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昨天新聞裡,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了二戰結束八十週年的閱兵。場面一如既往地宏大,但最引人注目的,不是整齊的方陣和鋼鐵洪流,而是習近平、普京和金正恩三人同框時的一段「閒聊」。
他們並肩走上觀禮台,翻譯傳出的內容卻不是「天下大事」,而是圍繞着「長生不老」。這一幕,讓我忍不住多想了一些。
權力與生命的執念
普京提到,隨著生物科技發展,器官能不斷移植,人會越活越年輕;習近平則補充,本世紀人類或許能活到一百五十歲。聽到這樣的話題,我第一時間覺得有些滑稽。畢竟我們這些小市民,每天關心的都是柴米油鹽、孩子學業、老人健康;可這些手握大權的人,卻在擔心怎麼樣才能「活得更久」。
權力似乎讓他們比任何人都害怕死亡,因為生命一旦結束,權力也隨之消失。秦始皇兩千年前的夢,如今仍在重演。
「器官移植」的背後
真正讓人不安的,是那句「器官會不斷移植」。
如果放在一個重視人權的社會,這或許只是醫學願景;可放在這三個國家,就很難不讓人聯想到可怕的事情。當一個政權把人民視為「韭菜」、「人礦」,那麼「器官移植」這四個字,就會讓人心生恐懼——那些器官,究竟會從哪裡來?
對我們而言,這不是科幻,而是現實裡細思極恐的陰影。
一百五十歲的統治?
習近平今年七十二歲,如果真的能活到一百五十歲,那就是二一〇三年。換句話說,他還能繼續當國家主席七十八年。
七十八年是什麼概念?對我來說,這已經跨越了我三個孩子的一生。沒有輪替、沒有制衡,如果一個政權能維持這麼久,對人民來說會是一場難以想像的煎熬。
歷史一次又一次告訴我們:人可以長壽,但制度需要變化。否則時間拖得越長,傷害就越大。
小市民的日常與感慨
我住在仙台,生活已經十五年了。三個孩子在院子裡追逐,太太在廚房準備午餐。這些日子平凡卻踏實。
與其羨慕什麼「長生不老」,我更珍惜眼前的安穩。有限的人生,正因為有限,才讓人更懂得去珍惜。
相比之下,那三位領導人或許擁有無數資源與權力,卻依舊焦慮於「怎樣才能不死」。想到這裡,我甚至覺得我們這些小市民反而更幸福,至少不必被權力的執念綁架。
結語
這段看似隨意的談話,卻像是一面鏡子,照見了權力的荒謬與恐懼。
我們或許無力改變世界,但至少能記錄、能思考,並在自己的生活裡,守住那份歲月靜好的幸福。
如果你喜歡我的分享,也請幫我點個贊、關注一下。感謝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