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不到的最美! 遺憾,也許是生命中的一種獎賞。來自格友的文字!
讓我深思 ~~~
如果, 如果, 愛不到的最美 - 成了在心中獎賞的遺憾...
在幾十年後, 遺憾得到了相遇...重逢...復燃...
最美還是最美嗎?
遺憾會成為圓滿?
「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 - 張愛玲
如果我們用張愛玲的視角來思考,她會怎麼描繪這種「遺憾重逢」呢?很可能,她不會給出一個簡單的「圓滿」答案,因為她的作品總是在揭示人性的複雜與現實的無奈。更多的是人性的自私貪婪與不滿足。「最美」不再是「最美」
張愛玲會說,「最美」的那個人,一旦重逢, 就不再只是「白月光」或「硃砂痣」了。
重逢後, 會「最美」多久? 多久之後, 會成了「蚊子血」或 「飯黏子」?
當「白月光」從天上走下來,站在你面前,她就不再是純粹的意象,而是活生生、有歲月痕跡、會計較柴米油鹽的普通人。她可能會胖了、皺紋多了,說話的腔調變了,甚至性格也變了。
原本的「最美」,是因為距離產生了想像與美化,因為「愛不到」所以永遠完美。一旦重逢,這個距離消失了,你面對的將是真實與歲月的考驗。
「遺憾」很難成為「圓滿」
對於張愛玲筆下的人物來說,「遺憾」之所以是一種「獎賞」,正是因為它沒有被「圓滿」所破壞。
遺憾是一種精神上的永恆,它讓愛停留在最美好的時刻,免於被現實的瑣碎所侵蝕。如果遺憾得到重逢並試圖走向圓滿,它很可能變成另一種形式的平庸。那顆「硃砂痣」可能會變成「蚊子血」,而「床前明月光」也可能成為「飯黏子」。
張愛玲或許會用她那種冷靜而殘酷的筆觸,描寫重逢後的失望、尷尬與失落。她會說,人所愛的,往往是自己心中的想像,而不是真實的對方。當想像的泡沫被戳破,愛情的本質就會顯現出來。
因此,張愛玲可能不會認為重逢會帶來真正的圓滿。她會認為,這不過是證明了:人永遠無法同時擁有「紅玫瑰」與「白玫瑰」,也無法讓「白月光」與「白米飯」合而為一。
她會說,遺憾之所以美麗,就在於它的不可及。一旦試圖跨越這個不可及,你得到的很可能不是圓滿,而是一種新的、更深層的遺憾。
雖然, 遺憾不會是圓滿
我仍然感激這樣漸漸暗淡的白月光...
妻不如妾, 妾不如偷, 偷不如偷不到.
人性的自私貪婪與不滿足...
你是這樣的嗎?
愛情的本質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