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暉2025上半年營收194.6億元,年增44%,創同期新高;毛利率19%,稅後淨利19.7億元,EPS 12.13元(面額5元),年增21%。未完工工程逾470億元,支撐未來業績。臺灣及東南亞營收占比上升,半導體產業貢獻64%。集團整合朋億、銳澤,提供無塵室、製程系統一站式服務。ESG表現優異,減碳效益78,441噸CO2e。展望下半年樂觀,聚焦AI、淨零碳排及美國市場擴張,營收預期雙位數成長。
會議摘要
開場與公司簡介
會議由聖暉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5536)發言人梁軍主持

。公司分科技事業群(半導體、科技產業、AI資料中心)和民生事業群(頂級商辦、智慧物流、醫療保健)
。核心服務包括無塵室工程(工業、生化、半導體)、高科技製程設備整合、機電空調系統整合、TURNKEY統包及EPCM(工程、採購、施工、管理)。強調客製化,提供全方位服務

。營運版圖跨10地區,28家公司,包括臺灣、中國、美國、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越南、印尼、印度。轉投資包括聖暉(55.52%)、銳澤(64.997%)、聖暉集成(41.47%)、蘇州冠禮(86.59%)。

集團重點事業單位
- 朋億(6613):專注高潔淨度化學品供應與分裝系統、特殊氣體供應系統、高階濕法工藝設備、綠能環保系統整合、電子化學品生產及分裝系統、剝離廢液再生系統、綠色永續整合服務。廢液回收系統可回收90%去光阻液,降低半導體廠成本,市場需求強勁

- 銳澤(7703):提供氣體櫃、氣體控制箱、閥門盤、電控箱、工業用粉塵終結器。獲2022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R&D 100 Awards)。專注氣體工程整合及二次配管(類似精裝修)

- 集團整合:聖暉、朋億、銳澤協同,提供從無塵室到製程回收的一體化服務。集團設計數值顯示,聯合報價比單獨公司更具競爭力。
ESG與公司治理
聖暉致力核心技能落實碳中和。環境面:綠色規劃設計(BIM、VR降低虛耗)、綠色採購(提升7.19%綠色建材)、綠色低碳工程、能源管理(廢液廢水回收再利用)
財務表現與股利政策
股利配發率平均71%,長期殖利率7%。2010-2024年現金股利從1元升至15元,殖利率3.80%-10.44%。2024年上半年配5元(2025/1/17),下半年配10元(2025/7/25)。ROE從2020年20.23%升至2024年24.07%,2022年波動因CB發行,但2023年起回升。策略轉型自2014年,避免單一客戶依賴,獲利逐步提升。

營運回顧
2025上半年營收194.6億元,年增44%,創同期新高;毛利36.4億元(19%),營業利益25.9億元(13%),稅後淨利19.7億元(10%),EPS 12.13元(年增21%),ROE 12.01%。未完工工程逾470億元,年增23%

。現金流量:營運流入25億元,投資流出1.8億元,籌資流出5.2億元,期末現金107億元。資產負債表:總資產371億元,流動資產328億元(現金113億元),負債210億元,權益161億元

。區域營收:臺灣56%、大陸37%、東南亞及其他7%,臺灣及東南亞占比上升。產業別:半導體64%(年增)、電子組裝15%、綠能光電9%、其他12%。產品別:無塵室機電57%、民生機電33%、水氣化供應系統10%、生技醫療及其他。毛利率提升因客製化增加。
競爭優勢
智能綠色工程:綠色規劃(優化節能)、綠色採購、綠色工法(PLM標準化、預製工法)、智能管理(數位化、BIM)。多元產業經驗:半導體、光電、網通、電子零組件、生技醫療、食品、精密工業、頂級商辦、智慧物流、綠能、特規醫院、車用電子。完整服務:從建築結構到節能回收(中水、廢溶液、油氣回收、儲能)。廣泛區域:在地團隊、供應鏈、即時服務。人力優勢:2239人,平均年齡35歲、年資6年,臺灣42%、大陸44%、東南亞14%。一站式服務提升整合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