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扯」咩「貓尾」?

扯貓尾ChatGPT示意圖
溫馨提醒:貓的尾巴與脊椎、腸道相連,拉扯會對貓造成劇烈疼痛,甚至導致「馬尾神經綜合症」,嚴重更可能造成貓咪癱瘓、大小便失禁等永久性傷害。
尊重貓咪,勿扯貓尾。詳情可參閱:貓後苑CatGarden
「扯貓尾」(點擊聽發音)是一個相當生動的俗語,意思是兩個人暗中串通、互相呼應來欺瞞第三者。由來與「貓」無關,源自古漢語「謬為」,意指「作偽、假裝」。因為讀音近似「貓尾」,在口耳相傳下逐漸演變成今日的俗語。
例句:「唔好再扯貓尾啦,我已經知晒實情。」
近義詞:「打籠通/打龍通」指暗中合計、串謀。
國語同義詞
- 唱雙簧 最貼近「扯貓尾」,比喻兩個人事先串通好,一搭一唱欺騙他人。
- 一搭一唱 描述兩人互相呼應,有時是正面「合作默契」,但在口語裡常帶負面意味,指暗中配合演戲。 」
- 裡應外合 原指內外勾結,軍事用語;日常語境中亦可指串通配合。
- 狼狽為奸 偏書面,常用來形容二人或多人互相勾結、幹壞事。
台語相近的說法
台語雖沒有「扯貓尾」一說,但有幾個近似的表達方式:- 「一個童乩,一個桌頭」台語發音是 Tsi̍t ê tâng-ki, tsi̍t ê toh-thâu。 這句話的本意是指一位乩童和一位桌頭,通常用來比喻兩人「一搭一唱」或「狼狽為奸」的關係。
- 童乩(tâng-ki):: 指乩童,也就是民間宗教中神明附身後,傳達神明旨意的人。
- 桌頭(toh-thâu):: 指在神桌旁專門幫助乩童翻譯的人。
- 假仙(ké-sian) 裝模作樣、假清高、矯情。 雖未必有「兩人串通」之義,但與「謬為/貓尾」的「假裝」有相近之處。
參考:
粵語維基詞典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