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六的北美館中人潮意外地多,等待「『生命沿線而生』── 詩 ╳ 身體工作坊」(配合奧拉弗.埃利亞松《你的好奇旅程》)時,在明亮的館內閒晃,晃至三樓的李紫彤個展——《力求失真的嗓音》時,被狠狠地攫住。
這是一個關於「壓迫」的展覽,而當我說「壓迫」,我指的是那種非常切膚、血淋淋或不忍直視的真實。多麽希望它們並不是存在於世的,正如展間裡的錄像作品〈時差書寫〉中,旁白所言「……的故事,某種程度,是想要跟你說,身為一個台灣的創作者,我有杜撰的才華,我有讓你憐憫的本事,讓你知道什麼事情是重要的」。
如果我們真的總是能夠透過虛構故事,就知道真正重要的事物為何,那就好了。

李紫彤個展——《力求失真的嗓音》展覽主視覺
作品與空間
李紫彤個展——《力求失真的嗓音》主要包含兩個展品,一為七十多分鐘的錄像作品〈時差書寫〉,二為參與式藝術計畫〈迎靈者〉。前者透過影像,記錄原住民酷兒女性群體的「性」與「族群」認同在政治局勢中的交織、受迫,以此為切角地,試圖深化台灣人的國族議題之探討。後者延續〈時差書寫〉對觸碰邊緣族群生命歷史的意圖,透過多位受訪者的口述,重現橫跨台灣、韓國、烏克蘭、匈牙利、哥倫比亞與美國等多位的受迫靈魂,使他們藉由文字,在社群媒體上「數位重生」。

李紫彤個展——《力求失真的嗓音》展覽門口桌椅上之筆記本
展間門口以厚實的黑布遮掩,隔絕內外世界,保溫了展間中那種憑弔的氛圍。黑布外放置一組課桌椅,桌上展示著藝術家李紫彤的筆記本,書頁上寫著對語言與時間的思考,作為整個展覽的導言與註解。而當真正走進《力求失真的嗓音》的展間,穿過黑幕,就如同走進劇場,觀展人將「自己」放在外面,進到亡靈的故事當中。
作品〈迎靈者〉分為多個展間,每個展間展示一至二位受壓迫亡靈數位重生的成果,包含數位影像與牆面上張貼的社群貼文。而桌椅上的資料檔案,以及空間中播放的,多種語言交替的錄音,則紀錄了藝術家團隊與受訪者工作的過程。
〈迎靈者〉文字碎片
海量的文字訊息與我失策未預留足夠觀展時間之故,我讓思緒遊走在文字訊息間,跳躍式地拾取碎片,建構這些逝去的生命在我心中的圖像。在此,我想摘錄當中幾些擊中我的句子:
有多種傷口我無法治癒,被強暴的女性亦是一種。倖存者帶著瘀傷或待產的胎兒來到我這裡,這些是暴力根植於肉體的證據。……我多希望女性的身體在戰場上可以不只是一具受暴的容器。人們應該體認到這點。女性不是「犧牲品」,不是「獎賞」。不是「累贅」,不是「戰利品」,不是「安慰劑」。這些物化的詞彙不就是在奪走我們自身的力量嗎?
這段文字出自Tóth Ilona的房間,她是在匈牙利革命中醫治抗爭者的女性,最後被秘密警察追捕致死。這段文字書寫了Tóth Ilona在抗爭現場中,直面女性受暴的殘酷現狀時的無力感,也代表了政治與女性權益的同聲吶喊。
看著被視為客體、容器的女性,其被物化,被輕賤,幾乎是現象般的存在,Tóth Ilona在抗爭運動中雖在抗爭運動中展現了女性的主體性,卻充滿著孤身一人奮戰洪流的絕望感。而這些,都在Tóth Ilona社群媒體的數位復生中呈現。
政府已工作機會招攬貧窮的年輕男性,把他們引誘到離家很遠的地方,然後殺掉,再將他們的屍體裝扮成游擊隊員。目前已經查到5000多人的死亡,用來讓政府能聲稱他們有效打擊了游擊隊。人到底為什麼而殺人,他們曾經真的有過政治理想嗎?我沒有理想,我只想要以Carlos的身份,和喜歡的人一起生活。
這段節選自哥倫比亞跨性別男性Carlos Torres的房間。Carlos Torres在某次酒後搭乘計程車時,司機因敲詐不成而將他送至警察局。警察把Carlos Torres直接送入少年監獄,而Carlos Torres則在進入監獄後十分鐘內被暴打致死。
司法與體制的失能下,遑論正義,站在那裡讀著這些文字,我非常難過。我知道台灣的性別倡議如火如荼,各方人士的努力不輟地讓我們擁有更好的社會環境。這些努力有其實質的回饋,絕非徒勞,但它對某些世界上正在發生的,非常惡質的事實,卻也完全不能消除半點。這是令人感覺非常悲涼和無力的地方。
〈時差書寫〉中談創作與田野
雖然藝術家以「進入田野」去看待這項藝術計畫,然而藝術家本人也在某段展間中的文字去區隔出了自己作為「藝術臥底」的位置,與人類學家或其他學術研究者不同,沒有明顯的邊界,亦缺乏學術倫理作為依準去擺放自身。因而在觀展時可以愈加發現,藝術家與他所進入的田野間,是交融且模糊,並被這種交融與模糊所盤踞的。故此,藝術家懷著對田野濃厚、難分捨的感情記憶,個人生命與之纏繞,在文字記述中扣問世界。
我想,在「讀」這件作品時,理解藝術家與田野的關係是非常重要的。帶著某一種理解去感受,在這一場情感渲染力十分強大的展覽中,是比較安全的。
小結
〈時差書寫〉的部分寫的很少,主要因為是時長較長的錄像作品,大約需要之後再回去補看完,才能有比較審慎和深入的思考。不過因為是正在進行式的好展覽,很希望盡快將這份觀展筆記完成,並推廣給同樣關注相同主題的人們,所以暫且停筆在這裡發布。
李紫彤個展——《力求失真的嗓音》在台北市立美術館展出,展期從2025年8月9號到2025年11月16號,推薦給看到這裡的你。
參考資料
1.台北市立美術館|李紫彤個展——《力求失真的嗓音》:
https://www.tfam.museum/Exhibition/Exhibition_Special.aspx?ddlLang=zh-tw&id=798
2.【地景說話專題2】「力求失真的嗓音」:《時差書寫》中的妖言風景與酷兒倒映:
https://artouch.com/art-views/issue/landscape-talk-feature-2/content-86017.html
3.Writing the Time Lag 時差書寫 (Video Script/Tea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