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在家裡用洗碗精時,發現質地變得異常稀薄。詢問之下,才知道是媽媽為了「省錢」,在洗碗精裡加了水稀釋。她還得意地說:「這樣一瓶就能當兩瓶用,多划算啊!」然而,聽完這番話,我卻只覺得擔憂。
許多人可能都有類似的習慣,不只洗碗精,連洗手乳、沐浴乳、洗髮精都會用加水稀釋的方式延長使用時間。表面上看似節省,但背後其實藏著嚴重的衛生與健康風險。
首先,自來水本身就可能含有細菌。當水被加入這些清潔用品中,等於在原本密封且具備防腐能力的環境裡「打開了大門」。而且防腐劑濃度因為被稀釋,已經無法有效抑制細菌滋生。隨著時間過去,這些稀釋後的清潔液,很可能會因此變質。同樣,如果是洗手乳或沐浴乳,則可能引起皮膚過敏或感染。原本是為了清潔與保護健康的東西,卻因為「省小錢」反而成了潛在的危害。
如果想用完底部剩餘殘留的量,建議是加入煮沸後殺菌的水,並在短期內使用完,這樣也會比較安全。
與其為了一時的省錢而冒這種風險,不如在購買時選擇容量更大、單位價格更划算的包裝,或是善用促銷活動,這樣既能省錢,也不會犧牲健康。畢竟,當問題真的發生,醫療與食安的隱形成本,往往比節省下來的錢要高出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