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化的代價與價值:羅森如何解讀動漫改編的市場邏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動漫真人版改編,如Netflix即將推出的《我獨自升級》(Solo Leveling),經常陷入一種市場矛盾:忠實粉絲強烈反彈,擔憂原作精髓流失;但好萊塢與串流平台卻樂此不疲地持續投入。這種看似矛盾的現象——粉絲經常討厭,但製片方仍繼續推出——如果交由新古典經濟學家謝爾文·羅森來分析,他不會將其視為非理性行為,而會視為一個複雜的「特徵市場均衡」問題。

羅森的核心觀點是:消費者購買的不是單一產品,而是一組「特徵」(Characteristics)的組合。市場會為每一個特徵決定其「隱含價格」(Implicit Price)。

解構「真人版改編」:特徵的組合 (Z)

在羅森的框架下,一部真人版電影或影集(Product, P)是由一系列可觀察的特徵(Z)所組成的。要理解其市場價值 P(Z),首先必須定義這些特徵:

▶ Z1:IP識別價值(IP Recognition Value)。 原作的品牌價值和知名度。隨著動畫市場在2024年估值達343億美元,這一特徵的隱含價格極高。

▶ Z2:原作還原度(Source Material Fidelity)。 包括劇情忠實度、角色設計的準確性。

▶ Z3:製作規格與視覺效果(Production Quality/VFX)。 對於《我獨自升級》這類強調「打鬥場面」的作品尤為重要。

▶ Z4:文化真實性與氛圍(Cultural Authenticity and "Spirit")。 避免如《攻殼機動隊》那樣的「洗白」爭議,捕捉原作的核心精神和情感基調。

▶ Z5:媒介形式(Format: Live-Action vs. Animation)。 真人化本身就是一個關鍵特徵,改變了觀看體驗的本質。

▶ Z6:大眾普及度與明星效應(Mainstream Accessibility/Star Power)。 敘事方式是否對新觀眾友好,以及是否啟用全球知名演員。

市場的異質性:誰在為哪些特徵買單?

粉絲的批評和市場的熱潮之所以能同時存在,羅森會解釋為:市場需求是高度異質的(Heterogeneous)。不同的消費群體對上述特徵有著截然不同的估值(即不同的「出價函數」Bid Function)。

▣ 群體A:核心動漫粉絲(The Purists)

對這個群體來說,Z2(還原度)和Z4(文化真實性)的隱含價格極高。正如報導中粉絲所言,他們擔心「遺漏關鍵情節」。如果改編失敗,這些特徵的價值不僅為零,甚至是負值(產生負效用)。他們對Z5(真人化)持懷疑態度,認為動畫的「誇張現實」難以在真人版中有效重現。

▣ 群體B:主流觀眾與新進者(The Mainstream)

這個群體規模遠大於群體A。他們更看重Z6(大眾普及度/明星效應)和Z3(視覺效果)。他們可能因為IP很紅(Z1)而觀看,但對深度還原(Z2)要求不高。對他們而言,Z5(真人化)通常是一個正向特徵,因為他們可能不習慣動畫媒介(儘管報導指出這種態度正在轉變)。

製片方的最優化策略:供給側的權衡

羅森認為市場主體是理性的優化者。影視公司持續推出真人版,是在進行一場精心計算的優化決策。他們需要考慮生產成本(「報價函數」Offer Function)。

▶ 還原的成本極高: 報導提到,動畫中的精彩打鬥在真人版中可能難以重現。這意味著同時實現高水準的Z2(還原度)和Z3(視覺效果)的邊際成本極其陡峭,甚至存在技術互斥。

▶ 普及的成本相對較低: 好萊塢和Netflix在生產Z6(大眾普及度),例如利用明星和標準敘事公式方面,具有比較優勢和規模經濟。

因此,生產者的理性決策往往是:犧牲一部分成本高昂的Z2,以換取能大規模生產的Z6,從而利用高價值的Z1(IP識別價值)打開龐大的主流市場(群體B)。

解釋市場現象:均衡與迭代

基於以上的供需分析,羅森會這樣解釋報導中的現象:

▣ 為何真人版常令粉絲討厭?

因為製片方選擇的特徵組合是為了迎合群體B。這個組合對於群體A來說遠低於他們的預期。他們付出的「價格」(時間和情感投入)遠高於他們獲得的效用。

▣ 為何影視公司仍繼續推出?

因為他們在賭主流市場的潛在回報。只要群體B的收益足夠大,即使群體A反彈,這個策略在經濟上依然是理性的。正如電通的主管所言,這是「觸達新觀眾」的機會。此外,在串流平台上,真人版可以作為「入門產品」,引導觀眾回頭看原作動畫,增加整體的平台留存率(跨產品特徵互補)。

▣ 尋找「完美公式」的過程:

市場並非靜止不動。從《死亡筆記本》的失敗到《海賊王》的成功,羅森會將此視為生產者在特徵空間中不斷實驗,尋找最優特徵組合的過程。

《海賊王》的成功在於找到了新的均衡點:它在Z4(氛圍/精神)上獲得高分,同時保持了高水準的Z3(製作規格)。它證明了如果能克服生產挑戰,實現「叫好又叫座」是可能的。

市場效率的展現

羅森的分析框架提供了一個冷靜且基於效率的視角。動漫真人化的持續存在,不是創意的枯竭,而是市場效率的體現——影視公司正在利用高價值的IP,透過調整特徵組合,試圖滿足市場中最多數人的需求。

對於《我獨自升級》的未來,羅森可能會預測:報導提到將由韓國團隊主導,這預示著更高的Z4(文化真實性)。其成功與否,將取決於它在「保留文化核心」與「提供頂級視覺特效」之間取得的平衡,是否足以吸引足夠大的主流觀眾群體。市場最終會透過觀看數據,為這個特定的特徵組合給出它的定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吳相勳的沙龍
14會員
54內容數
用強大的基於個案的培訓在你的企業中激發變革性的思考。學習成功的應用,並掌握創作自己的個案的技巧,以培養成長和持續學習的環境。
吳相勳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8/24
學術研究者時常在尋找那一絲絲能夠串聯不同思想體系的線索,在看似迥異的理論之間建立橋樑。然而,真正的跨學科洞察往往難以捉摸,它需要深厚的知識積累,也需要一點點——有時是很多的——創造性火花。這兩天,我快速經歷一次跨領域學術探索過程,我想讓研究者、商管界人士,以及正在尋求未來方向的DBA學生們看到生成式
2025/08/24
學術研究者時常在尋找那一絲絲能夠串聯不同思想體系的線索,在看似迥異的理論之間建立橋樑。然而,真正的跨學科洞察往往難以捉摸,它需要深厚的知識積累,也需要一點點——有時是很多的——創造性火花。這兩天,我快速經歷一次跨領域學術探索過程,我想讓研究者、商管界人士,以及正在尋求未來方向的DBA學生們看到生成式
2025/08/17
好讀版:https://537sonic.github.io/SONIC/ai_coach_tutorial.html 歡迎跟睿智 (Coach J.)對話!ChatGPT的連結 做一個給新手主管用的AI教練(Chatbot),絕對不是寫幾句咒語(Prompt)就可能搞定。
2025/08/17
好讀版:https://537sonic.github.io/SONIC/ai_coach_tutorial.html 歡迎跟睿智 (Coach J.)對話!ChatGPT的連結 做一個給新手主管用的AI教練(Chatbot),絕對不是寫幾句咒語(Prompt)就可能搞定。
2025/08/16
個案教學的價值不僅在於提供一個固定的商業情境供靜態分析,更在於創造一個能讓參與者動態博弈、暴露其決策盲點並最終促成認知躍遷的「模擬飛行器」。本文旨在回顧《百鷗的博弈》這門課的教學設計,特別是其核心的兩階段談判模擬,並剖析學員如何在被設計的衝突情境中,從堅持己見的立場式談判,逐步走向整合意見。
2025/08/16
個案教學的價值不僅在於提供一個固定的商業情境供靜態分析,更在於創造一個能讓參與者動態博弈、暴露其決策盲點並最終促成認知躍遷的「模擬飛行器」。本文旨在回顧《百鷗的博弈》這門課的教學設計,特別是其核心的兩階段談判模擬,並剖析學員如何在被設計的衝突情境中,從堅持己見的立場式談判,逐步走向整合意見。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Netflix一向懂得如何博取觀眾的目光。從他們所產出的各項原創作品中,基本套路不外乎就是砸重金娉請當紅演員去演特效、武打戲豐富的動作片。這種電影的男女主角沒有什麼突出的個性,可以直接歸類為沒有深度的平板型角色(flat character)。這樣設計的原因正是因為方便Netflix從好萊塢隨便抓任
Thumbnail
Netflix一向懂得如何博取觀眾的目光。從他們所產出的各項原創作品中,基本套路不外乎就是砸重金娉請當紅演員去演特效、武打戲豐富的動作片。這種電影的男女主角沒有什麼突出的個性,可以直接歸類為沒有深度的平板型角色(flat character)。這樣設計的原因正是因為方便Netflix從好萊塢隨便抓任
Thumbnail
根據臉書粉專「葉郎:異聞筆記」指出:「Netflix大力道投資韓劇雖然即時解除了韓國內容業者在中國政府禁韓令後的市場危機,卻帶來了新的製作成本通膨問題。
Thumbnail
根據臉書粉專「葉郎:異聞筆記」指出:「Netflix大力道投資韓劇雖然即時解除了韓國內容業者在中國政府禁韓令後的市場危機,卻帶來了新的製作成本通膨問題。
Thumbnail
趕在Netflix下架前看完這部由《我推的孩子》漫畫作畫的橫槍萌果老師的原作漫改,本來以為只是約炮片而已,一看不得了,一點進去就直接一口氣看完12集,實在是太好看了,感謝Netflix讓我能翻到這部寶藏作。
Thumbnail
趕在Netflix下架前看完這部由《我推的孩子》漫畫作畫的橫槍萌果老師的原作漫改,本來以為只是約炮片而已,一看不得了,一點進去就直接一口氣看完12集,實在是太好看了,感謝Netflix讓我能翻到這部寶藏作。
Thumbnail
原先抱持著外國的月亮還是比較圓的心態期待網飛版的翻拍,畢竟從預告看網飛版就是肉眼可見有錢、有場面、有特效,但這股崇洋媚外的高期待心態隨著一集又一集看過去,漸漸降到谷底,開場文革的大型批鬥場面曾國祥發揮自身強烈的鏡頭語言,用極為粗暴且血腥的方式還原這段歷史,為本劇揭開序幕。
Thumbnail
原先抱持著外國的月亮還是比較圓的心態期待網飛版的翻拍,畢竟從預告看網飛版就是肉眼可見有錢、有場面、有特效,但這股崇洋媚外的高期待心態隨著一集又一集看過去,漸漸降到谷底,開場文革的大型批鬥場面曾國祥發揮自身強烈的鏡頭語言,用極為粗暴且血腥的方式還原這段歷史,為本劇揭開序幕。
Thumbnail
《我獨自升級》是一部知名的韓國漫畫作品,於2020年獲得年度漫畫冠軍。在臺灣NETFLIX上排名第3,並在IMDb前100大最受歡迎電視劇排行上架後不久便進入。本文透過比喻動漫中的故事元素,探討如何將問題解決的經驗轉化為個人知識軍團,提供轉化和建立知識軍團的建議。
Thumbnail
《我獨自升級》是一部知名的韓國漫畫作品,於2020年獲得年度漫畫冠軍。在臺灣NETFLIX上排名第3,並在IMDb前100大最受歡迎電視劇排行上架後不久便進入。本文透過比喻動漫中的故事元素,探討如何將問題解決的經驗轉化為個人知識軍團,提供轉化和建立知識軍團的建議。
Thumbnail
這兩天我看了一部韓漫《我獨自升級》的動畫,有些感想。這部韓漫裡面的角色都是韓國名字,動畫製作好像是跟日本合作的樣子,因為發音是日文。好,這不重要,我主要想說的是,我看了前面5集的動畫,我有個想法。
Thumbnail
這兩天我看了一部韓漫《我獨自升級》的動畫,有些感想。這部韓漫裡面的角色都是韓國名字,動畫製作好像是跟日本合作的樣子,因為發音是日文。好,這不重要,我主要想說的是,我看了前面5集的動畫,我有個想法。
Thumbnail
我本來沒想扯這些有的沒的,但我實在好奇《我獨自升級》究竟為何可以得到這樣的待遇?一部非日本出產的作品,劇情是一般的龍傲天,卻有辦法被推上衝擊當季霸權的位置?
Thumbnail
我本來沒想扯這些有的沒的,但我實在好奇《我獨自升級》究竟為何可以得到這樣的待遇?一部非日本出產的作品,劇情是一般的龍傲天,卻有辦法被推上衝擊當季霸權的位置?
Thumbnail
小木除了書,也熱愛在Netflix上看紀錄片或實景節目。首先要聲明我了解實景節目/真人騷中,有很多為了節目效果需求而創造的情景或人設。這些人設甚至曾引發對參與人物的網絡欺凌事件,全面當真亦會引致自己的世界觀出現偏差。同樣,因為有很多事件都在鏡頭後發生,以節目短短的內容就作出反應,會有失公允。每次看完
Thumbnail
小木除了書,也熱愛在Netflix上看紀錄片或實景節目。首先要聲明我了解實景節目/真人騷中,有很多為了節目效果需求而創造的情景或人設。這些人設甚至曾引發對參與人物的網絡欺凌事件,全面當真亦會引致自己的世界觀出現偏差。同樣,因為有很多事件都在鏡頭後發生,以節目短短的內容就作出反應,會有失公允。每次看完
Thumbnail
知名的梗圖,原來是來自這部作品
Thumbnail
知名的梗圖,原來是來自這部作品
Thumbnail
近期動畫觀看有感, 是什麼原因造就作畫崩壞? 日本動漫產業能夠繼續蓬勃向上嗎?
Thumbnail
近期動畫觀看有感, 是什麼原因造就作畫崩壞? 日本動漫產業能夠繼續蓬勃向上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