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曾經都太想要控制結果。
想讓一段關係順著自己期待的方向走,想讓生活照著計畫的軌跡前進,想讓所有努力都在該有的時間裡開花結果。可是,生命好像偏偏不愛照劇本演出。
慢慢地,我們開始學會說:「算了、隨便你。」
這句話,並不是真的毫不在意。
它像是經過一次次用盡全力的爭取,終於明白有些事努力過了,結果卻仍舊不如人意。於是,不再強求,也不再耗盡自己去抓住一切。
放手,從來都不是放棄,而是承認自己能做的已經做了。
不強求,反而讓我們有機會看見新的可能。就像一隻手若一直緊握著過去,就沒有空間去接住新的東西。
當我們能夠平靜地說出「算了、隨便你」,那是一種成熟後的自由:
不再對抗,不再爭執,也不再把結果綁在唯一的期待裡。
有些愛,留不住就算了;
有些夢,繞遠路也無妨;
有些人,不屬於自己就讓他自由。
當你終於能不帶怨懟地說出「隨便你」,其實是因為你已經相信——生命總會在別的地方,為你準備好一條新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