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評論】大罷免、重啟核電公投之後:民眾黨何去何從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台灣的政壇在2025年正經歷一場激烈的震盪:藍綠之間的對決持續深化,「大罷免」雖以全軍覆沒收場,但所留下的社會裂痕與政治後座力依然存在;同時,重啟核電的公投議題再度被推上檯面,成為新一輪公共政策與價值辯論的焦點。夾在其中的民眾黨,看似有機會在藍綠激戰下取得空間,卻也面臨前所未有的抉擇與困境。究竟在大罷免的挫敗與核能公投的爭議之後,民眾黨的政治定位與未來走向將何去何從?

raw-image

大罷免的沉思:在邊緣化與轉機之間

「大罷免」成為政黨檢驗民意的關鍵戰役,最終以失敗告終。這場行動不僅暴露了民進黨動員力的不足,也讓社會看清罷免工具在高度分裂的社會下已逐漸失靈。然而,對民眾黨而言,這場罷免與公投其實是一面鏡子。

民眾黨原本寄望以「中間力量」自居,避免在罷免案中投入過深,保持靈活與中立。但結果卻是,選民並未真正看見民眾黨的存在感。對許多中間選民來說,罷免既顯得過度對立、又缺乏正當性,民眾黨若只是袖手旁觀,固然避免背負失敗責任,但同時也失去了一次彰顯政治價值的契機。這樣的「低能見度」讓外界懷疑,民眾黨是否只是「策略性沉默」的政黨,缺乏真正的立場。

換言之,大罷免的失利,對民進黨是挫敗,對民眾黨卻是一種邊緣化的警訊。當藍綠在戰場上血流成河時,民眾黨沒有被視為「替代力量」,反而淪為政治邊角的旁觀者。

重啟核電公投:理性與民粹的拉鋸

與大罷免的激情不同,核能公投的議題更直接挑戰政策理性。核能在台灣向來是高度爭議的議題:支持者強調能源穩定與減碳,反對者則憂慮核安風險與廢料處理問題。這是一道價值衝突與科學爭辯交織的難題。

對民眾黨來說,這既是風險,也是機會。民眾黨推出公投,但也未能達到重啟的門檻。加上領銜的人前後時間對核能議題上態度反覆,沒有真正提出具體、專業且可行的能源藍圖,還是沒有打破藍綠各自為政的泥淖。畢竟,國民黨大多是核能支持者,民進黨則長期主張非核,民眾黨若能提出「自己的能源政策」的中間方案,或許能吸引一部分年輕人與務實選民。

然而,風險也在於,核能議題極容易淪為民粹口號的對決。公投戰火升高,支持與反對的情緒會壓過理性辯論,民眾黨的論述還是不夠有力。更糟的是,前後立場搖擺不定,反而會被外界批評「牆頭草」、「沒有核心價值」。

民眾黨的兩難:在戰術與價值之間

民眾黨的現實困境在於:它既沒有國民黨龐大的地方組織,也沒有民進黨的動員能量。它唯一的資產,是「中道」、「專業」、「理性」的品牌。然而,台灣政治長期受情緒動員驅使,理性往往顯得蒼白無力。

如果民眾黨選擇過度依附藍營,或僅僅扮演「反綠」角色,那麼最終將被視為「藍的附庸」,失去存在的正當性。真正的挑戰在於,如何建立一套「有別於藍綠」的論述,讓選民相信民眾黨不是搖擺,而是有其獨立價值基礎,更重要的是,持續的做,而不是籤後態度的反覆。

何去何從的抉擇

大罷免的失敗讓在綠營士氣低迷,核能公投的沒過關也沒有真正形成政策。在這場混亂局勢中,民眾黨看似有機會成為「破局者」,卻也可能淪為「邊緣者」。

民眾黨的未來,取決於它能否在激情對抗的時代,提出兼具理性與感性的政治想像。如果只是隨波逐流,淪為藍綠的影子,那麼它終將被歷史淘汰;但若能在望後的監督中,真正走自己的路,並在地方扎根、擴大社會支持,才有可能在台灣政治版圖中站穩腳步。

坦白說,現在是朝野真正坐下來做對國家社會有利施政的時候,也是民眾黨的試煉時刻,凡是從小地方做起,才能逐步壯大。能否抓住這次契機,將決定它是曇花一現,還是長久存在的第三勢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普普文創
517會員
4.7K內容數
普普文創、水彩速寫、迷你短篇、文創漫談、心靈雞湯、踏青步道、智慧音樂、美食天堂、超級房間。
普普文創的其他內容
2025/08/26
這場被視為「史上最大規模」的大罷免戰,在最後揭曉時,竟成為國民黨的全面防守成功——三十一席立委,全數過關,沒有一人遭罷免。表面上,這是一場國民黨的勝利,似乎意味著選民對民進黨的反感已經到達極限,也代表藍營的基本盤依舊穩固。然而,若把這場罷免戰視為國民黨的高光時刻,甚至錯誤地理解為「國民黨的反攻號角」
Thumbnail
2025/08/26
這場被視為「史上最大規模」的大罷免戰,在最後揭曉時,竟成為國民黨的全面防守成功——三十一席立委,全數過關,沒有一人遭罷免。表面上,這是一場國民黨的勝利,似乎意味著選民對民進黨的反感已經到達極限,也代表藍營的基本盤依舊穩固。然而,若把這場罷免戰視為國民黨的高光時刻,甚至錯誤地理解為「國民黨的反攻號角」
Thumbnail
2025/08/25
在罷免案投票的夜晚,電視螢幕上的數字一路攀升,卻始終沒有出現逆轉的希望。一次次的開票,彷彿在告訴人們,這場被民進黨寄予厚望的「大罷免」最終將以全軍覆沒收場。當最後的結果確定,社會的喧嘩逐漸退去,留下的,是一種沈重的空氣與必須面對的現實。許多人或許會問:為什麼?為什麼民進黨在一場聲勢浩大的行動中,
Thumbnail
2025/08/25
在罷免案投票的夜晚,電視螢幕上的數字一路攀升,卻始終沒有出現逆轉的希望。一次次的開票,彷彿在告訴人們,這場被民進黨寄予厚望的「大罷免」最終將以全軍覆沒收場。當最後的結果確定,社會的喧嘩逐漸退去,留下的,是一種沈重的空氣與必須面對的現實。許多人或許會問:為什麼?為什麼民進黨在一場聲勢浩大的行動中,
Thumbnail
2025/08/24
在台灣,選舉、罷免、公投,早已不是單純的政治儀式,而是成為社會氛圍的一種常態。每當投票日將至,空氣裡總有一種緊繃的氣息:街頭巷尾的討論、社群媒體的爭辯、電視新聞的即時分析,甚至連平日少關心政治的鄰里,也會在市場買菜時談起「明天要不要出門投票」。這些都是民主社會中不可避免的風景。然而,當投票逐漸頻
Thumbnail
2025/08/24
在台灣,選舉、罷免、公投,早已不是單純的政治儀式,而是成為社會氛圍的一種常態。每當投票日將至,空氣裡總有一種緊繃的氣息:街頭巷尾的討論、社群媒體的爭辯、電視新聞的即時分析,甚至連平日少關心政治的鄰里,也會在市場買菜時談起「明天要不要出門投票」。這些都是民主社會中不可避免的風景。然而,當投票逐漸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有關「成功罷免立委人數」的預先思考(假設補選全由民進黨選上) 0~5票:中共可控票數仍多於民進黨票數,毁憲亂政哄搶資源開洞給鑽永無寧日 0~1票:國民黨不感到壓力,也不需要和民眾黨合作 2~5票:國民黨必須服從於民眾黨才能使自己要的法案通過,資源將被民眾黨吸走一塊。 6 票以上:國家回復正軌
Thumbnail
有關「成功罷免立委人數」的預先思考(假設補選全由民進黨選上) 0~5票:中共可控票數仍多於民進黨票數,毁憲亂政哄搶資源開洞給鑽永無寧日 0~1票:國民黨不感到壓力,也不需要和民眾黨合作 2~5票:國民黨必須服從於民眾黨才能使自己要的法案通過,資源將被民眾黨吸走一塊。 6 票以上:國家回復正軌
Thumbnail
台灣國會改革懶人包(自各家網路資料精簡整理) 一、國會改革背景 最近,台灣的國會改革引發廣泛討論。主要是針對《立法院職權行使法》、《刑法》、《立法院組織法》、《立法委員行為法》、《立法委員互選院長副院長辦法》等五部法律進行修正。藍白兩黨(國民黨和民眾黨)聯手推動修法,而民進黨則強烈反對,導致立
Thumbnail
台灣國會改革懶人包(自各家網路資料精簡整理) 一、國會改革背景 最近,台灣的國會改革引發廣泛討論。主要是針對《立法院職權行使法》、《刑法》、《立法院組織法》、《立法委員行為法》、《立法委員互選院長副院長辦法》等五部法律進行修正。藍白兩黨(國民黨和民眾黨)聯手推動修法,而民進黨則強烈反對,導致立
Thumbnail
5月21日,立法院院會將繼續審議國民黨和民眾黨提出的國會職權相關法案。公民團體號召民眾前往立法院抗議,要求將國會三法退回委員會,並發起包圍立法院的行動。根據《呷新聞》的報導,抗議主要由臺灣公民陣線和臺灣北社兩大集團運作,其中成員之間相互有關係,同時擔任多項職務或與其他社團連結。
Thumbnail
5月21日,立法院院會將繼續審議國民黨和民眾黨提出的國會職權相關法案。公民團體號召民眾前往立法院抗議,要求將國會三法退回委員會,並發起包圍立法院的行動。根據《呷新聞》的報導,抗議主要由臺灣公民陣線和臺灣北社兩大集團運作,其中成員之間相互有關係,同時擔任多項職務或與其他社團連結。
Thumbnail
近期鬧得沸沸揚揚的國會改革案自5/17開始引起大眾廣泛的討論,更掀起藍白陣營與綠營支持者的對峙,正反兩方在社群媒體上各說各話,到底誰說的才是對的?這次的國會改革有哪些爭議呢?
Thumbnail
近期鬧得沸沸揚揚的國會改革案自5/17開始引起大眾廣泛的討論,更掀起藍白陣營與綠營支持者的對峙,正反兩方在社群媒體上各說各話,到底誰說的才是對的?這次的國會改革有哪些爭議呢?
Thumbnail
大選已逾兩週,所有選舉激情暫時回歸平靜。選舉過後有許多評論員、媒體透過數據分析各地選情。本篇也即將透過 2024 年大選數據,帶大家回顧這場台灣近十幾年的政治環境中,「三黨」競爭激烈的環境結果為何吧! > 本篇將涵蓋: + 總統大選回顧 + 不分區立委回顧:小黨持續掙扎 + 分裂投票分析 + 整理
Thumbnail
大選已逾兩週,所有選舉激情暫時回歸平靜。選舉過後有許多評論員、媒體透過數據分析各地選情。本篇也即將透過 2024 年大選數據,帶大家回顧這場台灣近十幾年的政治環境中,「三黨」競爭激烈的環境結果為何吧! > 本篇將涵蓋: + 總統大選回顧 + 不分區立委回顧:小黨持續掙扎 + 分裂投票分析 + 整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