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嗨~我是Haruhii晴日~~
以下使用AI工具生成而彙整之資料僅供學習參考,請不要當成唯一備考準備來源喔。 相關資料的內容正確與否還請自行查證。加油!!在模擬題把會寫錯的題目刷完了,考試時就都是會寫對的題啦。
- 機關完成檔案銷毀後,應製作何種文件?
A. 銷毀公告
B. 銷毀清冊與銷毀報告
C. 銷毀聲明書
D. 國家檔案局通知函
答案:B
解析:銷毀後須填製銷毀清冊與報告,並保存作為日後查證依據。 - 國家檔案館得以何種方式提供檔案利用?
A. 閱覽室查閱
B. 提供影本或數位複製
C. 網路公開檢索
D. 以上皆是
答案:D
解析:國家檔案館為便利民眾利用,除現場閱覽外,也提供影本、數位化檔案下載與網路檢索等多元方式。 - 下列何者最適合用來進行檔案的數位長期保存?
A. JPEG
B. PDF/A
C. DOCX
D. PNG
答案:B
解析:PDF/A 是專為長期保存而設計的檔案格式,符合 ISO 19005 標準,具有自包含(Self-contained)、禁止外部連結等特性,非常適合檔案數位典藏。 - OAIS 模型中,AIP(Archival Information Package)主要用途為何?
A. 負責初步提交檔案
B. 保持檔案於長期保存狀態
C. 提供檔案檢索
D. 傳輸檔案至用戶端
答案:B
解析:AIP 是 OAIS 模型中的「檔案資訊包」,核心功能是保存完整資訊,保障檔案的長期可用性與完整性。 - 下列有關檔案數位化的敘述,何者正確?
A. 掃描後檔案即具備永久保存價值
B. 數位化檔案不需要進行備份
C. 數位化過程需確保原檔完整性與掃描品質
D. 數位化僅限於文字類檔案
答案:C
解析:檔案數位化重點是保持原件資訊完整,並確保掃描解析度、色彩還原、檔案格式等符合保存標準。 - ISO 30300 系列標準主要針對什麼管理系統?
A. 資訊安全管理
B. 知識管理
C. 記錄管理
D. 風險管理
答案:C
解析:ISO 30300 系列標準建立於記錄管理系統(Records Management Systems, RMS),聚焦於組織記錄治理與績效評估。 - 根據《檔案法》,政府機關應自檔案形成或接獲之日起,幾年內將檔案移交國家檔案館?
A. 5年
B. 10年
C. 15年
D. 25年
答案:D
解析:《檔案法》第15條規定,檔案應於保存年限屆滿後,最遲於25年內移交國家檔案館。 - 在數位典藏中,哪一項屬於「技術元數據」?
A. 內容摘要
B. 掃描解析度
C. 檔案主題
D. 檔案描述
答案:B
解析:技術元數據描述檔案的格式、解析度、色彩模式等,與典藏檔案的技術層面相關。 - 目前我國公文交換系統使用何種技術標準進行電子簽章?
A. ISO 15489
B. PDF/A 與 XML
C. PKI(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
D. RFID
答案:C
解析:我國電子公文系統採用 PKI 公開金鑰基礎建設,以保障電子簽章的合法性與安全性。 - 哪一項不是數位檔案備份的建議方式?
A. 雲端儲存
B. RAID 陣列
C. 單一外接硬碟
D. 磁帶備份
答案:C
解析:單一外接硬碟存在單點故障風險,不能做為正式備份系統。建議採用多重備份策略(3-2-1 原則)。
📌 延伸記憶:
- 國家檔案資訊網(NAWeb)提供線上申請與查詢,依《檔案開放利用辦法》規範查閱流程與申請表件
- OAIS 模型:
SIP(Submission Information Package)>提交用;
AIP(Archival Information Package)>保存用;
DIP(Dissemination Information Package)>利用用 - 掃描標準建議解析度:文字文件 300 dpi、圖片文件 600 dpi;
保存格式:TIFF(圖像)、PDF/A(文件) - ISO 30301:記錄管理系統的管理規範;ISO 15489:記錄管理基本原則與程序
- 描述元數據:說明檔案主題、內容、描述;
技術元數據:記錄數位檔案生成與轉換資訊;管理元數據:說明檔案的版控、權限等 - 3-2-1 原則:3份備份、2種不同媒介、1份離線存放
- 常見媒體:磁帶(LTO)、硬碟陣列(RAID)、雲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