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要分享的是較為冷門,卻深具意義的皮克斯動畫《1/2的魔法》,它雖不像《玩具總動員》那樣票房賣座,但它其實是一顆被埋藏在沙塵底下的寶石,值得你慢慢挖掘、細細品味,它不是一部單純的「冒險奇幻」動畫,而是一場「發現溫暖」的心靈旅程。
我們常渴望「缺席的那個人」卻忽略了「一直在身邊的人」。
《1/2的魔法》裡的主角伊恩非常想念過世的爸爸,在爸爸留下的遺物中,得到可以再見到爸爸的魔法,然而魔法出了點差錯,需要關鍵物品,也因此讓這對兄弟踏上冒險的旅程。
伊恩非常期待與爸爸見面,認為爸爸的地位無可取代,也列了見面後的待做清單,例如暢聊人生大事,教自己學會如何駕駛等,但在找回爸爸的冒險旅途中,才明白哥哥巴利才是那個鼓勵他冒險、陪伴他長大的人。
《1/2的魔法》提醒我們,陪在身邊的人才是最珍貴的,這不代表失去的親人不具意義,而是留在身邊的人更要珍惜,因為他們將會是另一個幫助你更好的人。
失去親人固然讓人痛心,也許在失去的當下,我們以為自己失去了愛,就像失去了全世界,但其實在我們身旁,繼續支持與默默陪伴我們的人,是用另外的形式延續著那份愛。
看似不經大腦卻溫柔細膩的魔法桌遊迷---巴利
我最心疼的也是哥哥巴利,在很年幼的時候,就經歷爸爸被病魔纏身,最終不幸在病榻上離世的傷痛。在爸爸過世前,他始終無法鼓起勇氣向爸爸道別,因為這對當時候的他來說,那小小的心靈無法承擔這麼大的打擊,也在心中留下永遠的遺憾。
哥哥巴利在片中總是給人粗獷無俚頭的印象,但其實有一顆細膩真誠的心,巴利把沒能對爸爸說出口的遺憾,化作照顧弟弟伊恩的責任感,代替爸爸陪伴弟弟伊恩長大。
伊恩生性膽小,巴利總會在背後推他一把,鼓勵弟弟向前一步,對伊恩來說,巴利是亦兄亦父的角色。
面對失去,我們可以怎麼做?
我想透過《神經可塑性》這本書,以腦科學的角度來提供建議。
● 承認失去
了解你正在經歷失去的痛苦,這是修復傷痛的過程,也許你很難想像,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透過建立新的經驗,傷痛會逐漸平復。
● 尋求心靈支持
研究提到,大腦失去的反應跟身體承受的疼痛相同。面對失去的痛苦,我們的身心都需要被接住,這不是羞恥的事情,失去也會讓我們覺得孤單,而親友的陪伴讓我們擁有歸屬感,知道自己不是一個人。
● 運動
透過運動來幫助自己在傷痛期間好過一點,運動會增加動機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而多巴胺能讓自己慢慢恢復動力,因為傷痛時,你做任何事情可能會提不起勁、沒有動力,多巴胺能增加嘗試新事物的動力,也能調節壓力荷爾蒙幫助減壓,在戶外運動更能獲得快樂神經傳導物質「血清素」來調節悲傷的情緒。建議可以先從簡單的伸展開始。
● 賦予新的意義
我們可以建立新的經驗,並帶著新經驗讓自己成長,了解陪伴在身邊的人,是用不同的形式延續逝去親友的愛,並幫助你成為更好的人。
承認失去 → 尋求心靈支持 → 運動 → 賦予新的意義
■ 將逝去親人的愛化作成長的動力,並珍惜留在身邊的人,是我從片中得到的深刻體悟。
🌻 康栗米讀書🌻
臉書粉專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Click.Mi.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