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只是關於變得富有,而是關於讓自己的人生更清晰。」
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1930 年生)是美國著名投資家、慈善家,被譽為「奧馬哈的先知」(The Oracle of Omaha)。他是 波克夏.海瑟威(Berkshire Hathaway)的董事長兼執行長,以長期價值投資策略聞名,數十年來持續擊敗大盤,成為世界上最成功、最受尊敬的投資者之一。他不僅僅是投資大師,更是影響全球財經、慈善與價值觀的思想領袖。值得一提的是,他的簡樸人生哲學啟發世界,即使是世界首富之一,他仍住在 1958 年買的奧馬哈老房子,早餐常是麥當勞,愛喝櫻桃可樂。他的人生觀啟發無數人:真正的幸福來自簡單、誠實和有價值的人際關係,而非無止境的財富追逐。

巴菲特(Warren Buffett)是美國著名投資家、慈善家。他不僅僅是投資大師,更是影響全球財經、慈善與價值觀的思想領袖。
本篇姑且先不論世人對他的負面評價或主觀印象,以下是透過他的經驗集結出的智慧,40歲之後 的人生應做的十件事,為尚未抵達的人們 或者 奔四之後 的人生提供一點啟發:
1. 🍔 吃讓你快樂的東西 🍔
巴菲特喝櫻桃可樂、早餐吃麥當勞,隨手就能拿到花生脆糖。這不是行銷噱頭,而是一種人生觀。
「我看過精算表,死亡率最低的是 6 歲小孩。所以我決定像 6 歲小孩一樣吃東西。」
- 啟示:40 歲之後,不要再道德化每一口食物。快樂也會複利。(原文:After 40, stop moralizing every bite. Joy compounds, too.)
2. 💍 和你的未來結婚 💍
巴菲特說,他人生中兩個最大的轉折點是「出生」以及「遇見蘇茜(Susie)」。
「娶對(或嫁對)的人。我是認真的。這會讓你的人生完全不同,改變你的抱負、甚至一切。如果沒有她,就不會有今天的我。」
- 啟示:配偶不只是人生伴侶,他們是你「成為更好自己」的夥伴。(原文:Your spouse isn’t just your partner in life. They’re your partner in becoming.)
3. 💖 別追逐淨資產 —— 追求自我價值(Chase Self-Worth)💖
無論在愛情、職場或友情,不要把愛等同於流動資金。
「被無條件地愛,是你能得到的最大恩惠。」
- 啟示:40 歲之後,真正的財富是情感上的安全感。而唯一能得到愛的方法,就是值得被愛。(原文:After 40, real wealth is emotional security. And the only way to earn love is to be lovable.)
4. 🌱 投資,然後別干涉 🌱
巴菲特不是在交易,而是在播種。(原文:Buffett doesn’t trade — he plants.)
「對大多數投資人來說,低成本指數基金(low-cost index fund)是最合理的投資。」
- 啟示:用老派方式賺錢。不要頻繁操作,你需要的不是更多策略,而是更多安靜。(原文:Make money the old-fashioned way. Don’t churn it. You don’t need more strategies. You need more stillness.)
5. 👥 選擇能和你一起成長的朋友 👥
巴菲特最好的關係 —— 無論愛情、事業或友情 皆是建立在尊重上,而不是浮華。
「你要和那些你想成為的人在一起。你會往那個方向靠近。」“You want to associate with people who are the kind of person you’d like to be. You’ll move in that direction.”
- 啟示:人格是會傳染的。慎選你想被誰「感染」。(原文:Character is contagious. Choose wisely who you’re catching it from.)
6. 📚 讓無聊成為你的教練 📚
巴菲特每天讀書 5 到 6 小時。他最大的投資不是金錢,而是「專注」。
「我就是整天坐在辦公室裡讀書。」
- 啟示:忙碌被高估了。好奇心,才是回報的來源。(原文:Busy is overrated. Curious is where the returns are.)
7. 🏡 活在能力範圍之下 —— 也活在自我之下(Live Below Your Means — And Beneath Your Ego)🏡
他至今仍住在 1958 年買的奧馬哈(Omaha)老房子裡。
「擁有 10 間房子會讓我更快樂嗎?在某個時刻,財物會開始擁有你。」
- 啟示:如果你不需要更多,你就不怕失去。簡單是一種策略,而不是犧牲。(原文:If you don’t need more, you don’t fear losing it. Simplicity is strategy, not sacrifice.)
8. ✋ 像生命一樣去說「不」✋
巴菲特避開大部分會議、晚宴、研討會與商務出差。
「成功人士和非常成功人士的差別在於,非常成功的人幾乎對所有事情都說不。」
- 啟示:40 歲之後,決定你的是「不做什麼」,而不是「做什麼」。(原文:After 40, what you don’t do is what defines you.)
9. 💼 和你願意把錢包交給的人共事 💼
巴菲特更重視性格而不是天賦。技能可以學,但誠信學不來。
「你無法和壞人做成一筆好交易。」
- 啟示:信任比聰明才智更有長遠價值。(原文:Trust is a better long-term asset than brilliance.)
10. 🧠 住在能讓你變聰明的地方 🧠
巴菲特離開華爾街,選擇奧馬哈。這不是逃離,而是升級。
「如果你在奧馬哈都無法思考清楚,那你在哪裡都不會思考清楚。」
- 啟示:地理環境會影響心理狀態。選擇清晰,而不是混亂。(原文:Your geography becomes your psychology. Choose clarity over chaos.)
總結來說,《巴菲特:40 歲後的人生 10 件事》他的人生智慧其實很簡單,也很生活化:
- 🍔 吃你喜歡的,享受小快樂。
- 💍 選對伴侶,他們會影響你的一生。
- 💖 真正的財富是自我價值和情感安全,而不是錢。
- 🌱 投資後保持耐心,不要頻繁操作。
- 👥 交朋友要選能一起成長的人。
- 📚 利用無聊時間培養專注力和好奇心。
- 🏡 簡單生活,別被物質束縛。
- ✋ 學會說「不」,才能掌控人生。
- 💼 信任比才華更重要,跟值得信任的人合作。
- 🧠 選對環境,能讓你思路更清晰。
換句話說,巴菲特的人生哲學就是:快樂生活、珍惜愛與信任、簡單專注,耐心等待收穫。 簡單、實用,而且越早開始越好。
- 如果你對內容有共鳴、想分享想法,
- 歡迎在下方留言區補充你的觀點 💬 你的支持就是我持續寫作的動力!
- 📮 也歡迎來信交流:childbenefits@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