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 Mech Muse。今天要帶你走進北京剛啟用的 RealMan 人型機器人數據訓練中心。這個地方有點像是機器人的「健身房」,裡面聚集了一百多台不同款式的機器人,每天在模擬餐廳、零售門市、汽車工廠和復健中心裡揮汗練習。它們不只是學習怎麼走路、怎麼搬東西,更重要的是透過真實數據,把「AI 在電腦模擬裡的神操作」轉換成「現實世界裡不會出糗的穩定技能」。
在這篇文章裡,你將會看到:
- 為什麼 RealMan 要蓋這個中心,它想解決什麼問題?
- 中心裡的機器人和場景是怎麼設計的?
- 這些數據能帶來哪些突破?
- 真正走向日常生活,還有哪些大魔王要打?
為什麼要蓋一座「機器人健身房」?
2025 年 9 月,RealMan 在北京正式啟用這個 3,000 平方公尺的數據訓練中心。官方表示,這裡每年能生產 超過一百萬筆高品質多模態數據,專門給 AI 與機器人學習用。
這麼大手筆,其實是在補人型機器人發展的一個「營養缺口」:
- 在實驗室裡,機器人常常能跑得很順,但一到現實世界就變成「手忙腳亂」。
- AI 模型雖然強,但如果訓練資料只來自模擬環境,常會遇到 Sim-to-Real Gap(模擬到現實的落差)。
RealMan 想透過這個中心達成:
- 跨場景泛化:讓 AI 不只會在餐廳端菜,也能在醫療場景幫忙。
- 閉環效率:從收集 → 訓練 → 驗證 → 部署,形成一個快速迭代的循環。
- 降低成本與失敗率:AI 在多種場景裡被「操練」過,就能降低出錯機率。

RealMan Robotics
Mech Muse 觀點:
如果把 AI 想像成一個會彈琴的人,過去它常常只在練習室裡練,出場時容易忘詞走音。RealMan 的中心就是逼它去不同舞台練團,習慣「觀眾吵、燈光閃、琴鍵壞」的狀況。這樣上台才不會一秒變車禍現場。
訓練中心裡的「選手名單」與「場地設計」
根據官方資料,中心已經部署了 108 台不同型態的機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