曬太陽日記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我又趁午休偷溜出來曬太陽了,突然覺得這行為好像老人,定時定點照日光,還是我會不會照著照著就變一株植物。如果我是一株植物的話,拜託不要把我種在人行道,我對人類有厭膩過敏症。

身為內勤人員,每天一進公司,沒事的話就是在一棟俗名「商業大樓」的大盒子裡過完白天的時間,好天氣壞天氣皆與我無關,因為我有空調保護著。但是,一整天都不能出關實在很煩,這樣不就回到學生時期的狀態了嗎?早上7:30進入學校,下午5:00離開學校,沒事的話一整天都關在校園,白天的時間都耗在校園。

想想就覺得不可思議,小時候怎麼能忍受十幾年被關在校園的生活,可能是因為學期中偶爾有校外教學之類的活動可以放風,還不至於憂鬱的太嚴重。

長大後沒有校外教學就算了,連員工旅遊都要花自己的假日時間參加,想來就覺得可悲。好學校還可以靠實力考上,好公司卻要靠運氣入職才知道,這種遊戲我實在玩不起。(菸

算了,還是曬太陽比較實際,讓太陽把憂愁煩惱曬的乾巴巴,方便我從腦洞取出的時候能隨地丟棄。

萬惡的資本主義結合傳統儒家思想,真是亞洲社會容易令人喘不過氣的模式,好奇那些成功爬到這套模式上端還保有善良的金字塔尖端人是怎麼辦到的?

我想他們應該有發現什麼宇宙規則的漏洞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一樓招待所
12會員
175內容數
一樓招待所,二樓是廁所,因為沒有錢,三樓無居所。 ----這裡只賣日記,偶爾會寫到睡著,所以不定期公休。
一樓招待所的其他內容
2025/08/21
我現在坐在大太陽下打這篇文章,熱死。 自從發現太陽能是個非常棒的能源後,我立志把自己轉型成一塊太陽能板,專門吸收太陽的能量,然後轉化成我的能源,方便我執行各種所想所願。跟電的概念差不多,只是人家用愛發電,我是用太陽發電。 操作方式很簡單,我查過了,上午10點到下午3點的太陽光最優質,是人體轉換能
2025/08/21
我現在坐在大太陽下打這篇文章,熱死。 自從發現太陽能是個非常棒的能源後,我立志把自己轉型成一塊太陽能板,專門吸收太陽的能量,然後轉化成我的能源,方便我執行各種所想所願。跟電的概念差不多,只是人家用愛發電,我是用太陽發電。 操作方式很簡單,我查過了,上午10點到下午3點的太陽光最優質,是人體轉換能
2025/08/20
跟同事閒聊,無意間知道星期五是鬼門開的日子,我突然腦洞開的想揪同事去看一堆鬼衝出門來的景象。(同事:???) 如果鬼門是一道具象化的門,那我真好奇這道門會在哪裡。 既然鬼門開是一年一度的陰間盛事,那這道門想必蓋的很隆重霸氣,莊園級的圓弧拱門造型,大小應該跟奇犽家的大門差不多,畢竟要快速疏解放風日
2025/08/20
跟同事閒聊,無意間知道星期五是鬼門開的日子,我突然腦洞開的想揪同事去看一堆鬼衝出門來的景象。(同事:???) 如果鬼門是一道具象化的門,那我真好奇這道門會在哪裡。 既然鬼門開是一年一度的陰間盛事,那這道門想必蓋的很隆重霸氣,莊園級的圓弧拱門造型,大小應該跟奇犽家的大門差不多,畢竟要快速疏解放風日
2025/08/19
每次覺得生活煩悶無聊時,我都很期待下一秒是世界末日,彷彿這樣就能掩蓋掉空虛的心情。殊不知一切都是假象,連世界末日也是假象。 瑪雅預言、竜樹諒預知夢,每次都繪聲繪影得好像要發生了,結果結局又是平凡的一天,我真心好失望。末日結束沒多久,開始會有一堆事後報導分析末日預言沒成真的背後因素,幫這個失敗的預言
2025/08/19
每次覺得生活煩悶無聊時,我都很期待下一秒是世界末日,彷彿這樣就能掩蓋掉空虛的心情。殊不知一切都是假象,連世界末日也是假象。 瑪雅預言、竜樹諒預知夢,每次都繪聲繪影得好像要發生了,結果結局又是平凡的一天,我真心好失望。末日結束沒多久,開始會有一堆事後報導分析末日預言沒成真的背後因素,幫這個失敗的預言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現在科技越來越發達,在各大高樓聳立的都市裡頭,陽光的照射,似乎能夠將柏油路曬的酥軟。人們頂著頭上的陽光,依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隨著天氣越來越炎熱的情況下,原本應該是陽光明媚的美好日子,卻演變為酷暑難耐的高溫蒸籠,一向討厭濕熱氣候的我,實在是想不到夏天有什麼美好的事,然而,就在昨天下午,我坐在書房,
Thumbnail
現在科技越來越發達,在各大高樓聳立的都市裡頭,陽光的照射,似乎能夠將柏油路曬的酥軟。人們頂著頭上的陽光,依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隨著天氣越來越炎熱的情況下,原本應該是陽光明媚的美好日子,卻演變為酷暑難耐的高溫蒸籠,一向討厭濕熱氣候的我,實在是想不到夏天有什麼美好的事,然而,就在昨天下午,我坐在書房,
Thumbnail
悶熱的房間糊成了一片海,剛入八月的炎夏沒有冷氣的夜晚,失眠又輕易的找到我的位置。因為熱只想靠著電風扇擺動的方向移動,好壞並存的問題卻如影隨形,不吹風過不去這個夜晚,吹了風隔天又要頭痛了。
Thumbnail
悶熱的房間糊成了一片海,剛入八月的炎夏沒有冷氣的夜晚,失眠又輕易的找到我的位置。因為熱只想靠著電風扇擺動的方向移動,好壞並存的問題卻如影隨形,不吹風過不去這個夜晚,吹了風隔天又要頭痛了。
Thumbnail
在動輒35度的氣候,雖然室內31度左右,但今年好像特別的熱,沒事根本不想出門,在烈日下停等紅綠燈,簡直是煎熬,即使只有那麽一丁點的樹蔭也不想錯過,也想躲一下。想想每天在烈日下討生活的人,何其辛苦,尤其不想出門的人,日常仰賴外送平台,在手機上點點,不管是熱食,涼飲,宵夜就有人送達,但背後有多少人的付出
Thumbnail
在動輒35度的氣候,雖然室內31度左右,但今年好像特別的熱,沒事根本不想出門,在烈日下停等紅綠燈,簡直是煎熬,即使只有那麽一丁點的樹蔭也不想錯過,也想躲一下。想想每天在烈日下討生活的人,何其辛苦,尤其不想出門的人,日常仰賴外送平台,在手機上點點,不管是熱食,涼飲,宵夜就有人送達,但背後有多少人的付出
Thumbnail
炙熱的陽光無情的照耀,迎面吹來的風是燥熱的,讓人彷彿吸不到氧氣。熱辣辣的夏天來了,都會叢林每棟大樓都散發著熱氣,出了門,下了車,就好像進入桑拿房,走兩步就讓人汗流浹背。我需要消暑,好需要消暑。   山林 天然的芬多精是最佳的消暑祕方,一顆顆的大樹伸長了手為我遮蔽陽光,蟬兒鳥兒的鳴叫讓人感受他們
Thumbnail
炙熱的陽光無情的照耀,迎面吹來的風是燥熱的,讓人彷彿吸不到氧氣。熱辣辣的夏天來了,都會叢林每棟大樓都散發著熱氣,出了門,下了車,就好像進入桑拿房,走兩步就讓人汗流浹背。我需要消暑,好需要消暑。   山林 天然的芬多精是最佳的消暑祕方,一顆顆的大樹伸長了手為我遮蔽陽光,蟬兒鳥兒的鳴叫讓人感受他們
Thumbnail
在鄉下,跟對面鄰居隔著彼此的花園跟一條馬路,要看進他家客廳,可能得拿望遠鏡。在台北老公寓,隔著一條小巷子,站在客廳都能看到鄰居家裡一舉一動,除非整天門窗都不開,或著拉上窗簾,但這樣太悶了,不只空氣悶,心也悶。 原本期望種花草能種出一個綠籬,但種得不夠茂密也不夠高,除了正對面斜對面,還有對面樓上鄰居
Thumbnail
在鄉下,跟對面鄰居隔著彼此的花園跟一條馬路,要看進他家客廳,可能得拿望遠鏡。在台北老公寓,隔著一條小巷子,站在客廳都能看到鄰居家裡一舉一動,除非整天門窗都不開,或著拉上窗簾,但這樣太悶了,不只空氣悶,心也悶。 原本期望種花草能種出一個綠籬,但種得不夠茂密也不夠高,除了正對面斜對面,還有對面樓上鄰居
Thumbnail
嗨,我是空。 近幾日,即便把電風開到最強,也已經是不折不扣的熱風了。加上雨後蟬鳴白蟻飛。夏天,確實是降臨了。 在賣場,我曾摸過流行的涼感衣。摸了之後,內心只有一個想法:千千萬萬不能買!買了,整個衣櫃的短袖上衣大概都不想穿了。 可是最後還是買了一件。 等等,這是有原因的。 因為我假日在陽台
Thumbnail
嗨,我是空。 近幾日,即便把電風開到最強,也已經是不折不扣的熱風了。加上雨後蟬鳴白蟻飛。夏天,確實是降臨了。 在賣場,我曾摸過流行的涼感衣。摸了之後,內心只有一個想法:千千萬萬不能買!買了,整個衣櫃的短袖上衣大概都不想穿了。 可是最後還是買了一件。 等等,這是有原因的。 因為我假日在陽台
Thumbnail
今天出現了陽光,體感也帶領自己做出不一樣的選擇,從衣櫃裡拿出了一件厚磅短棉T。很怕非自然的寒,舉凡公車、捷運以及公共場所的空調,它們對於展現自己真的都沒在客氣的。 我也很不客氣的拿出我可以抵禦的配備。除此,其實人生必須抵禦的人事物實在是族繁不及備載。(姓鏘的人也不在少數) 最難抵禦的
Thumbnail
今天出現了陽光,體感也帶領自己做出不一樣的選擇,從衣櫃裡拿出了一件厚磅短棉T。很怕非自然的寒,舉凡公車、捷運以及公共場所的空調,它們對於展現自己真的都沒在客氣的。 我也很不客氣的拿出我可以抵禦的配備。除此,其實人生必須抵禦的人事物實在是族繁不及備載。(姓鏘的人也不在少數) 最難抵禦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