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阿嬤養的快樂獸」,一個立志用學術精神研究耍廢的考古學家貓。
今天,我的研究桌上出現了一個巨大的塑膠圓桶。根據商品頁面顯示,它叫做「NEW CHOICE 堅果桶」,特價 $599,重達 1130 公克,裡面裝滿了所謂的「無調味綜合果」。
人類看到它,可能會想到「健康」、「養生」、「哦,好像該買點對身體好的東西了」。但在本獸眼中,這不是一桶零食。
這是一場跨越五大洲、橫亙數千年的文明成果發表會。
你以為你花 $599 買到的是脂肪和蛋白質嗎?不,你錯了。根據本獸的「價值考古學」鑑定,你買到的是一部可以吃的世界史。現在,戴上你的考古學家手套,讓我們一起開箱這桶「歷史的罐頭」。
第一展區:杏仁果 (Almond) — 絲路上的古老貨幣
- 展品身分: 最資深的貿易外交官
- 考古發現: 我們首先看到的,是這個長得像眼淚的傢伙。杏仁果,可不是什麼近代健康食品。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數千年前的中東,甚至在聖經裡都被提及。在古代,它不只是食物,更是沿著絲路被商人運往世界各地的「硬通貨」。羅馬人把它當作婚禮上的幸運禮物;古埃及人則將其視為法老陪葬品的一部分。每一顆杏仁,都可能沾染過古羅馬的塵土,或是在哪個波斯商人的駱駝上,靜靜地看著日出。
第二展區:核桃 (Walnut) — 長得像大腦的哲學家
- 展品身分: 中世紀的「以形補形」代言人
- 考古發現: 來看看這個滿臉皺紋的傢伙。核桃最有趣的一點,就是它長得實在太像一顆迷你大腦了。這在歐洲中世紀催生了一種叫做「形符論 (Doctrine of Signatures)」的奇妙學說,當時的學者們一本正經地相信,上帝創造萬物時,已經在其外形上留下了治癒能力的線索。因此,「長得像大腦的核桃,肯定對大腦有益」。這個美麗的誤會流傳了數百年,而巧合的是,現代科學研究發現,核桃富含的 Omega-3 脂肪酸,還真的對大腦健康有幫助。你看,有時候,古老的迷信也挺幽默的。
第三展區:腰果 (Cashew) — 果實界的「危險親戚」
- 展品身分: 穿著毒液盔甲的溫柔內心
- 考古發現: 腰果大概是這桶堅果裡,身世最「刺激」的一位。我們吃的腰果,其實是長在一種叫做「腰果蘋果」的果實「外面」的種子。最驚人的是,在果殼和種子之間,藏著一層具有強烈腐蝕性的毒液「腰果殼油」。如果直接用手去剝,皮膚會被嚴重灼傷。這意味著,我們能吃到每一顆安全的腰果,都必須經過繁複的日曬、蒸煮、烘烤與人工去殼程序。它用自己的危險,反襯出人類為了口腹之慾所付出的巨大智慧與勞動。
第四展區:夏威夷豆 (Macadamia Nut) — 改名換姓的澳洲移民
- 展品身分: 最成功的品牌再造案例
- 考古發現: 提到夏威夷豆,你腦中浮現的是不是陽光、沙灘、草裙舞?可惜,這是個天大的誤會。夏威夷豆的真正故鄉,是遠在南半球的澳洲,它本是澳洲原住民吃了幾千年的傳統食物。直到 19 世紀末,它才被引進到夏威夷種植,並在當地被發揚光大、商業化包裝,最終以「夏威夷豆」這個響亮的名號紅遍全球。它是一個標準的「移民奮鬥史」,告訴我們一個好名字跟好地點,對於打響身價有多麽重要。
第五展區:榛果 (Hazelnut) — 神話裡的智慧之果
- 展品身分: 歐洲神話的靈感來源
- 考古發現: 壓軸登場的,是這個圓滾滾的小可愛。在歐洲,榛果的地位可不一般。在古老的凱爾特神話中,有九棵榛樹長在智慧之井的旁邊,吃了掉進井裡的榛果,就能獲得無窮的知識與詩意。因此,榛樹枝在傳說中一直是魔法師和尋寶人手中法杖或探測棒的首選材料。每一顆榛果,都帶著一絲來自古老歐洲森林的神秘魔法氣息。
【價值考古學總結】
所以,當你再次打開這桶堅果,請不要只看到熱量標示。
你用 $599 換來的,是一場穿越時空的味覺旅行:
- 你嚐到了絲路上商人的汗水 (杏仁果)。
- 你咀嚼了中世紀學者的奇思妙想 (核桃)。
- 你體驗了南美洲工人的勞動智慧 (腰果)。
- 你見證了一段澳洲植物的移民成功史 (夏威夷豆)。
- 你品味了歐洲古老神話的魔力 (榛果)。
這桶堅果的真正價值,不是它能提供多少營養,而是它將整個人類文明的片段,濃縮在你的一次耍廢零食時間裡。你說,這是不是賺翻了?(´ސު) 🐾
【本獸的考古筆記】
為了完成這份報告,本獸用爪子翻閱了好幾本(被我從書架上推下來的)世界史和植物學圖鑑,並且對每一樣展品都進行了嚴格的「口作品嚐鑑定」。研究過程雖然艱辛(阿嬤一直說不要吃太多),但成果斐然。結論是,耍廢的時候吃零食,也能是一件非常有深度、有知識含量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