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記】青春‧經典‧大觀園——朱嘉雯分享對中文的熱愛與跨界經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2025年4月28日,學生們不畏風雨前來本次「讀中文系的人」系列講座,中文系張堂錡教授開場談起本系列雖名為「讀中文系」,實則能擴展到「接近文學的人、渴望文化的人、對世界文學有想像的人」。本次張教授特別邀請到與其有同門情誼,教學與跨界經驗豐富的東華大學洄瀾學院院長、華語文教學碩博士班主任、國際紅學研究中心主任朱嘉雯教授與同學們分享她終生奉獻與真心熱愛的中文系。

 

人文為主、科技為輔的自信

朱嘉雯一開始分享日前在資訊學會的演說,面對台下眾多科技業人士,一個文學人如何談AI?朱老師說有在非文科生現場教學過的國文老師都知道,台下眼神通常是黯淡無光、興趣缺缺的。於是朱嘉雯選擇從充滿煙粉靈怪、花妖狐精的《聊齋誌異》切入。〈八大王〉中的馮生放了大鱉後的報恩禮物之一就是一面神奇鏡子,它能將映照之人的影像永存於上,朱嘉雯笑說這其實就是一台記憶體容量不足的iphone。又如〈丐仙〉中栩栩如生的水晶屏幕,不正是當今的VR(虛擬實境)!又如《詩經》〈關雎〉,古代的情人之所以需要「輾轉反側」,這些過去沒有方便的通訊技術,無法立刻傳遞思念。從蒲松齡的奇思妙想到《詩經》的愛情苦惱,幽默風趣的朱老師將遙遠的古人瞬間與大家拉近距離。如許多現代科技也來自科幻電影,古人無遠弗屆的想像力與創造力,很多時候會令我們驚訝無比。

朱嘉雯同時也分享其豐富的跨領域教學合作經驗。像是在「紅樓與管理學」中帶大家分析王熙鳳在大觀園裡的運籌帷幄。在「紅樓與生物科技」裡,分析書中食物的營養價值。而在與資訊系的合作的「紅樓有夢,科技有愛」課程裡復刻書中的風箏,雖然無法完全體現曹雪芹的精緻工藝、巧妙的灑花機關,但現代科技的風箏也相當炫爛,不只會發七彩LED燈光,上升到指定高度還能自動播放音樂,這些實作經驗都將使同學對於《紅樓夢》的文本有更加深刻的記憶。另外,朱老師也曾以虛擬實境帶同學領略賈寶玉的一生,從大荒山無稽崖的頑石,歷經無數春夏秋冬,最後光著頭、赤著腳,在大雪天中向父親拜別。全長只花五分鐘,運用科技的身歷其境讓同學領略《紅樓夢》的無常命題。

朱嘉雯自言跨域過程受到很多不同學門的啟發,但同時也更加堅定科技與人文密不可分的關係。像是未來的老人照護可能全由機器人負責,但仍需注入人性思維才有溫度;自動駕駛若面臨要撞牆還是撞人的抉擇,人本的思考更是不可或缺。老師說道:「科技是向前開發陌生領域,人文則是往後挖掘人文底蘊」,她在教學中一再地體認與實踐這點。

從文學的底蘊,朱嘉雯談起2024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韓江。朱老師說早在她得獎前,人文學院裡早就對於其著作《素食者》讚譽有加。「韓江告訴我們文學作品不只是奶油蛋糕、滑溜布丁的家常,它可以很刺痛的」朱老師讚嘆韓江從飲食為喻,敏銳戳中韓國社會神經痛處,探索人性不可見底的深淵。「這正是它之所以是經典,正是韓江之所以是超越時代的大師」朱老師鼓勵在座有志創作的同學們不妨可以揣想,若我們想當台灣的韓江,該去刺痛這個社會的甚麼面向,才會讓大家省思與重新認識自己的世界。


人文是能持續累積、無壽限的學門

朱嘉雯教學、演講數十載,遇過太多來自醫界或是科技領域的學生到老年忽然開始鑽研文學。不像爆肝的科技領域有著如運動員般的職業壽命,人文領域的研究往往是綿長且深遠,甚至年歲愈高,學思歷程累積愈加深厚、思想涵養愈發圓熟。朱老師分享有一位老醫生說他從年輕時從醫就幾乎天天滿診,曾經汲汲營營於物質追求,但現在生活中最大的樂趣是圈點《紅樓夢》。

朱老師說:「人生一條不歸路,怎麼走都值得」,一切都是選擇,難以兩全其美,若走上人文的道路或許未來很難大富大貴,但朱老師自覺家庭平安、安居樂業,內心精神層面的飽滿才是她所嚮往的,而許多人卻是到了晚年才領悟人生的幸福道理。

當學生提問對現代台灣「重文輕理」的趨勢,朱老師則認為很多時候其實是一種迷思。眾人一窩蜂擠進理工領域,但真的每個人都適合嗎?作為教師要便是要引導學生去認識自己,思考心之所向。而文學的美好就是無論何時,只要你有興趣,它永遠都會為你敞開大門。


中文系的優雅轉身:華語教學

除了中文系學門的研究,朱嘉雯也深耕華語教學多年。她分享自己從博士班時期便開始接觸華語教學,一開始帶給她最多的是文化衝擊。像是許多從芬蘭、挪威來的學生因為從小在湖裡游水,人煙稀少的城鎮成長,長大後便嚮往大城市壅擠的人群感。或是許多外國學生甚至比台灣人更瘋划龍舟、媽祖繞境的文化。又如許多已年屆青壯年仍持續語言交換、到各國遊歷的學生,慢活且樂活的人生觀,全然不同於亞洲家庭普遍緊湊的升學進程。

「我們中文系只要一個輕輕轉身就能華麗變身,面對國際。」朱老師分析道,台灣當前趨勢是全力推動國際華語教育,將其作為台灣軟實力的一環,因此未來會繼續投注資源,同學們可以好好把握。並且朱嘉雯也提到在台灣華語教學優勢一是繁體字的傳承,二是注音符號系統,相較於漢語拼音不完全能真正對應華語發音,朱老師從親身的教學推廣經驗中發現,教授外國學生注音符號不但可行,甚至可能更有效率。

同時朱嘉雯也坦言,她知道部分中文系學生只想專精於自己的領域,不想花太多心力與國際學生接觸,但她建議不妨轉念思考,西方許多學識淵博的大師都是開通識課程,面向各領域的學生。另外朱老師也指出華語教師其實正是台灣的國際「門面」。外國學生初來乍到,第一個密切接觸的人就是華語老師,朱老師分享自己過去常幫助學生溝通解決租屋糾紛,逢年過節也總會邀大家來作客,品嘗母親燒得一手好菜,互相學習彼此的生活文化。朱老師鼓勵在座各位,修習華語教程對於中文系學生其實並不難,只要掌握這個能力,未來世界各國遊歷就能如她這般,到哪裡都能廣受學生歡迎、盛情款待。

 

穩踏中文系基石,跨域紅學

朱嘉雯回憶自己最熱愛的中文系讀書歷程,說道:「很過癮、很幸福、很感恩」這是朱老師的肺腑之言。回憶起在中央中文系的培養,她感念萬分:張夢機老師、蔡信發老師、張德麟老師、李瑞騰老師、許錟輝老師、王邦雄老師、曾昭旭老師、康來新老師……朱嘉雯深怕遺漏,一一提及、時時掛念這群曾經栽培自己的恩師們,足見其深情。

而在中文系扎實的古典文學培養也令朱老師擁有得以在紅學自由跨域的底氣。如近年《紅樓夢》跨域崑曲的合作。薛寶釵慶生點的戲是《水滸傳》的〈魯智深醉打山門〉,單腳站立的武打動作極度考驗演員功力。書中戲曲還有《西遊記》的〈胖姑學舌〉、〈三調芭蕉扇〉等等。朱嘉雯憑其對於《紅樓夢》的深度理解,協助劇團復刻書中的崑曲唱戲,將三百年前書中的「一桌二椅」搬上現代戲臺。

另外,近年飯店盛行推出的「紅樓宴席」也有賴朱嘉雯教授的專業考證。

朱老師分享與福容大飯店蔡長庚主廚的合作經驗,她以專業紅學顧問的身分與廚師團隊一同考究料理,還原晴雯的腐皮包、襲人的糖蒸酥酪、劉姥姥讚嘆的鴿子蛋以及茄鯗等紅樓名菜,甚至細緻到餐具的考究是烏木三鑲銀箸、汝窯杯或青花瓷盤都不放過,盡其所能地還原,將大觀園的百桌佳餚真正意義地躍然於紙上。

演講最後,朱嘉雯也以美食為喻勉勵同學。《紅樓夢》裡有所謂「扣菜」的烹調手法,將食材鋪滿於碗,蒸熟後倒扣成菜。她從自身的多方跨域經驗鼓勵同學們敞開心胸,不要畫地自限,或許當下還不知道何去何從,但只要努力嘗試過那些都會成為你的養分,所有經驗都會彼此環環相扣,氣味相融,時機成熟後倒扣一看,你會發現人生豐滿,滋味便在其中。

刊載於國文天地第483期


作者介紹:黃文彬,高雄人居台北,貓奴。文字工作者,接案採訪並持續生產文學創作。想像朋友寫作會成員。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木木三
0會員
17內容數
木木三 /創作/採訪/評論
木木三的其他內容
2025/02/20
12月16日,微冷的早晨,本學期「讀中文系的人」系列演講於政治大學百年樓盛大開場,中文系特別邀請到知名作家、畢業系友周芬伶教授蒞臨,回顧她從政大中文系的小大一青春到東海大學作育英才無數的大師風範歷程。如周芬伶所言,她是從「讀文學、寫文學到教文學」,這一路成長的歷程有太多感受想和學弟妹們分享。
Thumbnail
2025/02/20
12月16日,微冷的早晨,本學期「讀中文系的人」系列演講於政治大學百年樓盛大開場,中文系特別邀請到知名作家、畢業系友周芬伶教授蒞臨,回顧她從政大中文系的小大一青春到東海大學作育英才無數的大師風範歷程。如周芬伶所言,她是從「讀文學、寫文學到教文學」,這一路成長的歷程有太多感受想和學弟妹們分享。
Thumbnail
2025/02/20
 12月23日,冷冽的冬日早晨,聽眾的熱情絲毫沒有冷卻。「讀中文系的人」系列演講高朋滿座,張堂錡教授這次特別邀請文壇重量級的小說家駱以軍大駕光臨。不走傳統的演講模式,「駱式說書」信手拈來就是一個接一個虛實交錯,既魔幻又寫實的動人故事。
Thumbnail
2025/02/20
 12月23日,冷冽的冬日早晨,聽眾的熱情絲毫沒有冷卻。「讀中文系的人」系列演講高朋滿座,張堂錡教授這次特別邀請文壇重量級的小說家駱以軍大駕光臨。不走傳統的演講模式,「駱式說書」信手拈來就是一個接一個虛實交錯,既魔幻又寫實的動人故事。
Thumbnail
2025/02/20
趕在過年前與受訪者約好時間,那天是難得的冬日暖陽,搭到捷運站,轉乘計程車,行過關渡大橋時,寬闊的淡水河映入眼前,灑滿金光。下橋後不久,車身便轉往八里的山上。左彎右拐的山路,年過七旬的司機大哥娓娓道來這片山頭的故事 「以前我每天都載雲門的人上來耶,那個誰啊我很常見到……」「啊對對,你要去的劇團就
Thumbnail
2025/02/20
趕在過年前與受訪者約好時間,那天是難得的冬日暖陽,搭到捷運站,轉乘計程車,行過關渡大橋時,寬闊的淡水河映入眼前,灑滿金光。下橋後不久,車身便轉往八里的山上。左彎右拐的山路,年過七旬的司機大哥娓娓道來這片山頭的故事 「以前我每天都載雲門的人上來耶,那個誰啊我很常見到……」「啊對對,你要去的劇團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整理影視文學講座「我成為了專業填詞L」的重點內容。講者黃綺琳和朱耀偉,從影視改編作品出發,討論粵語流行曲歌、流行文化、歌詞創作等方面的話題。對談內容淺顯易懂,部分觀點納入行內人的經驗分享。本文除了複述講者意見,也加入個人詮釋,挑選幾個話題再作評論,當中包括詞大於曲的現象。
Thumbnail
整理影視文學講座「我成為了專業填詞L」的重點內容。講者黃綺琳和朱耀偉,從影視改編作品出發,討論粵語流行曲歌、流行文化、歌詞創作等方面的話題。對談內容淺顯易懂,部分觀點納入行內人的經驗分享。本文除了複述講者意見,也加入個人詮釋,挑選幾個話題再作評論,當中包括詞大於曲的現象。
Thumbnail
武俠小說作家喜歡讓多位女性喜歡一個男主角,如陸無雙、程英、郭襄、公孫綠萼或多或少都喜歡楊過,趙敏、周芷若、小昭都愛上張無忌⋯⋯
Thumbnail
武俠小說作家喜歡讓多位女性喜歡一個男主角,如陸無雙、程英、郭襄、公孫綠萼或多或少都喜歡楊過,趙敏、周芷若、小昭都愛上張無忌⋯⋯
Thumbnail
我與明華園之緣起 在少女時代,常聽先母提起明華園無敵小生孫翠鳳老師從嫁入明華園戲劇總團才開始學做戲。 那時的我忙於學業、教書、甚至是結婚生子,因此竟到2023年在臺北藝術大學聆聽林茂賢教授、陳亞蘭視帝《雙金的碰撞》演講後,才觀賞到每個人一生至少要觀賞一次的《超炫白蛇傳》片段水淹金山寺。
Thumbnail
我與明華園之緣起 在少女時代,常聽先母提起明華園無敵小生孫翠鳳老師從嫁入明華園戲劇總團才開始學做戲。 那時的我忙於學業、教書、甚至是結婚生子,因此竟到2023年在臺北藝術大學聆聽林茂賢教授、陳亞蘭視帝《雙金的碰撞》演講後,才觀賞到每個人一生至少要觀賞一次的《超炫白蛇傳》片段水淹金山寺。
Thumbnail
導演吳洗娟1999年生,國中時成為鄭俊英粉絲,鄭俊英成為他少女時期的重要支柱,為了被記住,他穿著韓服去簽名會;偶像說的話如聖旨指引著她前進,偶像要洗娟「好好唸書、孝順父母」,「我也會好好唱歌」,洗娟認為這是一個約定,她都做到了,甚至從釜山考到首爾,我來了,但你怎麼變成了糟糕透頂的罪犯?
Thumbnail
導演吳洗娟1999年生,國中時成為鄭俊英粉絲,鄭俊英成為他少女時期的重要支柱,為了被記住,他穿著韓服去簽名會;偶像說的話如聖旨指引著她前進,偶像要洗娟「好好唸書、孝順父母」,「我也會好好唱歌」,洗娟認為這是一個約定,她都做到了,甚至從釜山考到首爾,我來了,但你怎麼變成了糟糕透頂的罪犯?
Thumbnail
每年「台灣戲曲藝術節」都會試圖讓戲曲有不同實驗、探索的可能,今年第七屆的策展主題是「非.常.愛」,其中一齣國際製作由李清照私人劇團感傷動作派推出《贋作鍾馗》,編導是鬼才劉亮延,演出者的組成也很特別,有京劇、影視、舞台劇三棲演員朱陸豪;德國演員、導演,紐倫堡國立劇院
Thumbnail
每年「台灣戲曲藝術節」都會試圖讓戲曲有不同實驗、探索的可能,今年第七屆的策展主題是「非.常.愛」,其中一齣國際製作由李清照私人劇團感傷動作派推出《贋作鍾馗》,編導是鬼才劉亮延,演出者的組成也很特別,有京劇、影視、舞台劇三棲演員朱陸豪;德國演員、導演,紐倫堡國立劇院
Thumbnail
內容主要環繞在蔣南孫與她的閨蜜朱鎖鎖踏入社會的辛苦與心酸 也描述兩個閨蜜之間友好
Thumbnail
內容主要環繞在蔣南孫與她的閨蜜朱鎖鎖踏入社會的辛苦與心酸 也描述兩個閨蜜之間友好
Thumbnail
即將在國家電影與視聽文化中心(下簡稱「國家影視聽中心」)舉辦世界首映的《竹籬笆外的春天(數位修復版)》,為二〇二三年國家影視聽中心的重點修復片單之一。由投身數位修復產業已近十年的中心數位修復組趙百祥組長擔任負責人,從版權單位「湯臣影業」商借原始膠卷拷貝來進行修復工程,且由於原始底片相較臺灣版拷貝片缺
Thumbnail
即將在國家電影與視聽文化中心(下簡稱「國家影視聽中心」)舉辦世界首映的《竹籬笆外的春天(數位修復版)》,為二〇二三年國家影視聽中心的重點修復片單之一。由投身數位修復產業已近十年的中心數位修復組趙百祥組長擔任負責人,從版權單位「湯臣影業」商借原始膠卷拷貝來進行修復工程,且由於原始底片相較臺灣版拷貝片缺
Thumbnail
  由朱天文親自執導的《願未央》,紀錄了三姐妹朱天文(1956-)、朱天心(1958-)朱天衣(1960-)回憶其父母朱西甯(1927-1998)與劉慕沙(1935-2017)從相識、相戀到成家的故事。而由林俊穎執導的《我記得》,則描述師城胡蘭成,至今仍從事創作的朱天文與朱天心的故事。
Thumbnail
  由朱天文親自執導的《願未央》,紀錄了三姐妹朱天文(1956-)、朱天心(1958-)朱天衣(1960-)回憶其父母朱西甯(1927-1998)與劉慕沙(1935-2017)從相識、相戀到成家的故事。而由林俊穎執導的《我記得》,則描述師城胡蘭成,至今仍從事創作的朱天文與朱天心的故事。
Thumbnail
蔣勳老師的《夢紅樓.微塵眾》套書是一部深入解析《紅樓夢》的導讀書。本書以淺顯易懂的文字,引領讀者探索《紅樓夢》世界,讓人能夠在現代生活中對應這部經典文學,讓書中人物活現於日常生活中。文章內容豐富多元,適合無論是已讀過《紅樓夢》或者初次接觸的讀者閱讀。
Thumbnail
蔣勳老師的《夢紅樓.微塵眾》套書是一部深入解析《紅樓夢》的導讀書。本書以淺顯易懂的文字,引領讀者探索《紅樓夢》世界,讓人能夠在現代生活中對應這部經典文學,讓書中人物活現於日常生活中。文章內容豐富多元,適合無論是已讀過《紅樓夢》或者初次接觸的讀者閱讀。
Thumbnail
女大生梓希(孫藝珍 飾演)觀賞好友秀景(李珠恩 飾演 )戲劇社的公演, 認識了學長尚民(趙寅成 飾演)。 梓希對尚民學長一見鍾情,無奈秀景也對尚民一往情深, 為了和尚民有更多時間相處,加入戲劇社,爭取各種角色演出機會。 顧慮兩人的友誼,梓希把對尚民的喜歡深藏心裡。 梓希趁母親珠喜(孫藝
Thumbnail
女大生梓希(孫藝珍 飾演)觀賞好友秀景(李珠恩 飾演 )戲劇社的公演, 認識了學長尚民(趙寅成 飾演)。 梓希對尚民學長一見鍾情,無奈秀景也對尚民一往情深, 為了和尚民有更多時間相處,加入戲劇社,爭取各種角色演出機會。 顧慮兩人的友誼,梓希把對尚民的喜歡深藏心裡。 梓希趁母親珠喜(孫藝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