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台積電的小筆記
台積電的地位
- 台積電生產全球約 三分之二 的晶圓代工晶片。
- 在最先進製程領域中,市佔率超過 90%。
- Nvidia (全球市值第一公司) 完全依賴台積電代工,Google(Alphabet)、Amazon、Apple、微軟等大型科技公司,也將自家設計的專用晶片交給台積電代工。
- 2014–2024 年,年度營收從 240 億美元攀升至 880 億 美元。
- 市值達到 1 兆 美元,為全球 第十一大 最有價值的公司。
台積電的優勢
- 在台灣營運四座「超級晶圓廠」(gigafabs),每座產能至少是一般晶圓廠的 四倍。
- 無塵室潔淨程度超過手術室,精密度和規模極少有公司能匹敵。
- 晶圓 良率(符合品質標準的晶片比例)極高。
- 員工素質 優異,製造紀律嚴謹,即便系統順暢,仍持續尋求效率提升。
潛在問題
- 所有最先進晶片仍在 台灣製造,海外工廠主要生產較低端晶片。
- 電力消耗龐大:2023 年占台灣全島用電量 8%,2030 年可能升至近四分之一。
- 工程師競爭:台灣生育率低、移民少。
- 建地困難:晶圓廠建地需要大量土地填土工程。
- 海外擴張挑戰大:亞利桑那 環境適應、許可延誤、成本高、工程文化差異。
- 生產的晶片成本可能比台灣高出最多 20%
- 讓亞利桑那工程師回台培訓 12–18 個月。
- 自動化可能成為海外工廠首選,以降低勞動成本與規範差異影響。
- 領先的代價高昂:2025 年資本支出預估達 380–420 億 美元,遠高於三星(約 35 億美元)與 Intel(80–110 億美元)。
- 技術極限挑戰
- 隨著製程推進,仍可能出現失誤;歷史上就是趁競爭對手困境超前。
- 關稅與半導體週期性影響需求,過度擴張風險高,目前擴張規模為公司歷史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