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教學】用魔法對付魔法!原來AI下提示可以這麼簡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 使用AI時,提示詞決定AI的表現
▪️ 最簡單的提示詞生成法:雙GPT提示流程
▪️ 簡單理解提示工程,讓魔法更穩定

當打開ChatGPT,看到對話視窗中間那一句🤖:「隨時準備好就可以開始了。」、「我們該從哪裡開始?」、「今天的議程是什麼?」時,腦中閃過的也是一句話:「幫我寫一份有關○○○的簡報」、「分析○○○的資訊」、「生成一張○○○的圖片」。

然後把這一句話打出去,就開始了無盡輪迴——不是結果跑偏、就是得不斷補充條件,用個AI像在打乒乓球一樣,一下子就燒光扣打,生出來的東西也不能用😵‍💫。

raw-image

到底該怎麼樣下指令,才能讓這個痛苦的過程更有效率?
其實,方法真的有,而且比你想像中的還簡單💪!

AI太調皮!怎麼做才能生成精準的成果?

為什麼叫AI做事,它卻總有辦法給出一些完全不相干的內容?

原因在於:AI太萬能了。如果沒有足夠明確的指令或限制,它會自由生成「符合要求、但不符合期待」的東西,就像要它做一份披薩,它可能會在披薩上擺一圈日式生魚片後送進烤箱,然後再拿出來氣死你🤬。

但你要說它做錯了嗎?其實也不能算錯,只是結果歪到天邊去了。

那到底該如何寫指令,才能讓AI聽話?我們又如何知道,目前的指令有沒有讓它能鑽漏洞的地方?

這就牽涉到了一個叫作「提示工程」的技術,透過在提示的時候給予明確的任務需求、條件、生成範例等規則,讓AI乖乖地照著指令做事📚。

raw-image

一聽到「工程」、「技術」,我們就準備叫救命了🙀。

不過,還記得在【GPTs進階設定(上)】中,我們設定「指令(System prompt)」時是怎麼做的嗎?

那個既偷懶又聰明的作法:先用 GPT A 幫你補強、優化提示,再把提示交給 GPT B 去執行,你不必死背規則,讓AI替你想好結構與細節,成果自然就會穩定😉。

雙GPT提示流程:用魔法對付魔法!

就像和同事溝通一樣,也常會遇到:需求自己懂、但別人聽不懂,直接照辦十有八九會跑偏的情況。跟AI對話也一樣,在要求它做事前,不如先請另一個AI,把你的需求翻成「AI認得的語言」🎓。

raw-image

🌟雙GPT提示流程🌟

  1. 在 GPT A:輸入原始提示詞,但不是要它執行,而是請它進行提示詞優化
    可以要求補上可能遺漏的條件、或依你的情境客製化內容,直到滿意為止。
  2. 在 GPT B:將GPT A 優化後的提示詞貼上並執行

相較於我們,AI會更清楚AI能聽得懂的話💡。

而且這招不限平台,像ChatGPT、Gemini、Grok等聊天式AI都可以使用。其他像是Midjourney(圖片生成)、Suno(音樂生成)、Gamma(簡報生成)等AI工具,也可以透過ChatGPT先幫你優化提示,再丟給對應平台進行生成,結果會更精準✔️。

raw-image

👉 實際範例可以到這裡看!

恭喜你🥳🥳!你已經掌握了如何強化提示詞,讓AI乖乖照著你的指令做事情!

不過,到底AI是怎麼判斷哪裡該補、該改的?我們又能不能自己寫出流暢的咒語?
接下來,讓我們拆開「AI詠唱技巧(提示工程)」結構,一探它的基礎原理🧙。

「提示工程」速讀版:四大要素與三大結構

現在,我們知道可以靠「雙GPT提示流程」打磨提示詞,但如果能理解提示的基礎結構,就能自己組合、調整,靈活應對各種情境。
在施法前,我們要先準備好材料(要素),放進正確的位置(結構),魔法才能順利發動✨✨。

🌟四大要素(內容本質)

  1. 〈指令〉:咒語的目的 ➡️ 告訴AI要做什麼事,是咒語的核心。
    例:撰寫一篇東京三日遊行程規劃。
  2. 〈上下文〉:咒語的背景 ➡️ 提供背景資訊,讓AI不會跑錯方向。
    例:行程規劃者是第一次去東京旅遊的年輕情侶。
  3. 〈輸入數據〉:施法的原料 ➡️ 明確提供AI可以用的資料。
    例:提出必去景點:淺草寺、晴空塔、涉谷十字路口。
  4. 〈輸出指示〉:魔法的形態與限制 ➡️ 指定生成結果的格式、長度或風格。
    例:輸出為日程表,包含地點、交通方式與預估時間。

🌟三大結構(擺放框架)

  • 〈System(施法來源)〉:定義AI的身份與風格 ➡️ 可放入「指令」與「上下文」
    例:你是東京觀光專家,文風幽默且親切。
  • 〈User(施法者)〉:你的具體要求 ➡️ 放入該次任務的「指令」、「上下文」、「輸入數據」、「輸出指示」
    例:請為第一次去東京的年輕情侶,設計三日遊行程。必去景點為淺草寺、晴空塔、涉谷十字路口,輸出為日程表,要明確標註時間與交通方式。
  • 〈Assistant(發出來的魔法)〉:AI的回應 ➡️ AI根據以上內容生成回應
raw-image

記不起來?沒關係!其實咒語也不一定要100%齊全才能發動,只是越完整越能生成符合需求的內容。而且,只要使用「雙GPT提示流程」,讓AI幫你處理就好。你只要補齊資訊,就能施展強大的魔法!

AI大法師學徒上線!掌握提示工程,使用AI更輕鬆

到這裡,你已經不是只會亂揮魔杖的新手,而是懂得打磨咒語、佈好法陣的大法師學徒!

raw-image

你學會了用「雙GPT提示流程」讓AI幫你寫AI能聽得懂的話,也掌握了提示工程的核心概念,不論是寫文章、做簡報,還是生成圖片或音樂,你都能更快、更準地完成。

現在,輪到你開啟下一場魔法實驗了。
下一次在工作或創作中使用AI時,你會發現:下提示不再是場無限輪迴,你的AI可以表現得比你想像中的更出色!


「佛卡夏的AI實驗廚房」也在各社群平台開張囉:FaceBook/Instagram/Threads,歡迎追蹤支持一下🥰。

私廚推薦文章

👉【GPTs教學】進階設定!創造專屬角色的魔幻攝影棚,掌握GPTs的核心功能(上)

👉【GPTs教學】ChatGPT付費版不只能聊天!打造你的AI小小兵軍團

常見問題FAQ:

Q1:「雙GPT提示流程」一定要用兩個對話視窗進行嗎?
A1:不一定,隨著AI模型的更新與進步,現在甚至可以在同一個 ChatGPT 對話中就能完成。只要分成兩個階段來操作——先讓它幫你優化提示、確認要補什麼樣的資料後,在要求它執行就好。

Q2:提示工程也太複雜了,但只靠「雙GPT提示流程」會不會不夠?
A2:其實「雙GPT提示流程」已經能解決大多數使用AI時的需求,尤其是在你沒時間、或不確定該怎麼設計完整提示的時候。不過,對提示工程有多一點理解的話,會讓你在特殊情境下更容易知道該怎麼進行調整。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佛卡夏的AI實驗廚房
4會員
7內容數
嘿,歡迎光臨「佛卡夏的AI實驗廚房」! 你是否曾對AI感到焦慮,覺得自己總是用不好手上的AI工具?別擔心,我也是。 這個廚房,是我這個非專業人士用來實驗、踩坑,並希望把AI變成生活好夥伴的遊樂場。 沒有艱澀術語,只有無痛的應用食譜與誠實的失敗心得。 歡迎一起加入實驗,分享你的AI料理故事!
2025/08/07
這篇文章分享了我通過【資策會 - 生成式AI能力認證】的心得,包括證照價值評估、備考資源、使用的AI工具及方法、研讀與應考感受等,並提供個人製作的ChatGPT模擬考GPTs與相關連結,歡迎參考看看!
Thumbnail
2025/08/07
這篇文章分享了我通過【資策會 - 生成式AI能力認證】的心得,包括證照價值評估、備考資源、使用的AI工具及方法、研讀與應考感受等,並提供個人製作的ChatGPT模擬考GPTs與相關連結,歡迎參考看看!
Thumbnail
2025/08/02
學會了GPTs最重要的「指令」設定後,想讓你的AI助理更強大嗎?本篇【GPTs進階設定教學(下)】,將說明更多GPTs中強大的功能,如「對話啟動器」、「知識庫(RAG)」等,創造專屬角色的魔幻攝影棚,完整掌握所有客製化關鍵!
Thumbnail
2025/08/02
學會了GPTs最重要的「指令」設定後,想讓你的AI助理更強大嗎?本篇【GPTs進階設定教學(下)】,將說明更多GPTs中強大的功能,如「對話啟動器」、「知識庫(RAG)」等,創造專屬角色的魔幻攝影棚,完整掌握所有客製化關鍵!
Thumbnail
2025/08/02
想自訂更強的GPTs,卻對「設定」頁面感到困惑嗎?本篇【GPTs進階設定教學(上)】,將透過一個有趣的「魔幻攝影棚」實作案例,帶你一步步拆解最重要的「指令(System Prompt)」功能,學會為AI注入靈魂,掌握打造任何專屬AI助理的關鍵鑰匙!
Thumbnail
2025/08/02
想自訂更強的GPTs,卻對「設定」頁面感到困惑嗎?本篇【GPTs進階設定教學(上)】,將透過一個有趣的「魔幻攝影棚」實作案例,帶你一步步拆解最重要的「指令(System Prompt)」功能,學會為AI注入靈魂,掌握打造任何專屬AI助理的關鍵鑰匙!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在日常生活中發現了最經常使用且非常簡單的5個技巧。趕快點讚收藏起來! 1. 告訴他你是誰 我有很多的提示語,我是一個提示語達人。所以,我還專門建了一個儲存提示語的頁面,這為我節省了很多時間。但每次使用時,我都會發現,大部分GPT的回答和你想像中的還是會有點偏差,需要花不少時間去引導,讓他的語氣
Thumbnail
我在日常生活中發現了最經常使用且非常簡單的5個技巧。趕快點讚收藏起來! 1. 告訴他你是誰 我有很多的提示語,我是一個提示語達人。所以,我還專門建了一個儲存提示語的頁面,這為我節省了很多時間。但每次使用時,我都會發現,大部分GPT的回答和你想像中的還是會有點偏差,需要花不少時間去引導,讓他的語氣
Thumbnail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我們在 AI說書 - Prompt Engineering - 67 | 多角色 Prompt 中闡述了
Thumbnail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我們在 AI說書 - Prompt Engineering - 67 | 多角色 Prompt 中闡述了
Thumbnail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我們把 AI說書 - Prompt Engineering - 55 和 AI說書 - Prompt E
Thumbnail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我們把 AI說書 - Prompt Engineering - 55 和 AI說書 - Prompt E
Thumbnail
你從自動回覆的留言中,串接到了這裡,這是CHATGPT所設定好的記憶技巧,當然有經過我的教導,有我的內容,但也不見得都會全對。就是一個思考的指引,你可以參考看看。 當然他的內容 不是只有勞動法令可以運用,至少會給你三種記憶技巧,你再看一下有沒有適合你的方法。※不過 請注意 其他法條的引用要注意一下
Thumbnail
你從自動回覆的留言中,串接到了這裡,這是CHATGPT所設定好的記憶技巧,當然有經過我的教導,有我的內容,但也不見得都會全對。就是一個思考的指引,你可以參考看看。 當然他的內容 不是只有勞動法令可以運用,至少會給你三種記憶技巧,你再看一下有沒有適合你的方法。※不過 請注意 其他法條的引用要注意一下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想要操作ChatGPT,我們可以參考OpenAI的範例: https://platform.openai.com/examples/default-sql-trans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想要操作ChatGPT,我們可以參考OpenAI的範例: https://platform.openai.com/examples/default-sql-trans
Thumbnail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針對Generative AI、Foundation Model、Large Language Mode
Thumbnail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針對Generative AI、Foundation Model、Large Language Mode
Thumbnail
為了充分發揮AI的潛力,我們必須深入瞭解其運作模式和思考邏輯,並學會與AI對話的技巧。《ChatGPT提問課,做個懂AI的高效工作者》這本書提供了豐富的實例,讓讀者更容易學會如何提出精準的問題,並享有提問課程的閱讀回饋。這對於想成為懂AI的高效工作者的人來說,是一本值得一看的書。
Thumbnail
為了充分發揮AI的潛力,我們必須深入瞭解其運作模式和思考邏輯,並學會與AI對話的技巧。《ChatGPT提問課,做個懂AI的高效工作者》這本書提供了豐富的實例,讓讀者更容易學會如何提出精準的問題,並享有提問課程的閱讀回饋。這對於想成為懂AI的高效工作者的人來說,是一本值得一看的書。
Thumbnail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在AI說書 - Prompt Engineering - 2中,我們已經以文字敘述各種AI的範疇與其思想
Thumbnail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在AI說書 - Prompt Engineering - 2中,我們已經以文字敘述各種AI的範疇與其思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