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聽一位朋友說起她的經歷
沐沐在言談中有說有笑,分享生活的精彩體驗。
但當話題轉到感情,她神色一暗,緩緩道出:「我至今仍記得律師恭喜我恢復單身,但倘若再讓我選擇一次,我絕對不會結婚。」
那段故事帶著傷口的氣味,也帶著決絕的清醒。聽完之後,我久久無法平靜。
沐沐-曾為愛忘了自己
她的婚姻開始時其實很普通,卻也很真誠。因為年紀比先生小六歲,她努力經營自己,只希望能與對方並肩走向未來。
四年的婚姻並不容易。婆婆看不慣沐沐的出身與學歷,將先生與先生妹妹小時候不愛做的所有家務,都交給她完成。先生沒有協調,只要求她「隱忍」。因為先生不喜歡沐沐出門和朋友聚餐過夜,沐沐後續也近乎切斷了社交圈的聯繫。當她拿起手機傳訊息和朋友對話時,先生還會在旁觀看。
最後,沐沐受不了這些不合理的對待,選擇到外縣市工作。雖然先生隨後也跟了過去,卻仍怪罪她「不懂事」,逼得他離開家鄉,破壞了家庭和諧。
當先生的生命議題轉嫁成婚姻責任
隨著年齡增長,先生焦慮不已。他急切想要房子與孩子,沐沐剛出社會沒幾年,連緊急預備金都還沒存下,就被迫背起房貸。她心軟,妥協了。
然而,先生選擇繼續進修,將資金投入學業,無餘力處理購屋貸款。
沐沐只好向娘家借下頭期款,又承擔日常的開銷、水電、食材、家務。先生常對她說:「別打擾我,我這麼忙,壓力很大。」她便默默接受,以為這樣的付出,就是愛的證明。
某次,先生需要採購用品,將事情拖到最後期限,當天又是假日無法取得報價,要求沐沐幫忙。她提供了幾個窗口,卻換來一聲斥責:
「為什麼只幫一半?還要我自己問?幫忙是這樣幫的嗎?」
沐沐低聲回應:「可是……這不是你的工作嗎?我也不能知道那些細項啊……」
他沉默片刻,便不再搭理她。
沐沐還在苦苦支撐,算計著如何撐起這個家。
第三者-擁有沐沐沒有的
然而,真實卻殘忍。就在她盡力經營的同時,另一個女人已悄悄走進了先生的世界。那不只是普通的寒暄或吃飯,而是手牽手、共度夜晚、一起回住所。
法院上,沐沐提供的影像被收錄在光碟裡,成為鐵證。
最讓她痛的,不是畫面,而是「被置換」的感覺。原來她以為的日常,是與愛人共享的生活;卻在某個時刻,被第三者取代。她一手打理的生活,竟成了別人共享的背影。
沐沐自嘲說著:「那位女性有著她身上沒有的特質與能力,這些特質全都符合先生和婆婆的想像。」
她看著影片內容坐在咖啡廳,吃著喜歡的蛋糕默默掉眼淚。
先生威脅要讓沐沐賠錢
起初,先生一心想同時「信貸買房」、「繼續讀書」再加上「創業」,這樣的三重需求讓沐沐看見未來可能的風險。
為了避免先生背上高利息的信貸,她不得不向娘家求助。因為限貸令的環境下,利率與資格差異極大,沐沐主動籌措出頭期款,才讓貸款條件得以成立。
於是,名義上由男方背負債務,但實際上,房屋貸款與裝潢金流,幾乎都是沐沐與娘家共同支撐的結果。
然而,諷刺的是,這份「善意」後來卻成了壓迫她的武器。
男方為了逼迫離婚,好與第三者走得更近也希望趕緊創立公司營運,竟然威脅沐沐:必須簽下離婚協議,否則就會動用法律上的財產分配,讓她背上沉重債務,甚至「倒賠」給他。
當先生惡狠狠地說:
「為甚麼不簽字?難不成要等我創立公司錢還要分妳嗎?」時
沐沐腦海裡浮現的卻是
先生曾經溫柔的模樣:「你要相信我,公司賺錢我一定幫妳還清房貸」
明明是自己出的大筆資金,如今卻反而面臨被轉嫁債務的危機。那段日子,沐沐活在恐懼裡,幾乎每天都只能靠精神科藥物與心理諮商撐著,努力尋找能夠解脫的方法。
沐沐嘲諷地笑道:「明明是兩個人的家,他卻劃清了界限,覺得是『幫忙』還清房貸」
該說是這世界也想守護她嗎?
沐沐說接二連三的,她遇見了生命中的兩位貴人——承作轉貸且願意傾聽的「五月」,以及替她堅守法律底線的律師。
他們的出現,讓她不再孤立無援,也終於看見這條絕境裡的一絲光亮。
五月-曾有同樣遭遇的媽媽
限貸令的環境下,沐沐每天打電話去不同銀行詢問轉貸,也屢次遭到拒絕。
最後終於找到五月,五月聽完沐沐的遭遇,滿是理解與同情,因為五月也有同樣的遭遇。
屢次在承辦轉貸業務的聯絡以外,五月常常開導沐沐,教她出庭時要如何向法官說明情況。
五月說:「沐沐妳的未來不是附屬在誰身上的,
妳有屬於自己的閃光點,也不會再是某人的誰。」
律師-大哥哥般的人物
先生要求沐沐歸還這幾年感情來大小項目的花費(例如:禮物、日常開銷、用品等),
律師看了直皺眉。
律師說:「慶幸先找到我的是你,對方來找我也沒用了,我會拒絕他的任何諮詢。」
沐沐傷心地問律師,是不是所有感情的結束都是這樣呢?
律師看著沐沐,案件討論先放在一旁。平靜地分享了他的經歷。
律師說即使相處結果不是很好,
但對他來說,願意付出的從不會向對方討價還價討回來。
律師:不是所有人都會這樣,但要去找到那個和你一樣不計回報的人。
沐沐每每回想這些片段,內心都會充滿溫暖與力量:「我的家庭從來不會照顧我,都是希望女生要奉獻生命給長子。但透過這一次的事件,他們教會了我照顧自己。」
先生:是她同意我才約女生的!
在離婚官司的法庭上,對方和律師辯解:「女方和男方已經說要離婚了,已經是同意了。兩人也只是吃飯而已。」
法官冷冷打斷:「婚姻都還沒完全結束,財產分配也未談妥,這不就還在協議的過程嗎?明確拍到兩人牽手、回住所了,怎麼會是單純吃飯?」
看著對方辯解那一刻,沐沐才真正感受到:這不是感情的裂縫,而是一場赤裸裸的背叛。
更諷刺的是,明明婚姻中她處理了大筆金流的流動與穩定,男方卻還想爭取房產剩餘價值。
法官忍不住斥責:「你先犯了婚姻裡的大錯,還有什麼好意思討要的?」
她在法庭上,沒有歇斯底里,也沒有激烈控訴。
她只是靜靜坐著,陳述法官想了解的事實面,眉頭緊鎖。
法官問起兩人薪資差異,沐沐如實以報。
對方試圖掩蓋差距:「工作環境福利不好,底薪五萬。」
法官:「不討論你的工作環境福利,告訴我實拿的數字。」
沐沐的律師:「政府扣稅時會有客觀的收入數字,建議透過法院調查。」
對方停止了反駁,只是惡狠狠地瞪著坐在對面的沐沐。
沐沐表情看似沉靜,外人或許以為那是冷漠,但內心則相當緊張,早已在桌下抓緊了自己的拳頭。
她的沉默裡有千言萬語:羞辱、失望、委屈,還有壓抑的淚。
沐沐明白,這是一場為自己而戰的抗衡,一旦輕易妥協立場,就會失去談判空間,甚至連微薄的補償都沒有。
二十萬——一段婚姻被折算的「價碼」。
對旁人來說,只是金額;對沐沐而言,卻是一段婚姻被折算的「價碼」。一個她曾全心投入、願意與對方共度一生的承諾、對方的不忠與壓迫,如今壓縮成一筆帳款。
她告訴我,走出法院那一刻,腦中浮現的竟然是「解脫」。雖然心痛,雖然失落,但至少,這場拖磨的戲劇終於落幕。
庭後,律師邀請沐沐在法院周圍走走,
仍在開導這位在愛裡受傷,目前不是很擅長照顧自己的「大人」。
律師:「最後的最後,恭喜妳恢復單身。」
現在的她,成長後繼續向前
聽完沐沐的故事,我忽然明白了一件事:愛情裡最深的背叛,不只是肉體上的不忠,而是當對方心已抽離,卻還讓你一個人苦苦守著。這種被遺棄的孤單,比任何冷言冷語都更殘忍。
但同時,這段經歷也提醒我們——愛情不是一切。再痛的失去,也不代表人生就結束。因為在失落與背叛的廢墟上,仍然有重生的可能。
就像沐沐用沉默與努力守住了尊嚴。
她說:「謝謝妳在這段時間不斷鼓勵我撐下去,當時覺得全世界都捨棄我了。」
我很開心可以看著現在的沐沐再度擁抱生活,大口吃著她喜歡食物、到處去嘗試未知的體驗與活動、打理屬於她一個人的小窩。
雖然官司後的生活仍有壓力,但比起以前,她已經懂得如何不受委屈。
沐沐說這個經驗很慘痛,有時會想著是不是浪費了一段最美好的年紀。
但是她理解了這三個道理:
- 婚姻不是忍耐與妥協的競賽,而是責任與尊重的互相承擔。
- 真正的愛不是誰壓低自己去成全誰,而是彼此拉一把。
- 最該守住的,是在被背叛之後,仍能鼓起勇氣走出去的自己。
和我同齡的她經歷著人生進度超前的體驗,希望我的朋友一切都好。
希望讀到最後的您們也能在自己的步調裡不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