不管在什麼職場都一樣。
且讓我用一句相聲名言做結吧?最近常想到「張飛要出來了,別害怕。不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