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經濟日報/商業周刊》文章的重點整理成簡明表格,方便快速掌握 「為何同樣是中產,有人財富翻倍,有人卻卡住」 的核心差異:
📌 富人 vs 一般人的 5 個財富習慣
法則①富人做法和②一般人陷阱啟示
1. 投資增值資產①資金放在能升值的標的(房地產、退休帳戶、ETF)
②衝動消費、買會貶值的東西(車子、奢侈品)
把錢變資產,而不是變負債
2. 讓錢為自己工作
①利用複利+早期投資(72法則:7%報酬率,約10年翻倍)
②背負高利債務,讓利息吃掉收入
時間是最大的複利槓桿,愈早開始愈好
3. 延遲享樂,追求長期目標
①願意等待,長期投資、不追求速成
②想快速致富,結果反而虧錢
有耐心,財富需要時間累積
4. 終身學習財務素養
①持續進修、掌握新稅制、規劃遺產退休
②理財知識停留在過去,做出過時決策
學習是持續的投資,避免「資訊落後」
5. 重視人脈資本
①主動經營互惠人脈,建立合作機會
②認為「有錢有權」人脈才有用,或忽略經營
真誠互動才是人脈長久的價值
🎯 總結
- 富人思維 = 長期、複利、資產、人脈、學習。
- 卡住的中產 = 短期、消費、債務、停滯、孤立。
- 即便沒有「富爸爸」,只要調整習慣,財務走向就能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