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小時!從零打造一個「菜鳥主管專屬 AI 教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好讀版:https://537sonic.github.io/SONIC/ai_coach_tutorial.html
歡迎跟睿智 (Coach J.)對話!ChatGPT的連結

做一個給新手主管用的AI教練(Chatbot),絕對不是寫幾句咒語(Prompt)就可能搞定。

我設計這一個AI教練的動機很單純:8月底有一場針對初任主管同仁的職能培訓。我想了想,乾脆先讓與會者先試著透過AI教練自我診斷,再參與訓練課程。這樣一來,實體的訓程,我就可以更能專注在特定議題與實際演練。

而且,也看過太多學生,一升上主管就陣亡,不是自己過勞,就是把團隊搞垮。我在想,有沒有可能用生成式 AI,打造一個 24 小時待命、有耐心、而且肚子裡真的有貨的虛擬教練,陪這些菜鳥主管走過最痛苦的前 90 天?

這篇文章,分享我的完整工作流程,從找資料、建知識庫,到設計對話、最終生出一個能用的 AI 教練。希望能給所有想打造自己專屬 AI 工具的朋友,一點點的啟發。

發散探索 — 先用 AI 當你的研究助理

一開始,我先把自己當成專案經理,把 Gemini 和 ChatGPT 當成我的研究助理 。

我的第一個指令很簡單:「菜鳥主管要求生存,最常遇到的痛點有哪些?例如,不知如何診斷自己的管理能力優勢與劣勢?不知如何融入到管理體系之中?…管理實務上,權威專家、暢銷專書,提供了什麼樣的想法與有用作法?學術研究中,領導力、心理學、組織動力學…與其他不同學門,又提到了什麼樣的想法與有用作法?」

再透由Gemini改良指令(Meta Prompting真的管用),得到了384字的完整指令。

接下來,同時打開Gemini,ChatGPT,Preplexity的Deep Research,將完整指令放入,得到三份研究報告 。有了這三份研究報告,經過幾輪的交叉比對和收斂(一樣透由Gemini協助),我把新手主管的痛點,歸納為四大核心主題 :

  1. 自我認知與角色轉換 (Self-Perception & Role Transition)
  2. 團隊領導與人際互動 (Team Leadership & Interpersonal Dynamics)
  3. 授權與權力運用 (Delegation & Authority/Power)
  4. 任務執行與績效管理 (Task Execution & Performance)

三份研究報告必有重覆觀點,不過,我更看重個別差異。於是,我讓ChatGPT的代理功能,識別三份研究報告內容並梳理其中提到的專家、書籍與學術理論。接著,為每項條目研究其詳細資訊,包括作者、原文名稱、發表年份與網站連結,並整理成結構化的表格。

為什麼要有這一步?因為我要建立「資料庫」 ,像是 Andy Grove 的《High Output Management》、Kim Scott 的《Radical Candor》,這些都是要做為後來建立知識庫的基礎。

給你的建議 #1:別急著要 AI 給你最終答案。先把它當成最強大的研究助理,幫你做「火力偵察」,把整個問題領域的知識地圖畫出來。

建構大腦 — 這是最硬,但也最關鍵的苦工

有了地圖,接下來就要開始蓋城堡了。這一步,是整個專案最花時間,但也最有價值的地方:建立專屬的知識庫。

我透過各種管道(你懂的 )取得了幾十本經典書籍和學術文章的電子檔,然後,我請出了這次專案的 MVP:

Google NotebookLM。

我把總共 58 份資料,加上後來補充的理論文獻,全部上傳到 NotebookLM 。但只是把檔案丟上去還不夠,重點是「如何讓 AI 理解這些知識」。

這裡,我用了一個關鍵的 Prompt(總共1335字),我稱之為「知識架構師 (Knowledge Architect) 指令」。它的任務不是「摘要」,而是要把每一份文件,拆解成一個個獨立、原子化的「知識元件 (Knowledge Component)」 。每個元件都必須能獨立被理解,並且要模擬「使用者可能會怎麼問這個問題?」的句式來組織 。

這個Prompt的設計一樣是採用Meta Prompting,讓Gemini重寫指令之後,我手動修改。

NotebookLM這裡有兩個設置,

  1. 知識架構師 (Knowledge Architect) 指令長達1335字,每次在對話中反覆使用指令整理文件,實在太麻煩。因此,可以將這個指令做成「來源」。然後,點選這個指令,與所選擇文件,每次要下的指令只有「根據"""AI知識庫建構指南""",整理所選擇的文件內容。」
  2. 若是使用付費版本,NotebookLM可以設定對話風格與輸出長度。我將知識架構師指令精簡至483字,做為對話風格基礎,並將回覆長度選擇「較長」。

這些設定都是為了確保知識粹取成果可做為Chatbot知識庫之用。

這個過程非常耗時。我開了五個 NotebookLM 視窗同時處理 ,最終,我把數十本書跟文章,濃縮提煉成了 82 個結構化的知識庫分頁。

這些知識分頁全部放在Google Docs裡。

Google Docs的分頁非常強大。所以,我可以將三份之前生成式AI所做出來的深度研究報告,與82個知識頁,以簡明結構置入在同一份文件中。

為何要放在同一份文件?因為我之後設置GPT或是GEM時,我只需要這一個文件做為知識庫唯一檔案即可。當然,這是有風險的,一來檔案可能過大,上傳不了,二來,上下文過長時,檢索資料效率可能很差。反正,我賭的是目前大模型足夠強大的記憶與注意力機制管用,就算現在不夠優秀,日後也會進步。而且,我日後更新知識庫,也會比較方便,只需在一份文件內完成即可。

給你的建議 #2:AI 的表現,取決於你餵給它的「料」。花時間建立一個高品質、結構化的私有知識庫,就是你跟別人拉開差距的護城河。

第三部曲:注入靈魂 — 設計一個有同理心的教練

有了大腦,再來要設計「靈魂」,也就是互動流程。

我希望這個 AI 教練不只是一個問答機器,而是一個能傾聽、能引導的顧問 。於是,我設計了一套「彈性診斷對話流程 (Flexible Diagnostic Flow)」。

我的想法是 :

  • 前 4 輪對話:先透過選擇題,快速收集使用者的基本情境 。例如,他的團隊類型?成員組成?他自己最大的感受是什麼?
  • 第 5 輪開始:AI 進入「顧問模式」 。它會根據前幾輪的回答,做出一個初步的情境判斷(例如:「看起來,您目前的核心挑戰可能圍繞在『身份轉換』與『人際關係的重新建立』上」),然後提出更具針對性的開放式問題,而不是繼續走死板的流程 。
  • 最終目標:在 6-10 輪對話內,協助使用者釐清 1-2 個核心痛點,然後提供一份客製化的「90 天行動建議」 。

有了初步想法,寫了第一版Prompt之後,就讓Gemini為我重寫指令。經過反覆幾次調整,最終這組指令達到3028個字,我為這個 AI 教練取名為「睿智 (Coach J.)」,並嚴格規定了它的知識邊界、對話語氣,以及在遇到能力極限時的標準說法 。

給你的建議 #3:使用者體驗決定一切。別只專注在 AI 的「知識」,更要設計它的「互動」。一個好的 AI 工具,應該像個好顧問,懂得如何提問、傾聽,而不是急著給標準答案。

最終章:一個 AI 教練的誕生

經過四個多小時,從一個簡單的想法開始,經歷了資料蒐集、知識庫建構、對話流程設計與 Prompt 優化,我的「菜鳥主管生存手冊」AI 教練——Coach J.,終於完成了 。

現在,當一個焦慮的新手主管問它:「我以前的同事,現在變成我的下屬,一切都變得很尷尬,怎麼辦?」

Coach J. 不會馬上丟出理論,它會先同理,然後開始它的診斷流程,一步步引導使用者看清問題的本質,最後給出能落地執行的建議 。

接下來,持續改善

這一次我會花點時間寫下這次歷程,也是因為許多人問我怎麼樣打造一個實用的GPT、GEM。我一直相信,生成式 AI 最強大的應用,或許不是取代人類,而是「規模化地賦能 (Empowerment at Scale)」。過去,只有企業高階主管才能享有的貼身教練服務,現在,透過 AI,或許能讓每一個在管理路上掙扎的菜鳥,都能擁有一個隨時支持他的夥伴。

當然,Coach J. 還很年輕,它還有很多要學的。我最好奇的是:

當它真的面對成千上萬、來自不同行業的真實管理問題時,它那 82 個分頁的知識庫,真的夠用嗎?它那套「彈性診斷」的對話模式,能應付得了人性的複雜與善變嗎?

實驗,才剛開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吳相勳的沙龍
14會員
54內容數
用強大的基於個案的培訓在你的企業中激發變革性的思考。學習成功的應用,並掌握創作自己的個案的技巧,以培養成長和持續學習的環境。
吳相勳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8/16
個案教學的價值不僅在於提供一個固定的商業情境供靜態分析,更在於創造一個能讓參與者動態博弈、暴露其決策盲點並最終促成認知躍遷的「模擬飛行器」。本文旨在回顧《百鷗的博弈》這門課的教學設計,特別是其核心的兩階段談判模擬,並剖析學員如何在被設計的衝突情境中,從堅持己見的立場式談判,逐步走向整合意見。
2025/08/16
個案教學的價值不僅在於提供一個固定的商業情境供靜態分析,更在於創造一個能讓參與者動態博弈、暴露其決策盲點並最終促成認知躍遷的「模擬飛行器」。本文旨在回顧《百鷗的博弈》這門課的教學設計,特別是其核心的兩階段談判模擬,並剖析學員如何在被設計的衝突情境中,從堅持己見的立場式談判,逐步走向整合意見。
2025/08/10
這不只是一個商業案例,這是一部關於生存、創新與策略邊界的史詩。故事的主角是 Quiet Logistics,一家曾站在懸崖邊緣,最終卻催生出一家價值超過10億美元獨角獸公司的物流奇兵。
2025/08/10
這不只是一個商業案例,這是一部關於生存、創新與策略邊界的史詩。故事的主角是 Quiet Logistics,一家曾站在懸崖邊緣,最終卻催生出一家價值超過10億美元獨角獸公司的物流奇兵。
2025/08/10
企業在經歷九死一生的重大危機後,性格真的會變嗎?我的答案是:不會。 性格沒變,但「靈魂」會被淬鍊出來。危機就像一場壓力測試,它不會把一間公司變成另一個樣子,但它會燒掉所有無關緊要的雜質,逼你直視內心深處最在乎、最相信的到底是什麼。你本來是誰,經過這場大火,只會更像誰。
2025/08/10
企業在經歷九死一生的重大危機後,性格真的會變嗎?我的答案是:不會。 性格沒變,但「靈魂」會被淬鍊出來。危機就像一場壓力測試,它不會把一間公司變成另一個樣子,但它會燒掉所有無關緊要的雜質,逼你直視內心深處最在乎、最相信的到底是什麼。你本來是誰,經過這場大火,只會更像誰。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最近把Chatgpt 當成個人助理使用,好像常要用到 #Python? 資訊人出身,應該很簡單? 之前想辦法拜託好朋友找人教我一小時,知道概念,然後我還是不會操作。
Thumbnail
最近把Chatgpt 當成個人助理使用,好像常要用到 #Python? 資訊人出身,應該很簡單? 之前想辦法拜託好朋友找人教我一小時,知道概念,然後我還是不會操作。
Thumbnail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針對Generative AI、Foundation Model、Large Language Mode
Thumbnail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針對Generative AI、Foundation Model、Large Language Mode
Thumbnail
為了充分發揮AI的潛力,我們必須深入瞭解其運作模式和思考邏輯,並學會與AI對話的技巧。《ChatGPT提問課,做個懂AI的高效工作者》這本書提供了豐富的實例,讓讀者更容易學會如何提出精準的問題,並享有提問課程的閱讀回饋。這對於想成為懂AI的高效工作者的人來說,是一本值得一看的書。
Thumbnail
為了充分發揮AI的潛力,我們必須深入瞭解其運作模式和思考邏輯,並學會與AI對話的技巧。《ChatGPT提問課,做個懂AI的高效工作者》這本書提供了豐富的實例,讓讀者更容易學會如何提出精準的問題,並享有提問課程的閱讀回饋。這對於想成為懂AI的高效工作者的人來說,是一本值得一看的書。
Thumbnail
筆記-曲博談AI模型.群聯-24.05.05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HE88hwx4b0&t=2034s *大型語言模型 三個步驟: 1.預訓練,訓練一次要用幾萬顆處理器、訓練時間要1個月,ChatGPT訓練一次的成本為1000萬美金。 2.微調(
Thumbnail
筆記-曲博談AI模型.群聯-24.05.05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HE88hwx4b0&t=2034s *大型語言模型 三個步驟: 1.預訓練,訓練一次要用幾萬顆處理器、訓練時間要1個月,ChatGPT訓練一次的成本為1000萬美金。 2.微調(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如何透過教育ChatGPT來做營銷的文章,包含了指令和課程內容的相關信息。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如何透過教育ChatGPT來做營銷的文章,包含了指令和課程內容的相關信息。
Thumbnail
AI 相關的內容每天都非常多,有聽過很多人因此感覺到焦慮,怕錯過了最新資訊就會趕不上,這篇內容會跟大家詳細的分享我自己的學習方法和經驗,並且會在最後分享一些我的學習資訊來源。
Thumbnail
AI 相關的內容每天都非常多,有聽過很多人因此感覺到焦慮,怕錯過了最新資訊就會趕不上,這篇內容會跟大家詳細的分享我自己的學習方法和經驗,並且會在最後分享一些我的學習資訊來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