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小說的人,大概都知道靈感這東西很「機車」。你明明坐在書桌前,打開電腦,手指在鍵盤上磨蹭,腦袋卻一片空白;但偏偏在你最不需要的時候,它突然跑出來——比方說,我用谷歌導航迷路的那一次。
事情是這樣的。那天我出門找朋友,導航明明顯示有條近路,還特地幫我省掉五分鐘。我心想谷歌這麼貼心,當然照著走。結果沒想到,它把我帶進一條詭異到爆的小徑。左右兩邊是雜草叢生的空地,電線桿上的小燈閃爍得像恐怖片前奏,我越走越覺得不對勁。
正在我懷疑是不是要掉頭回去時,突然看見路盡頭冒出一排鐵皮屋。它們斑駁不堪,鐵皮邊緣卷起,生鏽的鏽斑像是一張張長滿皺摺的恐怖臉孔。門口堆滿了廢棄家具:一張藤椅歪歪斜斜倒在角落,旁邊還有一個長滿灰塵的電風扇。更詭異的是,無風無雨的情況下,鐵門居然會嘎嘎作響,像是有人在裡面輕輕敲打著。我愣了三秒,腦中第一個念頭不是「快逃」,而是:「這地方太適合放在小說裡了吧?」
迷路 → 靈感的生成器
那一刻我才意識到:迷路,其實是一種偽裝過的「靈感生成器」。
我們常以為寫作需要坐在桌前、苦思冥想,卻忽略了身體移動、生活凸槌,才更是靈感的溫床。
- 事件的錯誤
導航出錯,原本是麻煩事。但這錯誤,恰好推開了一扇「異世界的門」。 - 場景的轉換
原本是無聊的街道,變成小說舞台。破椅子、鐵皮屋、嘎嘎鐵門,本來只是生活垃圾,卻搖身一變,成了懸疑故事的完美背景。 - 寫作的收穫
現實中「不順利的片刻」,其實就是小說裡「戲劇張力的入口」。
作家其實就是一種「撿拾者」。
我們不斷在日常生活裡撿東西:一段對話、一個表情、一條錯誤的路。這些碎片被撿起來,加工後,就成了故事的養分。
現實 vs 小說:怎麼轉換?
當然,光有「哇,這裡很酷」的直覺還不夠。我當場就試著用小說的視角來拆解:
- 假如這是推理小說:鐵皮屋就是隱藏線索的地方,主角在裡面發現了一件遺落的證物。
- 假如這是靈異故事:嘎嘎作響的鐵門不是風吹的,而是有某種存在,在裡面召喚著。
- 假如這是愛情小說:這裡可能是兩個人意外重逢的秘密基地,破椅子成了他們唯一能坐下聊天的地方。
一條「錯誤的路」,就能分裂出三種完全不同的小說可能性。這不就是寫作最迷人的地方嗎?
給正在寫作的你
所以,下次如果你也在導航上迷路,不要急著抱怨。
想像一下:你腳下的路,不只是柏油路,它可能是故事裡角色的命運軌道。你看到的鐵皮屋,可能是角色藏秘密的地方。連那張廢棄藤椅,都可能是小說裡一個象徵性的「見證者」。
靈感不是從天上掉下來,而是從你「願意張開心眼」開始。
而迷路,剛好就是一種強迫你打開它的方式。
所以我現在很少再抱怨導航出錯。因為我知道,它有時候不是在耍我,而是在送我一個小說場景。
追蹤【小說陪寫助教】,我會陪你一起撿靈感、拆故事,把卡住的小說慢慢寫完喔。
#小說寫作 #靈感捕手 #故事場景 #寫作靈感 #小說陪寫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