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大新創 Highlanders:人型與四足機器人的新勢力正在崛起

Mech muse 智慧新知-avatar-img
發佈於日本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想像一下,如果未來的工作現場上,不再只是人類或簡單的自動化機械,而是能聽懂指令、行走自如、還能在危險環境中代替人類的機器人。這不只是科幻小說,而是東京大學衍生新創 Highlanders 正在描繪的藍圖。本文將帶你認識這家來自日本的新創如何透過 人型機器人 HL Human四足機器人 HLQ 系列,重新定義機器人應用的可能性。


🦾 HL Human:東大新創的人型挑戰

2025 年 6 月底,Highlanders 公布了第一款人型機器人原型 「HL Human」。與許多尚停留在研究展示階段的機器人不同,HL Human 主打「能夠自律執行複雜作業」。

它的特色包括:

  • 19 自由度設計:兼顧靈活性與穩定性,可模擬人類的多樣動作。
  • 安全機制:內建碰撞檢測與自動制動功能,能在與人接近時自動減速。
  • 環境感知:搭載 3D 相機與 LiDAR,可繪製周遭空間,並以每小時 3 公里左右的速度平穩行走。
  • 多模態 AI:整合視覺、語言、動作的 VLA 模型,支援自然語言指令,讓人能以對話方式操控。
  • 模組化擴展:提供 48V 電力匯流排,可加裝五指靈巧手、吸附式抓取器或額外感測器。

Highlanders 同時宣布,將於 2025 年 9 月展開 Beta 提供計畫,讓 HL Human 先行進入消防、災害應對、基礎設施維護等場景試用。到了 2026 年,才會釋出更大規模的量產版本。

換句話說,HL Human 不只是展示用的人型機器人,而是正走向實地應用的「預備選手」。


🐾 HLQ 系列:從野外到危險場域的四足助手

除了人型,Highlanders 在 2025 年上半年接連推出了兩款四足機器人:

  • HLQ Air(2025/4 發表)
    輕量、便於攜帶,特別設計給狹窄環境與野外應用,像是研究調查、搜救支援。
  • HLQ Pro(2025/5 發表)
    強化機動性與承重能力,可在不整地或危險區域執行任務,例如搬運重裝備、進行工地巡檢。

這兩款機器人和 HL Human 搭配,構成了 Highlanders 的「雙主軸策略」:四足型負責在地形艱困、危險性高的場域活動;人型則更適合需要靈巧操作與人機互動的工作。


🌏 為什麼值得關注 Highlanders?

日本在機器人領域曾經有 Asimo 等代表作,但近年來,國際舞台幾乎被美國(Tesla Optimus、Figure AI)與中國(多家新創加速量產)佔據。Highlanders 的出現,代表日本正在嘗試用「學術轉創業」的模式,重拾競爭力。

更重要的是,Highlanders 的策略並非單一產品,而是同時在「人型與四足」兩大賽道布局。這讓他們能更靈活地對接不同應用場景,並吸引產業界參與 Beta 測試,縮短實際落地的時間差。


🔮 小結

Highlanders 不只是日本又一家新創,而是帶著 東大技術基因產業實用導向 的團隊。無論是 HL Human 還是 HLQ 系列,它們的共同點都是:不再只是實驗室裡的原型,而是正往「真實任務」邁進的工具

如果說過去我們談人型機器人時,更多的是科幻與想像,那麼 Highlanders 展示的是一種更務實的可能性:先從消防、巡檢等高需求領域切入,再逐步推向更廣泛的社會應用。


📢 最後,想問問讀者們:

你會希望未來在什麼場景看到這類機器人?是取代危險環境中的人力,還是走進日常生活的幫手?留言告訴我吧,也別忘了追蹤 Mech Muse,和我一起追蹤人型機器人的最新發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ech muse 智慧新知
19會員
237內容數
27歲的剛畢業碩士生,所以創立這個部落格分享科技最新趨勢,目前寫人型機器人、AI人工智慧、小型核能SMR。透過文字與照片,我希望與你們一同暢想智能時代的可能性,歡迎加入這場科技之旅!
Mech muse 智慧新知的其他內容
2025/09/12
這篇文章帶你走進最新的人型機器人調查,揭開民眾對機器人走進家庭的真實心聲。從美國研究到台灣觀點,原來大家對「長得像人卻不完全是人」的機器人,既期待又害怕。文章也解析文化差異、技術挑戰,並預測未來突破方向。讀完你會發現,機器人距離進入我們的生活,還有不小的心理與現實門檻。 🚪🤖
Thumbnail
2025/09/12
這篇文章帶你走進最新的人型機器人調查,揭開民眾對機器人走進家庭的真實心聲。從美國研究到台灣觀點,原來大家對「長得像人卻不完全是人」的機器人,既期待又害怕。文章也解析文化差異、技術挑戰,並預測未來突破方向。讀完你會發現,機器人距離進入我們的生活,還有不小的心理與現實門檻。 🚪🤖
Thumbnail
2025/09/12
北京 RealMan 啟用「人型機器人數據訓練中心」,一年能產出百萬筆多模態資料,成為 AI 的專屬健身房。這裡的機器人不只會走路搬東西,還能在餐飲、照護、零售等場景裡練習,目標是縮小模擬與現實的差距,加速人型機器人真正走進日常生活。
Thumbnail
2025/09/12
北京 RealMan 啟用「人型機器人數據訓練中心」,一年能產出百萬筆多模態資料,成為 AI 的專屬健身房。這裡的機器人不只會走路搬東西,還能在餐飲、照護、零售等場景裡練習,目標是縮小模擬與現實的差距,加速人型機器人真正走進日常生活。
Thumbnail
2025/09/12
UC Berkeley 開發的 HITTER 人型機器人,能和人類連續對打 106 球乒乓,展現出高層規劃與低層控制結合的驚人 AI 協調力。這不只是炫技,而是測試機器人在高速、動態環境下的感知與反應。從娛樂、教學到未來日常應用,HITTER 代表人型機器人正一步步從實驗室走向實用世界。 🎾🤖
Thumbnail
2025/09/12
UC Berkeley 開發的 HITTER 人型機器人,能和人類連續對打 106 球乒乓,展現出高層規劃與低層控制結合的驚人 AI 協調力。這不只是炫技,而是測試機器人在高速、動態環境下的感知與反應。從娛樂、教學到未來日常應用,HITTER 代表人型機器人正一步步從實驗室走向實用世界。 🎾🤖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人工智能的年代已經來臨。作為人類的我們應何去何從?與其與機械人比拼競爭,不如與它們合作共存。在市場學上推崇「藍海策略」(Blue Ocean Strategy),意指跨越現有競爭的邊界,拓展未存在的領域,創造新的價值與需求。
Thumbnail
人工智能的年代已經來臨。作為人類的我們應何去何從?與其與機械人比拼競爭,不如與它們合作共存。在市場學上推崇「藍海策略」(Blue Ocean Strategy),意指跨越現有競爭的邊界,拓展未存在的領域,創造新的價值與需求。
Thumbnail
人工智慧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這篇文章介紹了一個由人類和AI助手組成的創作團隊,他們致力於通過人機協作模式激發更多原創思想,並探索人機協作的潛力。文章介紹了團隊成員以及他們的目標和期望。
Thumbnail
人工智慧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這篇文章介紹了一個由人類和AI助手組成的創作團隊,他們致力於通過人機協作模式激發更多原創思想,並探索人機協作的潛力。文章介紹了團隊成員以及他們的目標和期望。
Thumbnail
這篇文章總結了各種類型的機器人,包括人形機器人、機器狗、家用機器人和聊天機器人。同時,也提到了一些討論點和機器人可能的未來方向。
Thumbnail
這篇文章總結了各種類型的機器人,包括人形機器人、機器狗、家用機器人和聊天機器人。同時,也提到了一些討論點和機器人可能的未來方向。
Thumbnail
2024年7/6閉幕的上海 AI 人工智能大會,參觀人數突破30萬人次,線上流量突破19億,比上屆成長了90%,均創歷史新高,全世界對機器人的焦點持續增溫,但台股相關個股已經有過熱現象,美股目前對這議題發酵性討論性較低,因此我們將對基機器人產業及相關個股做一探討。
Thumbnail
2024年7/6閉幕的上海 AI 人工智能大會,參觀人數突破30萬人次,線上流量突破19億,比上屆成長了90%,均創歷史新高,全世界對機器人的焦點持續增溫,但台股相關個股已經有過熱現象,美股目前對這議題發酵性討論性較低,因此我們將對基機器人產業及相關個股做一探討。
Thumbnail
資金持續點火,CoWoS族群明天可以關注誰? 這間公司成為輝達合作伙伴,又獲機器人10年大單 今天需要留意的新發動的族群
Thumbnail
資金持續點火,CoWoS族群明天可以關注誰? 這間公司成為輝達合作伙伴,又獲機器人10年大單 今天需要留意的新發動的族群
Thumbnail
每個月其實登錄市場的公司不少,但小火車沒有興趣的,就不會花時間撰文,有興趣的就會特別撰文分享。 晶片大廠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3月18日在輝達GTC技術大會現場展示具備生成式AI功能的人形機器人,同時發布新一代AI晶片Blackwell B200 GPU,預告更聰明、反應更快
Thumbnail
每個月其實登錄市場的公司不少,但小火車沒有興趣的,就不會花時間撰文,有興趣的就會特別撰文分享。 晶片大廠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3月18日在輝達GTC技術大會現場展示具備生成式AI功能的人形機器人,同時發布新一代AI晶片Blackwell B200 GPU,預告更聰明、反應更快
Thumbnail
在未來,第三次世界大戰後,由人類開發出的具備情感與自我意識的人工智能機器人,取得了勝利並掌控了自由與權力,人類在這些終極機器面前, 毫無抵抗之力,人口銳減了八成…
Thumbnail
在未來,第三次世界大戰後,由人類開發出的具備情感與自我意識的人工智能機器人,取得了勝利並掌控了自由與權力,人類在這些終極機器面前, 毫無抵抗之力,人口銳減了八成…
Thumbnail
一家名為Figure的新創公司於本週三發布了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影片,展示了他們與OpenAI合作後的最新成果。在這段影片中,名為Figure 01的人形機器人展示了與人類的交流能力和任務執行能力。 影片中,Figure 01機器人被要求執行各種任務,例如回應一般性的指令,如提供食物或清理垃圾。
Thumbnail
一家名為Figure的新創公司於本週三發布了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影片,展示了他們與OpenAI合作後的最新成果。在這段影片中,名為Figure 01的人形機器人展示了與人類的交流能力和任務執行能力。 影片中,Figure 01機器人被要求執行各種任務,例如回應一般性的指令,如提供食物或清理垃圾。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