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工程師玩轉 Threads:從零流量到互動滿滿的心路歷程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林浩,中年工程師。

每天寫程式、改需求,生活像無止盡的迴圈。家裡有房貸要繳,孩子在求學,肩上的責任比年輕時沉重許多。某天,他看著辦公室裡的年輕同事,笑鬧著分享自己在 Threads 上發文的趣事,心裡突然一動,暗想:「不然我也試試看吧。」

他在 Threads 開了帳號,興奮地寫下第一篇貼文:「今日 debug 成功,喝咖啡慶祝。」按下發佈後,他靜靜等候。幾個小時過去,畫面依舊冷清,只有那行文字孤零零地掛在牆上,好像自言自語。第二天,他又寫:「程式人生,就是與錯誤訊息為伍。」依然沒人理會。

連續幾天,狀況沒有改善。林浩心裡有點挫敗。看著同事隨便貼張照片就吸引一堆留言,他心想:「是不是這裡根本不適合中年人?」數據說 Threads 上的主力是二十多歲的年輕族群,而他這樣的中年工程師,或許只是格格不入的少數。

可工程師的性格就是不服輸。林浩開始觀察同事的發文方式。他發現,大家不只是寫字,還會配圖片、貼梗圖,甚至把日常小事用幽默包裝。相較之下,他的貼文就像工作日誌,規矩卻無趣。這一刻,他忽然明白,自己不是沒話說,只是沒說對方法。

於是他改變策略。那天,他拍下桌上一杯冷掉的美式咖啡,配上一句:「這杯咖啡比我的專案程式還久沒更新。」發出去後,不到一小時,通知欄亮了起來。他愣了一下,竟有些不敢點開。那短短幾個讚,卻讓他心跳加快。有人回應:「哈哈哈,好有感!」有人甚至留言:「工程師的幽默第一次懂了。」

林浩心裡一熱。這是他第一次感受到「被看到」的滋味。

接下來,他越來越有心得。他把程式日常轉換成小故事,用輕鬆的語氣呈現。「需求改三次,我的程式碼改了三十次。」或是「半夜伺服器掛掉,我比鬧鐘還準時起床。」這些看似苦惱的情境,在 Threads 上反而引來大批共鳴。按讚數字一天天攀升,留言也多了起來。

有年輕人留言:「我也想當工程師,真的會這麼辛苦嗎?」

他笑著回:「是啊,但也很有成就感。」

還有人說:「謝謝你的分享,讓我覺得自己不孤單。」


林浩慢慢體會到,流量不是目的,而是交流的橋樑。他開始珍惜每一則互動,回應每一條留言,把 Threads 當作生活的小窗口。從一開始的孤寂,到如今的熱絡,他感覺自己像重新走進了另一個舞台。

那天裡,他坐在咖啡館前,看著那一行行留言,眼神裡閃著光。他暗想:「原來中年人也能在這裡找到共鳴舞台,只要換一種說法,就能和世界連上線。」


Threads 的使用者年齡分布大致如下:

20 歲以下約佔兩成。 20–30 歲是最大宗,接近三成。 30–40 歲約佔兩成。 40 歲以上則約佔四分之一。

整體來看,主力還是年輕族群,但中年與熟齡使用者也有相當比例,算是跨世代的平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沒事走走
43會員
320內容數
沒事走走~
沒事走走的其他內容
2025/08/25
大學生入住大學宿舍,初體驗往往帶著驚喜與無奈。雖然環境簡單,但低廉的費用能大幅減輕家庭經濟壓力。從父母陪同入住的溫馨,到與國際學生作息不同的困擾,宿舍既是省錢選擇,也是青春磨合的場域。優缺點並存,卻留下難忘回憶。
Thumbnail
2025/08/25
大學生入住大學宿舍,初體驗往往帶著驚喜與無奈。雖然環境簡單,但低廉的費用能大幅減輕家庭經濟壓力。從父母陪同入住的溫馨,到與國際學生作息不同的困擾,宿舍既是省錢選擇,也是青春磨合的場域。優缺點並存,卻留下難忘回憶。
Thumbnail
2025/08/25
最近社群平台上,從匿名「無臉人」文章轉向大雄、多啦A夢、小新的角色發聲。 大雄象徵無力,多啦A夢帶來幻想,小新則用直白吐槽現實。 這些角色成為大家的情緒出口,也讓社群互動更活躍。 平台默許這種創作,因為它能帶來共鳴與分享。
Thumbnail
2025/08/25
最近社群平台上,從匿名「無臉人」文章轉向大雄、多啦A夢、小新的角色發聲。 大雄象徵無力,多啦A夢帶來幻想,小新則用直白吐槽現實。 這些角色成為大家的情緒出口,也讓社群互動更活躍。 平台默許這種創作,因為它能帶來共鳴與分享。
Thumbnail
2025/08/25
清晨,一位外送爸爸載著女兒去上學,後座的外送箱和腳踏板上的小女孩形成一幅動人畫面。陽光下,他是奔波的勞工,也是孩子心中的超人。故事描繪外送員的辛苦與責任,點出家庭背後的重量與溫暖,讓人重新看見這份職業的價值與人情味。
Thumbnail
2025/08/25
清晨,一位外送爸爸載著女兒去上學,後座的外送箱和腳踏板上的小女孩形成一幅動人畫面。陽光下,他是奔波的勞工,也是孩子心中的超人。故事描繪外送員的辛苦與責任,點出家庭背後的重量與溫暖,讓人重新看見這份職業的價值與人情味。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我從23歲開始的職涯歷程,如何從一開始的軟體工程師轉為全職遠端工作者的過程,包含了在日本工作、投資房地產和股票等經歷。透過不斷學習新技術和挑戰自己,我在職涯中獲得了成長和財務上的回報。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我從23歲開始的職涯歷程,如何從一開始的軟體工程師轉為全職遠端工作者的過程,包含了在日本工作、投資房地產和股票等經歷。透過不斷學習新技術和挑戰自己,我在職涯中獲得了成長和財務上的回報。
Thumbnail
本週隨手記。(容光煥發的狀態寫出來的文字真的很有能量) 生活,生活就是種自己開心、自己快樂且充滿富足的狀態,生生不息。 - 『時間?』 小時候總是不懂長輩說年紀越大、越不想出門;隨著自己年紀慢慢往三邁進,我理解了。 以前總覺得很多聚會、很多朋友是經歷成長的表現;現在則是勇敢斷開無效社交、培
Thumbnail
本週隨手記。(容光煥發的狀態寫出來的文字真的很有能量) 生活,生活就是種自己開心、自己快樂且充滿富足的狀態,生生不息。 - 『時間?』 小時候總是不懂長輩說年紀越大、越不想出門;隨著自己年紀慢慢往三邁進,我理解了。 以前總覺得很多聚會、很多朋友是經歷成長的表現;現在則是勇敢斷開無效社交、培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一位準備了60年來迎接60歲大壽的人的故事,他一直不願意安於退休生活,積極參與各種活動和尋求自我成長,最後得出了在得到他人認同之前要先好好對待自己的結論。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一位準備了60年來迎接60歲大壽的人的故事,他一直不願意安於退休生活,積極參與各種活動和尋求自我成長,最後得出了在得到他人認同之前要先好好對待自己的結論。
Thumbnail
探討中年時期的自我探索與轉變,如何勇敢活出自己,走向唯一的天職與使命。
Thumbnail
探討中年時期的自我探索與轉變,如何勇敢活出自己,走向唯一的天職與使命。
Thumbnail
時間的淬鍊,有的人圓融了也成熟了,充滿著智慧的光,但有人卻是隨著年紀漸長,越發的尖銳,全身地雷難以相處...
Thumbnail
時間的淬鍊,有的人圓融了也成熟了,充滿著智慧的光,但有人卻是隨著年紀漸長,越發的尖銳,全身地雷難以相處...
Thumbnail
人生追求成功,但過程中總是有些迷思。 這些迷思可能只是自己鑽入牛角尖的「想太多了」? 或者需要自己與自己誠實對話,自我開解?
Thumbnail
人生追求成功,但過程中總是有些迷思。 這些迷思可能只是自己鑽入牛角尖的「想太多了」? 或者需要自己與自己誠實對話,自我開解?
Thumbnail
退休後越來越覺得生活簡單帶來了很多的好處。 人的大腦很奇特,當生活上懂得取捨後,思緒就會變清晰,勇於自我探索,了解自己內心需求,做自己想做的事,不再迎合世俗的眼光,勇敢做自己。
Thumbnail
退休後越來越覺得生活簡單帶來了很多的好處。 人的大腦很奇特,當生活上懂得取捨後,思緒就會變清晰,勇於自我探索,了解自己內心需求,做自己想做的事,不再迎合世俗的眼光,勇敢做自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