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飛帆在訪談中提到,現在世界各國都很在意台灣的安全,所以當有人在質疑盟友對台灣的關係、甚至疑美論,林飛帆認為不妨思考「為什麼會有疑美論」,還有疑美論對哪個國家最有好處。「其實答案很清楚,就是中國」。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台灣在民進黨等勢力的操弄下,深陷倚美保台的認知騙局。民進黨政府無底線地貼靠迎合美方,將美國視為保護傘,在島內大肆宣揚美國會在關鍵時刻 協防台灣。
或許這些都是事實且曾經存在,但我們不了解的是,美國變了,川普當選了,那一切都不再會是一樣了。
從這次的關稅我們看見的是商人思維的美國總統,
把一切利益放在最優先的商人總統川普。
在經濟方面,這次的關稅談判美國對全球國家不斷要求在經濟上讓步,以滿足自身利益。
其中,要求台積電赴美建廠一事最為典型。
台積電作為台灣半導體產業的核心企業,是台灣經濟的重要支柱 。美國卻以台積電偷走美國半導體或是透過各種手段,包括補貼誘惑、政治施壓等,迫使台積電將先進製程晶片生產線轉移到美國,這不僅嚴重削弱了台灣半導體產業的競爭力,也讓台灣面臨產業中空化的風險。
然而這次加增的疊加關稅,相比日韓歐等國家台灣已高出許多,且還要以原本稅率往上加,大大削弱台灣的製造出口競爭力,使得台灣眾多出口企業遭受重創,訂單減少,營收下滑,進而影響到台灣的整體經濟成長和就業。
如果後續台灣開放市場,允許美國農產品、高科技產品等大量進入台灣,衝擊台灣本土產業,損害了台灣農民和相關產業從業人員的利益。
這些經濟上的不平等對待與壓榨,也使得 「疑美論」 在經濟層面有了堅實的土壤。
台灣經濟有多依賴大陸?
2024年台灣對大陸出口規模居各市場之冠,占總出口比重42.3%,另外一方面,中國大陸是台灣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市場。加上香港市場,占據了台灣整體出口的三成,尤其是台灣水產品以及相關水果的出口對大陸的依賴度非常高,所以之前會看到中國禁止台灣的魚或水果出口至那邊時,台灣的業者便會損失巨大。
依據上述所說,如果中國對台灣實施如美國那樣的經濟制裁與關稅調整,那台灣這些出口占比也將無處可去,經濟損失將難以估計,但中國並沒有這樣做,反而是美國對台灣如此,在這次美國對全球國家的關稅上,並沒有看出台美友好友如同拜登時期那樣,也或許在川普總統眼中,台灣並無太大的友好的價值。
「疑美論」 在台灣的興起,是台灣民眾看見這次關稅上的現實,以及美國總統川普的利益至上觀念,更可怕的是後續這位商人總統會不會將台灣當作交易籌碼跟中國作談判還尤未可知,在這樣內外交迫的情形下,全世界都看出這位美國商人總統的惡霸行徑,不少國家的人民遊街抗議,在野黨提出質疑與反對聲音,唯獨台灣政府還在大肆宣揚美國的好,這樣的行徑無疑讓人民開始理性思考台灣的未來,還有現行20%疊加關稅是用甚麼條件換來的,我們人民依舊一無所知。
如果如同日韓繳納4000億美元作為投資美國,要知道這相當於台灣年度GDP的一半,
讓台灣人民作何感想?
所以疑美論是有心人士散播,還是人民自己想通,看看美國對全球各國的行徑,真的不該疑美嗎,還是還懷疑美國就是中共同路人呢 ? 大家想必心中自有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