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43州巧科技於2025年8月18日召開法人說明會,揭示上半年營收成長10%,醫療與家居事業表現亮眼,越南廠雖虧損但潛力可期。公司加速轉型,布局伺服器與AI智能醫療產品,推動組織變革以提升決策效率,並強化永續經營。展望下半年,越南新廠與新品導入將帶動成長,力求穩健財務與全球競爭力。
會議摘要
一、公司概況與核心競爭力
州巧科技(股票代號:3543)成立於2000年,總部位於新竹,專注金屬加工與沖壓成型,員工總數約1,500人,分布於台灣(新竹、台南、台北)、中國(蘇州、廈門)及越南(河南省同文四工業區)。公司資本額達新台幣8.9億元,核心業務涵蓋光電、家居、醫療三大領域,並積極投入產品研發、智能製造及機構整合方案,提供ODM與OBM服務。其使命為打造愉悅工作環境,持續創新;願景為成為令人感動的企業,核心價值強調關懷與共贏。
州巧的業務版圖多元,涵蓋光電OEM、家居ODM、醫療ODM與OBM,並在智能製造領域與華碩合作開發AIoT影像辨識技術。公司設立未來工廠推進委員會,專注智能製造升級,並在越南與新竹設立研發中心,聚焦金屬機構整合及伺服器相關產品研發,以應對快速變化的全球市場需求。
二、2025年上半年營運概況
根據法說會資料,2025年上半年州巧營業收入達新台幣17.12億元,較2024年同期成長10%,主要受惠於越南光電、家居及醫療事業群的成長。其中:
- 光電事業(蘇州、廈門):營收約9.63億元,受地緣政治、中國電動車市場低迷及全球消費力疲軟影響,較2024年同期下滑。州巧積極開發非TFT產品,提升附加價值。
- 家居事業(台南):營收約5.03億元,較2024年同期成長,毛利率達20%以上,受益於海運暢通及IKEA訂單穩定。第二季受匯率波動影響,獲利略減。
- 醫療事業(新竹):營收約1.44億元,成長近一倍,雖基期低,但AI智能床墊等OBM產品預計於2025年下半年及2026年提升毛利。
- 越南事業:營收約1.02億元,成長400%,但因基期低且設備投資與模具開發成本高,虧損擴大。下半年新產品導入及二期廠房啟用可望改善獲利。
上半年稅後淨損5,552萬元,較2024年同期增加1,400萬元。第一季淨利900萬元,第二季淨損5,600萬元,主要受美國關稅、台幣升值及越南投資折舊影響。
三、財務狀況與結構優化
州巧的財務結構穩健,負債比率從2020年的49.26%降至2025年6月的33.59%,顯示長期財務優化成果。總資產由2024年的44.41億元降至37.71億元,減少15%,主要因現金用於越南投資。流動負債與非流動負債分別下降13.2%與21.9%,淨值比率提升至61.59%。毛利率維持13%,營業費用略減,顯示成本控制得宜。業外匯損約1,500萬元,受台幣升值影響。
公司積極管理現金流,2024年度發放每股0.5元現金股利(資本公積),並計畫未來平衡資本支出與股東回饋,股利政策以不低於可分配盈餘1%為原則。
四、組織變革與永續經營
為提升決策效率與企業韌性,州巧於2025年下半年啟動組織變革,將蘇州、廈門、越南、台南、新竹升格為五大事業群,各自設立總經理,負責市場轉型與快速決策。光電事業群原總經理邱垂洲升任執行副總,督導三大事業群的策略整合與資源配置,培養接班梯隊。
永續發展為公司核心策略,2023年成立永續發展管理委員會,隸屬董事會。2024年公司治理評鑑進入第三級距(市值50億元以上組),展現治理成效。在環境面,與中鋼合作開發低碳RC鋼材,2025年使用1,282噸廢鋼,減少1,200-2,000噸碳排;推廣共享電動載具,降低場域碳排。員工滿意度調查參與率達85%,滿意度逾45%,顯示對員工福祉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