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女病:我們不是天生愛扛責任,台灣跨世代女兒的故事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圖片來源:金石堂

圖片來源:金石堂


很多人都說當父母年老,在醫院陪伴照顧的多半是女兒,也因此許多人希望第一胎能生女兒,不僅以後可以幫忙照顧底下的弟弟妹妹,在父母年老之後還能扮演照護的角色。

但有人真正站在這些「長女」的立場去思考嗎?為什麼一樣是父母的孩子,只因為出生的順序,就被賦予照顧弟妹的責任,甚至還會被要求放棄學業提早投入就業市場來幫忙家計,連弟弟妹妹生了孩子也要幫忙照顧,卻鮮少有人體諒身為長女的辛勞,而認為這一切都是「應該」的,這些看似抗壓性很強的長女,其實內心滿腹辛酸委屈,而《長女病》這本書便是作者張慧慈(小花媽)以親身經歷為出發,道出身為長女為何很難真正做自己,以及社會如何讓長女承擔這些不合理的責任。

其實,當我得知這本書的時候,我原本很篤定自己肯定沒有長女病,因為我並沒有被父母告知要照顧弟妹,也自認為沒有受到壓迫,但在讀了這本書之後,我才赫然發現原來許多不自覺得行為,都是因為我意識到自己是長女,所以必須在某些時刻做出退讓,也默許重男輕女的情況發生而不自知,尤其讀到小花媽在書中提到女性認為有娘家比什麼都重要,也因此總是被迫放棄遺產分配,這並不是發生在上一輩的事情,而是直到如今仍真實存在著。

書中提到:「長女習慣承擔責任,並不是天性,而是後天養成的。」

如果只是獨生女倒是還好,但如果底下還有弟弟妹妹,就會認知到父母的辛苦,就算父母沒有直接下達命令,長女仍舊認為自己有必要為父母分憂解勞,所以很多時候長女通常是手足之間學歷最低的那一個,因為長年為家庭犧牲奉獻,可能成為比較晚婚或未婚的那一個,結果到頭來又被要求協助照顧弟弟妹妹的小孩,始終沒有活出真正屬於自己的人生。

或許有些人會不認同這些觀點,認為父母的第一個孩子通常享受比較多資源,但這只是在第二個孩子尚未誕生前,無論一開始資源是否比較豐厚,在父母的心裡總是不自覺把第一個孩子當成自己的幫手,也是其他孩子們的榜樣,更因為較年長的關係,長女天生比較獨立懂事,所以善於察言觀色,以至於在職場上容易成為社畜,讀到這裡不禁倒吸一口氣,原來我自以為的效率,果真過去在職場上換來無止盡不公平的待遇,原來這跟身為長女的責任感是有所關聯的。

我認為這本書不只是給身為家中的長女們閱讀,也適合給所有人去思考自己在家庭中的定位,以及該如何以家族整體利益為優先去處理事情,而非犧牲特定人的自由與幸福,只因為承襲傳統社會的舊有觀念。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射手媽咪婷婷的沙龍
214會員
1.3K內容數
射手媽咪婷婷的 Premium
2025/09/05
你是否曾經因為心情低落而向家人朋友訴苦時,被狠狠地澆了一頭冷水?彷彿你的情緒只是無病呻吟,而你的言行只是小題大作? 「想想那些比你更慘的人,你就知道自己有多幸福了!」 確實,這世界上最殘忍的其中一件事就是比較,所以當我們認為自己此時此刻遭遇重大難關時,永遠有更多的例子向我們證明自己不是最慘的
Thumbnail
2025/09/05
你是否曾經因為心情低落而向家人朋友訴苦時,被狠狠地澆了一頭冷水?彷彿你的情緒只是無病呻吟,而你的言行只是小題大作? 「想想那些比你更慘的人,你就知道自己有多幸福了!」 確實,這世界上最殘忍的其中一件事就是比較,所以當我們認為自己此時此刻遭遇重大難關時,永遠有更多的例子向我們證明自己不是最慘的
Thumbnail
2025/09/03
過去讀過不少講述環保議題的書籍,都是以現實的角度來表達,但最近讀到一本非常特別的繪本,卻是用「衣櫥」來比喻「地球」,而且以超現實的筆觸來呈現,那就是《我的神奇衣櫥》這本書。 故事描述一位小女孩的衣櫥裡有著魚鱗褲、花瓣裙、蘑菇帽、蚯蚓眼鏡、南瓜帽、青蛙靴,都是她非常珍愛的寶物,但卻在某一天這些衣
Thumbnail
2025/09/03
過去讀過不少講述環保議題的書籍,都是以現實的角度來表達,但最近讀到一本非常特別的繪本,卻是用「衣櫥」來比喻「地球」,而且以超現實的筆觸來呈現,那就是《我的神奇衣櫥》這本書。 故事描述一位小女孩的衣櫥裡有著魚鱗褲、花瓣裙、蘑菇帽、蚯蚓眼鏡、南瓜帽、青蛙靴,都是她非常珍愛的寶物,但卻在某一天這些衣
Thumbnail
2025/09/02
相信我們每個人在尋找工作的時候,一定會立下許多心目中的理想條件,但即便如此,還是可能在入職後發現與原本的期望有所落差,甚至不小心誤入了陷阱。 《貓小鈴的奇妙日常3:宅第裡有幽靈?!》延續前面兩集的劇情,由於貓小鈴與好朋友灰姐及小紅豆住在租金昂貴的宅第裡,於是他們不斷尋找打工的機會,而這一次他們
Thumbnail
2025/09/02
相信我們每個人在尋找工作的時候,一定會立下許多心目中的理想條件,但即便如此,還是可能在入職後發現與原本的期望有所落差,甚至不小心誤入了陷阱。 《貓小鈴的奇妙日常3:宅第裡有幽靈?!》延續前面兩集的劇情,由於貓小鈴與好朋友灰姐及小紅豆住在租金昂貴的宅第裡,於是他們不斷尋找打工的機會,而這一次他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台灣少子化從我小時候這一代開始就是少子化的開端,高齡化也是漸漸高漲,高齡化就是我的阿公阿嬤那一代高齡化,少子化是從我這一代開始少子化,少子化原因不是年輕人的問題,是政策的問題,像是育兒政策有問題,育幼政策也有問題,你可以看新聞得知育幼人員虐童殺童,幼稚園出現虐待事件等。
Thumbnail
台灣少子化從我小時候這一代開始就是少子化的開端,高齡化也是漸漸高漲,高齡化就是我的阿公阿嬤那一代高齡化,少子化是從我這一代開始少子化,少子化原因不是年輕人的問題,是政策的問題,像是育兒政策有問題,育幼政策也有問題,你可以看新聞得知育幼人員虐童殺童,幼稚園出現虐待事件等。
Thumbnail
前情提要: 偏心的于奶奶竟然要長子于爸爸,必須幫助弟弟老二、老三創業、買新房、辦婚事。連同老宅購地、父親後事都被迫包辦。 當于二叔因病昏迷時,于媽媽、于二嫂跟于奶奶三人遍尋名醫無果後,私下因某女法師逆天施救,得以甦醒。 可于奶奶卻打破誓言告知外人。 術法反噬了全部人,於是女法師的先生身亡;于
Thumbnail
前情提要: 偏心的于奶奶竟然要長子于爸爸,必須幫助弟弟老二、老三創業、買新房、辦婚事。連同老宅購地、父親後事都被迫包辦。 當于二叔因病昏迷時,于媽媽、于二嫂跟于奶奶三人遍尋名醫無果後,私下因某女法師逆天施救,得以甦醒。 可于奶奶卻打破誓言告知外人。 術法反噬了全部人,於是女法師的先生身亡;于
Thumbnail
母親是世界上第一個和孩子建立連結的人,是神聖不可取代的存在,從生理到心理緊密相連,既甜蜜也痛苦,母親背負許多社會的框架及價值觀,犧牲在所難免,不斷地付出甚至筋疲力盡,過程難熬辛苦卻快樂著,這是大部分母親的常態,但也總有例外,不知道如何愛小孩,對小孩疏於照顧,或是過度的愛變成控制。
Thumbnail
母親是世界上第一個和孩子建立連結的人,是神聖不可取代的存在,從生理到心理緊密相連,既甜蜜也痛苦,母親背負許多社會的框架及價值觀,犧牲在所難免,不斷地付出甚至筋疲力盡,過程難熬辛苦卻快樂著,這是大部分母親的常態,但也總有例外,不知道如何愛小孩,對小孩疏於照顧,或是過度的愛變成控制。
Thumbnail
年近(進)中年,隨著身邊的人陸續成為了父母,也各自帶著、領著不同生命階段的小生命成長,似乎也會不禁回顧起自己身為他人子女的歷程,以及我的母親是如何選擇成為一位母親的故事。
Thumbnail
年近(進)中年,隨著身邊的人陸續成為了父母,也各自帶著、領著不同生命階段的小生命成長,似乎也會不禁回顧起自己身為他人子女的歷程,以及我的母親是如何選擇成為一位母親的故事。
Thumbnail
我們即使是孩子的母親,於陪伴孩子生活過程中,同時也正對這社會有所貢獻。
Thumbnail
我們即使是孩子的母親,於陪伴孩子生活過程中,同時也正對這社會有所貢獻。
Thumbnail
有女網友在網路討論區問大家:「老人重男輕女,現代少子化,身邊的夫妻大多想生女兒,大家覺得呢?」網友紛紛表示贊同。曾有研究調查顯示,有兩個女兒的家庭幸福指數最高,女兒天性較斯文,與父母情感關係較緊密,同性別也較能玩在一起,手足感情特別深。以下分析生女兒及兒子的優缺點,看看有沒有說到你的心坎裡。
Thumbnail
有女網友在網路討論區問大家:「老人重男輕女,現代少子化,身邊的夫妻大多想生女兒,大家覺得呢?」網友紛紛表示贊同。曾有研究調查顯示,有兩個女兒的家庭幸福指數最高,女兒天性較斯文,與父母情感關係較緊密,同性別也較能玩在一起,手足感情特別深。以下分析生女兒及兒子的優缺點,看看有沒有說到你的心坎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