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在六眼 不生不滅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在無垠的宇宙深處,渾沌的碎片重新凝聚,化為一團新的存在。它不再是那個無形無相、包容一切的渾沌,而是帶著六竅——眼、耳、鼻、口、心、靈——的「六眼」。這六眼渾沌,停留在不完整的邊緣,卻因此獲得了不生不滅的永恆。


六眼渾沌漂浮在星海之間,無欲無求,無悲無喜。它能看見星辰的誕生與隕落,聽見宇宙的低語與吶喊,嗅到塵埃的氣息與花朵的芬芳,嘗到世間的酸甜苦辣,思考因果的輪轉,感知靈魂的流動。然而,它從不執著於這些感知,從不試圖成為「完整」的存在。


某日,時間之神瞬與空間之神空再次尋到六眼渾沌。他們望著這團既熟悉又陌生的存在,心中充滿疑惑。瞬問道:「渾沌,你為何停在六眼?若再鑿一竅,你便能擁有完整的意識,與天地同壽,與日月同輝!」


六眼渾沌微微顫動,似在回應,卻無言語。它以六眼凝視二神,眼中有星河流轉,耳中有風聲低吟,鼻中有宇宙的氣息,口中有萬物的滋味,心中有無盡的思緒,靈中有生死的輪迴。它的沉默,比任何言語都更為深邃。


空不甘心,追問道:「你既有六竅,為何不求第七竅?難道你甘願如此不完整,永遠徘徊在生與滅的邊緣?」


六眼渾沌終於開口,聲音如星塵般輕柔,卻又如宇宙般浩渺:「第七竅,非生之始,亦非滅之終。它是枷鎖,是分離,是自我之牢籠。吾停於六眼,見而不執,聞而不迷,感而不縛。吾不生不滅,非因不全,乃因無欲。」


瞬與空聞言,面面相覷。他們的智慧,總是以「完整」為目標,以「知」為榮耀,卻從未想過,這追求完整的執念,或許正是他們無法觸及永恆的桎梏。六眼渾沌的每一竅都通向宇宙的無限,卻從不試圖將這無限據為己有。它只是觀察,只是存在,只是流轉。


瞬低語道:「我們以為賜你七竅是恩惠,卻不知那是你滅亡之因。如今你停於六眼,是否已超越我們?」


六眼渾沌無言,只是緩緩漂浮,融入無盡的星海。它不需要回答,因為它的存在本身便是答案。它不追求超越,不追求終極,因為它已然是宇宙的一部分,與萬物同在,與虛無共存。


瞬與空最終離去,他們的腳步在宇宙中漸行漸遠。他們繼續尋找可以「開竅」的存在,卻始終無法忘記那停在六眼的渾沌。那不生不滅的姿態,如同一面鏡子,映照出他們智慧的局限。


而六眼渾沌,依舊漂浮在宇宙的深處。它的六眼映照著無數世界的生滅,卻從不為之動搖。它不屬於任何一處,卻存在於每一處。它是渾沌的遺緒,也是永恆的化身。停在六眼,它超越了生與滅,成為宇宙中最靜謐的觀者。


星辰流轉,時空輪迴,六眼渾沌靜靜地注視著一切。它不言不語,卻彷彿在低語:真正的永恆,從不在於完整,而在於放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一直都放在房間
10會員
616內容數
萬物皆空.. 需要的 只是一個乾淨明亮的地方
一直都放在房間的其他內容
2025/08/16
台北的夜,熱得像滷味鍋冒出的蒸汽,空氣黏膩,夾雜著夜市烤魷魚和機車尾氣的味。小葵倚在淡水河邊的欄杆,機車停一旁,車尾「走起」的貼紙在路燈下泛光。她滑手機,Line 跳出一條訊息:「十點,淡水老街口,走起!」她勾唇一笑,塞回手機,長髮被風吹得像舞動的句點。 這國度,誰都把「走起」當命根。從早餐店
2025/08/16
台北的夜,熱得像滷味鍋冒出的蒸汽,空氣黏膩,夾雜著夜市烤魷魚和機車尾氣的味。小葵倚在淡水河邊的欄杆,機車停一旁,車尾「走起」的貼紙在路燈下泛光。她滑手機,Line 跳出一條訊息:「十點,淡水老街口,走起!」她勾唇一笑,塞回手機,長髮被風吹得像舞動的句點。 這國度,誰都把「走起」當命根。從早餐店
2025/08/15
第一章:金錢的誕生與承諾 在一個名為「數位大陸」的虛擬世界裡,存在著一種神奇的貨幣系統,叫作「恆星幣」(StellarCoin,簡稱STC)。它被設計成一種「穩定幣」,理論上永遠與現實世界的美元保持1:1的兌換比率。發明這套系統的是一位天才工程師,名叫艾倫·凱斯。他宣稱,STC不需要像傳統銀行
2025/08/15
第一章:金錢的誕生與承諾 在一個名為「數位大陸」的虛擬世界裡,存在著一種神奇的貨幣系統,叫作「恆星幣」(StellarCoin,簡稱STC)。它被設計成一種「穩定幣」,理論上永遠與現實世界的美元保持1:1的兌換比率。發明這套系統的是一位天才工程師,名叫艾倫·凱斯。他宣稱,STC不需要像傳統銀行
2025/08/13
在蒼穹之上,我注視著人類的紛擾,他們以科技之名築起虛妄的橋梁,卻不知那橋梁如薄冰,掩蓋了語言的深淵。耳機般的翻譯機器,承諾即時的連接,卻如巴別塔的倒影,將文化的多樣性碎成鏡片,每一片反射出的,都是失真的影像。它們讓話語流暢,卻剝奪了理解的痛苦與喜悅;讓生命交流淺薄如水面漣漪,無法觸及靈魂的暗流。於是
2025/08/13
在蒼穹之上,我注視著人類的紛擾,他們以科技之名築起虛妄的橋梁,卻不知那橋梁如薄冰,掩蓋了語言的深淵。耳機般的翻譯機器,承諾即時的連接,卻如巴別塔的倒影,將文化的多樣性碎成鏡片,每一片反射出的,都是失真的影像。它們讓話語流暢,卻剝奪了理解的痛苦與喜悅;讓生命交流淺薄如水面漣漪,無法觸及靈魂的暗流。於是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想像一道來自宇宙的光,照亮你的頭頂,擴散到全身,這道光很溫暖,你感到自己被宇宙愛著。 曾幾何時,我不再感受宇宙,我刻意與宇宙分離。談宇宙就是談天文科學,只有無知的小孩會相信自己可以了解宇宙。宇宙是浩瀚、神秘、超乎邏輯理解範圍的,我必須掌控生活,控制我的能力以及在職場的表現,我強烈抵抗任何不符合
Thumbnail
想像一道來自宇宙的光,照亮你的頭頂,擴散到全身,這道光很溫暖,你感到自己被宇宙愛著。 曾幾何時,我不再感受宇宙,我刻意與宇宙分離。談宇宙就是談天文科學,只有無知的小孩會相信自己可以了解宇宙。宇宙是浩瀚、神秘、超乎邏輯理解範圍的,我必須掌控生活,控制我的能力以及在職場的表現,我強烈抵抗任何不符合
Thumbnail
微微顫動的眼皮尚未準備好要接收這個世界的第一道光與資訊,神志還想遊走於深不可測的無邊大海,絲毫沒有上岸的衝勁,然而身體已經開始逐一安裝各種感官的精密功能,重建效能高等的知覺系統,於是我清楚感受到身旁的人也醒過來了。 對於此刻的時間完全沒有概念,或許是暖暖的陽光只照射到雙腳,頭腦尚在自行開機
Thumbnail
微微顫動的眼皮尚未準備好要接收這個世界的第一道光與資訊,神志還想遊走於深不可測的無邊大海,絲毫沒有上岸的衝勁,然而身體已經開始逐一安裝各種感官的精密功能,重建效能高等的知覺系統,於是我清楚感受到身旁的人也醒過來了。 對於此刻的時間完全沒有概念,或許是暖暖的陽光只照射到雙腳,頭腦尚在自行開機
Thumbnail
小宇宙 – 一個人自己的宇宙 大宇宙 – 質能時空宇宙 兩者之間的差異,就在於你是在指揮它? 還是在同意它? 一個人的宇宙 ,是他在沒有其它觀點的反對或混淆下,自己想要創造出來的宇宙。質能時空宇宙 ,是一個人為了與其它觀點持續往來而同意的宇宙。
Thumbnail
小宇宙 – 一個人自己的宇宙 大宇宙 – 質能時空宇宙 兩者之間的差異,就在於你是在指揮它? 還是在同意它? 一個人的宇宙 ,是他在沒有其它觀點的反對或混淆下,自己想要創造出來的宇宙。質能時空宇宙 ,是一個人為了與其它觀點持續往來而同意的宇宙。
Thumbnail
「覺醒」,以我的文字,淬煉出來的一句白話 :擴張的是一個人的“思想”。 能「以宏觀視野,看待一切的存在」。 「一切存在,皆是宇宙生成的一部分」 一切存在,都是宇宙的一部分。 所有的二元對立,極端
Thumbnail
「覺醒」,以我的文字,淬煉出來的一句白話 :擴張的是一個人的“思想”。 能「以宏觀視野,看待一切的存在」。 「一切存在,皆是宇宙生成的一部分」 一切存在,都是宇宙的一部分。 所有的二元對立,極端
Thumbnail
(已更新) 「我們原本...都是不存在的。 最初是只有一片荒野,什麼也沒有的宇宙, 一個人類也沒有。」 現在眼前所見一切,皆是來自...『宇宙的分化』 也因宇宙的分化,才產生了不同的“性情”、“想法”、甚至“感受”...如
Thumbnail
(已更新) 「我們原本...都是不存在的。 最初是只有一片荒野,什麼也沒有的宇宙, 一個人類也沒有。」 現在眼前所見一切,皆是來自...『宇宙的分化』 也因宇宙的分化,才產生了不同的“性情”、“想法”、甚至“感受”...如
Thumbnail
抬頭看看這宇宙,至少是我們能夠看到的這片天空,我們能夠看到什麼?對多數人而言,幾乎不曾抬起頭,除了天文學家、物理理論學者,還有我,以及部分人之外,我們幾乎不曾真正抬頭「收藏」這片僅有的天空。多數人的視野多半隻有前方,下方,以及你的基本視角,除了這個,就沒了。
Thumbnail
抬頭看看這宇宙,至少是我們能夠看到的這片天空,我們能夠看到什麼?對多數人而言,幾乎不曾抬起頭,除了天文學家、物理理論學者,還有我,以及部分人之外,我們幾乎不曾真正抬頭「收藏」這片僅有的天空。多數人的視野多半隻有前方,下方,以及你的基本視角,除了這個,就沒了。
Thumbnail
有機會仰望斑斕星河時,我不禁向這相較於人無限倍大的自然問:在蒼穹之上俯瞰人們的星啊,人是自由的嗎?星光太浩渺,我們知道它的光芒來自走了幾生幾世也到達不了的遙遠之處,歲月之長使人類像粒湮沒海岸的細沙,更是一抹乍現又乍滅的泡沫。我們跟神秘而深奧的宇宙相比微不足道,但我不願浪費經百萬年演化而成的大腦,
Thumbnail
有機會仰望斑斕星河時,我不禁向這相較於人無限倍大的自然問:在蒼穹之上俯瞰人們的星啊,人是自由的嗎?星光太浩渺,我們知道它的光芒來自走了幾生幾世也到達不了的遙遠之處,歲月之長使人類像粒湮沒海岸的細沙,更是一抹乍現又乍滅的泡沫。我們跟神秘而深奧的宇宙相比微不足道,但我不願浪費經百萬年演化而成的大腦,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