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要低買高賣,不過何謂低或高,常是要等事後回顧才知道,一種評估角度是由統計或歷史資料來看,以過去長期平均本益比當參考,當股價偏離長期平均值太遠,就可能使漲勢(或跌勢)受阻,股價可能回歸均值,依此推測股價是高或低。
以歷史長期平均的統計資料當參考,需考慮一個問題是統計數值分布的情況,一般多數統計資料常態分布裡較多數值會落在中間均值附近,偏離較遠的數值較少,但股價波動的分布卻不一定是如此,股價均值可能是由偏高與偏低兩種極端分布的平均所構成,也就是經常超漲與超跌,當投資人以為股價已經偏離均值,股價偏高(或偏低)的時候,股價還繼續超漲(或超跌),使用統計資料來評估股價波動未必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使用統計資料是希望能以理性邏輯當依據,但股價波動的極端情況都是由情緒所造成,較難以理性邏輯來衡量,股市波動仰賴市場情緒力量來推動,對於投資人而言,如果缺乏理性邏輯的判斷,受情緒影響而追逐價格波動,就會追高殺低,因此在市場超漲與超跌階段都應避免受情緒影響做出決策。
怎麼區別當下的市場是符合理性邏輯的波動,或是由較多情緒力量的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