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AI是設計師的方向盤、還是浮木?

拉拉 Arashis Shen-avatar-img
發佈於PD🐔產品設計 個房間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在座位上方的安全帶指示燈熄滅之前,請坐在座位上

很多設計師可能已經發現,Figma 最近幾個版本的 AI 越來越聰明;再加上市面上開始出現各種 AI 的 UI 設計工具,例如早一點的 Framer、Uizard、之前介紹的 Stitch、以及已經出現在 Figma plugin 內的一些工具。任何人只要有想法,都可以透過這些工具,設計出漂亮的 UI。

莫非 AI 時代是設計師的末日?

Figma 執行長 Dylon Field 說,AI 讓軟體開發變得容易,因此未來的產品團隊,設計師將會是團隊的領頭羊,負責建立產品觀點、設計師獨特的美感、與細節的打磨。

在產品團隊待久了,設計師都會對自己的底層地位,有相當深刻的體會。Dylon 的說法,似乎認為設計師的 domain knowhow,在未來會是極有價值的資產。

所以 AI 會讓設計師成為產品的掌舵手?

此時,另一位 UX 專家 Gred Nudelman 則表示,AI 會讓 UI 設計師的生命全面終結,設計師應從「設計產品的視覺」,轉向「設計產品的 UX 策略」,除此之外,設計師也必須把握「如何向 AI 問對問題」的技能,否則 Figma 將成為設計師的鐵達尼咕嚕咕嚕

等等,給我幾分鐘想想

我困惑了,誰說的才對?

AI 讓設計師又死又活,莫不是薛丁格的設計師,我們是盒子裡的貓嗎?

參考台灣軟體開發的環境,我個人有一些不同的想法。

AI 可以取代程式設計師,但開發人員必須清楚自己要做的是什麼事情、並且把這些目標拆成工作、告訴 AI、再驗證目標是否達成(可以參考 Dominic Wu 打打的這篇報告)。因此,vibe coding 的品質,相當程度決定於開發人員對工作目標的理解,以及最終開發結果的驗證能力。如果對程式架構不熟,很難對 AI 下精準的指示。

同理到設計師的工作上。設計師可以用 AI 產生任何階段的成品,但設計師必須很清楚(甚至說自己規劃)產品目標、流程、功能、使用者體驗如何改善,甚至可能還要考慮市場 TA 及商模。如果設計師看到一份專案需求,想的只是「我要拉一個多大的區塊、左邊放標題右邊放按鈕,底色是 07 號灰色」,而沒有產品的全局觀,就很容易成為 AI 時代的犧牲品。

此時再把前文拿出來獻寶:AI 時代,純 UI 設計師將被淘汰。我的想法到現在沒什麼太大改變,設計師必須往上成長為產品設計師,只做稿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乾一杯,明天再說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UX 不只體驗,AI 不限智慧
3會員
15內容數
一個產品設計師的職場小故事
2025/08/10
本文探討使用者體驗設計在不同情境下的侷限性,以戀愛、購物和政治三個例子說明,即使努力提升使用者體驗,最終結果仍可能不如預期,因為「人」的因素往往會凌駕於使用者體驗之上。
Thumbnail
2025/08/10
本文探討使用者體驗設計在不同情境下的侷限性,以戀愛、購物和政治三個例子說明,即使努力提升使用者體驗,最終結果仍可能不如預期,因為「人」的因素往往會凌駕於使用者體驗之上。
Thumbnail
2025/07/27
今天在社群看到一篇文章: 「Google 在 PM 面試中加入 vibe coding 考題。」 意味著,開發團隊的所有人,都必須具有程式概念與基本程式設計能力。 而跟開發端更近的 UI 設計師,必定無法倖免於這股浪潮。 只用 AI 寫報告和文案完全不夠。該是轉型的時候啦各位。
Thumbnail
2025/07/27
今天在社群看到一篇文章: 「Google 在 PM 面試中加入 vibe coding 考題。」 意味著,開發團隊的所有人,都必須具有程式概念與基本程式設計能力。 而跟開發端更近的 UI 設計師,必定無法倖免於這股浪潮。 只用 AI 寫報告和文案完全不夠。該是轉型的時候啦各位。
Thumbnail
2025/07/16
人人都想創業,自己當老闆,總比低頭領人死薪水強。但新創公司百百家,看起來百花齊放,但總歸也就那三項。 佗三項?敢猶有別項?峇文笑啊~目睭降❤️
Thumbnail
2025/07/16
人人都想創業,自己當老闆,總比低頭領人死薪水強。但新創公司百百家,看起來百花齊放,但總歸也就那三項。 佗三項?敢猶有別項?峇文笑啊~目睭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現代技術背景下的挑戰與機遇 隨著技術團隊和項目規模的擴大,領導力與項目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特別是在AI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如何有效地管理項目、激勵團隊並推動技術變革,已成為每一位技術領導者面臨的核心挑戰。 技術熟悉度與應用能力 領導者必須對AI技術有深刻的理解,了解其能力和限制。這樣
Thumbnail
現代技術背景下的挑戰與機遇 隨著技術團隊和項目規模的擴大,領導力與項目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特別是在AI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如何有效地管理項目、激勵團隊並推動技術變革,已成為每一位技術領導者面臨的核心挑戰。 技術熟悉度與應用能力 領導者必須對AI技術有深刻的理解,了解其能力和限制。這樣
Thumbnail
系統變得越來越複雜 隨著人工智慧(AI)技術的飛速發展,系統變得越來越複雜,設計直觀且以人為本的界面和互動方式成為一大需求。這不僅要求設計者深入理解用戶需求,還需要創造出簡單、易用的解決方案,以提升用戶體驗。 麥當勞為例 麥當勞自駕點餐系統很先進嗎?它是由一個員工在室內操作整個電腦點餐
Thumbnail
系統變得越來越複雜 隨著人工智慧(AI)技術的飛速發展,系統變得越來越複雜,設計直觀且以人為本的界面和互動方式成為一大需求。這不僅要求設計者深入理解用戶需求,還需要創造出簡單、易用的解決方案,以提升用戶體驗。 麥當勞為例 麥當勞自駕點餐系統很先進嗎?它是由一個員工在室內操作整個電腦點餐
Thumbnail
近來,隨著人工智慧的崛起,各種生成式AI工具如雨後春筍般冒出,用前所未有的方式改變了人們的工作與生活。然而,在AI大放異彩的同時,也讓很多人感到焦慮,擔心自己未來會不會被AI取代。《未來力》這本書正是為了解決這樣的焦慮而誕生的。
Thumbnail
近來,隨著人工智慧的崛起,各種生成式AI工具如雨後春筍般冒出,用前所未有的方式改變了人們的工作與生活。然而,在AI大放異彩的同時,也讓很多人感到焦慮,擔心自己未來會不會被AI取代。《未來力》這本書正是為了解決這樣的焦慮而誕生的。
Thumbnail
最新的AI趨勢讓人眼花撩亂,不知要如何開始學習?本文介紹了作者對AI的使用和體驗,以及各類AI工具以及推薦的選擇。最後強調了AI是一個很好用的工具,可以幫助人們節省時間並提高效率。鼓勵人們保持好奇心,不停止學習,並提出了對健康生活和開心生活的祝福。
Thumbnail
最新的AI趨勢讓人眼花撩亂,不知要如何開始學習?本文介紹了作者對AI的使用和體驗,以及各類AI工具以及推薦的選擇。最後強調了AI是一個很好用的工具,可以幫助人們節省時間並提高效率。鼓勵人們保持好奇心,不停止學習,並提出了對健康生活和開心生活的祝福。
Thumbnail
AI技術的發展如日中天,但也引發了許多道德與創作者權益的議題。從初期到現在的變化,AI的發展對創作者而言是一大挑戰,無論是哪種AI使用者,AI的出現,不代表我們要放棄思考。
Thumbnail
AI技術的發展如日中天,但也引發了許多道德與創作者權益的議題。從初期到現在的變化,AI的發展對創作者而言是一大挑戰,無論是哪種AI使用者,AI的出現,不代表我們要放棄思考。
Thumbnail
數位化時代中,人工智能(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關鍵力量。本文探討AI的現狀、挑戰以及未來可能性,並提出負責任地發展和使用AI的思考。
Thumbnail
數位化時代中,人工智能(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關鍵力量。本文探討AI的現狀、挑戰以及未來可能性,並提出負責任地發展和使用AI的思考。
Thumbnail
本文深入探討人工智能對勞動市場的影響及應對策略。隨著AI技術的進步,許多傳統職業面臨被自動化的風險,同時也創造了新的職業機會。文章強調了教育與培訓的重要性,以培養未來勞動市場所需的技能。必須積極擁抱變化,通過教育和政策創新,為未來的工作環境做好準備。
Thumbnail
本文深入探討人工智能對勞動市場的影響及應對策略。隨著AI技術的進步,許多傳統職業面臨被自動化的風險,同時也創造了新的職業機會。文章強調了教育與培訓的重要性,以培養未來勞動市場所需的技能。必須積極擁抱變化,通過教育和政策創新,為未來的工作環境做好準備。
Thumbnail
坦白說,我不是那種看衰AI發展的悲觀論者。 對我來說,AI要是發展得順利,可以取代人類工作,或許人類才真的可以從名為工作的輪迴當中解放出來也說不定。 但是,但是但是但是,我非常不能接受的,就是那些用AI製圖或寫文就自稱自己是繪師或圖文作家的AI仔。 如果你也是那種AI仔,聽好囉? 畫圖這回事
Thumbnail
坦白說,我不是那種看衰AI發展的悲觀論者。 對我來說,AI要是發展得順利,可以取代人類工作,或許人類才真的可以從名為工作的輪迴當中解放出來也說不定。 但是,但是但是但是,我非常不能接受的,就是那些用AI製圖或寫文就自稱自己是繪師或圖文作家的AI仔。 如果你也是那種AI仔,聽好囉? 畫圖這回事
Thumbnail
2020年代AI產業迅速發展,與設計相關的領域可大規模節省人力,但也存在產業泡沫。技術進步可能影響白領工作。AI來源於全球網路積累的數據庫,因此創意可能缺乏獨創性。大公司利用AI降低人事成本,可能對大成本創作體系造成傷害。新的體系將影響未來至少二十至半個世紀的時間。
Thumbnail
2020年代AI產業迅速發展,與設計相關的領域可大規模節省人力,但也存在產業泡沫。技術進步可能影響白領工作。AI來源於全球網路積累的數據庫,因此創意可能缺乏獨創性。大公司利用AI降低人事成本,可能對大成本創作體系造成傷害。新的體系將影響未來至少二十至半個世紀的時間。
Thumbnail
如果要說2023的熱門話題,AI人工智慧一定是榜上有名的吧! 然而隨著越來越多的AI工具出現,你內心一定會有個疑問... 人類到底會被AI取代? 我認為,AI能取代的是「重複性高」的工作,而不是所有工作。
Thumbnail
如果要說2023的熱門話題,AI人工智慧一定是榜上有名的吧! 然而隨著越來越多的AI工具出現,你內心一定會有個疑問... 人類到底會被AI取代? 我認為,AI能取代的是「重複性高」的工作,而不是所有工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