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一下,如果未來的工作現場上,不再只是人類或簡單的自動化機械,而是能聽懂指令、行走自如、還能在危險環境中代替人類的機器人。這不只是科幻小說,而是東京大學衍生新創 Highlanders 正在描繪的藍圖。本文將帶你認識這家來自日本的新創如何透過 人型機器人 HL Human 與 四足機器人 HLQ 系列,重新定義機器人應用的可能性。
🦾 HL Human:東大新創的人型挑戰
2025 年 6 月底,Highlanders 公布了第一款人型機器人原型 「HL Human」。與許多尚停留在研究展示階段的機器人不同,HL Human 主打「能夠自律執行複雜作業」。
它的特色包括:- 19 自由度設計:兼顧靈活性與穩定性,可模擬人類的多樣動作。
- 安全機制:內建碰撞檢測與自動制動功能,能在與人接近時自動減速。
- 環境感知:搭載 3D 相機與 LiDAR,可繪製周遭空間,並以每小時 3 公里左右的速度平穩行走。
- 多模態 AI:整合視覺、語言、動作的 VLA 模型,支援自然語言指令,讓人能以對話方式操控。
- 模組化擴展:提供 48V 電力匯流排,可加裝五指靈巧手、吸附式抓取器或額外感測器。
Highlanders 同時宣布,將於 2025 年 9 月展開 Beta 提供計畫,讓 HL Human 先行進入消防、災害應對、基礎設施維護等場景試用。到了 2026 年,才會釋出更大規模的量產版本。
換句話說,HL Human 不只是展示用的人型機器人,而是正走向實地應用的「預備選手」。
🐾 HLQ 系列:從野外到危險場域的四足助手
除了人型,Highlanders 在 2025 年上半年接連推出了兩款四足機器人:
- HLQ Air(2025/4 發表)
輕量、便於攜帶,特別設計給狹窄環境與野外應用,像是研究調查、搜救支援。 - HLQ Pro(2025/5 發表)
強化機動性與承重能力,可在不整地或危險區域執行任務,例如搬運重裝備、進行工地巡檢。
這兩款機器人和 HL Human 搭配,構成了 Highlanders 的「雙主軸策略」:四足型負責在地形艱困、危險性高的場域活動;人型則更適合需要靈巧操作與人機互動的工作。
🌏 為什麼值得關注 Highlanders?
日本在機器人領域曾經有 Asimo 等代表作,但近年來,國際舞台幾乎被美國(Tesla Optimus、Figure AI)與中國(多家新創加速量產)佔據。Highlanders 的出現,代表日本正在嘗試用「學術轉創業」的模式,重拾競爭力。
更重要的是,Highlanders 的策略並非單一產品,而是同時在「人型與四足」兩大賽道布局。這讓他們能更靈活地對接不同應用場景,並吸引產業界參與 Beta 測試,縮短實際落地的時間差。
🔮 小結
Highlanders 不只是日本又一家新創,而是帶著 東大技術基因 與 產業實用導向 的團隊。無論是 HL Human 還是 HLQ 系列,它們的共同點都是:不再只是實驗室裡的原型,而是正往「真實任務」邁進的工具。
如果說過去我們談人型機器人時,更多的是科幻與想像,那麼 Highlanders 展示的是一種更務實的可能性:先從消防、巡檢等高需求領域切入,再逐步推向更廣泛的社會應用。
📢 最後,想問問讀者們:
你會希望未來在什麼場景看到這類機器人?是取代危險環境中的人力,還是走進日常生活的幫手?留言告訴我吧,也別忘了追蹤 Mech Muse,和我一起追蹤人型機器人的最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