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柯文哲在面對司法問題時展現NPD性格特徵,講話內容大量重複先前社群文字,分享羈押經驗多於辯駁案情,顯示對法律裁定的顧忌。他策略性地將矛頭指向「幾個檢察官」而非整個司法系統,質疑羈押合法性,同時將大罷免32:0失敗與自身收押案連結。最後以「賴清德,你好好想一想」的方式,暗示將案件作為政治籌碼,試圖在輿論上佔上風。
任意金額支持南爸 https://portaly.cc/nb88543/support
柯文哲的發言失去往日犀利與強勢,可能是擔憂北檢抗告將他再度羈押
柯文哲的談話中有大量內容直接引用自他先前(如9月4日)在社群媒體(Facebook)發表的文字。例如「民進黨做夢都沒有想到,台灣民眾黨怎麼會這麼乾淨!」這句話原封不動地出現在談話中,用以強調該黨清白。他大篇幅分享自身羈押經驗:「我現在才知道,原來坐牢跟羈押禁見是完全不一樣。坐牢其實跟當兵差不多...羈押禁見24小時,完全看不到陽光,就在那個小房間裡面,只聽得到聲音,都沒有看過人。」他還描述室友的經濟困境,如健保掛號費170元對窮人造成的負擔。相比之下,他極少提及京華城案的具體細節,僅泛泛提及帳戶搜查和公務員證詞,而非深入反駁證據。這反映他可能顧忌交保條件(不得接觸被告或證人、接受監控),避免被視為干預司法或違規,轉而採用反思和受害者敘事來拉近與支持者的距離。我也觀察到,這次談話似乎基於預先準備的稿件,顯示柯文哲可能刻意避免即興發言失言。
針對檢察官引導仇恨,暗示「非法羈押」的不當性
柯文哲明確表示:「就是這幾個檢察官,把中華民國的司法社會信任度,全部摧毀掉!」在此,他刻意將批評範圍限定在「這幾個檢察官」,避免全面攻擊整個司法系統(類似先前主題的論述),恐怕對審判法官還有所期待,不願直接開戰,同時讚揚其他司法人員(如描述法警是「柯粉」且兢兢業業)。他還指出:「現在檢察官跟我的律師在爭吵說,那關我的法源,到底有沒有法源基礎?」這明顯質疑羈押的合法性,試圖營造「非法羈押」的印象,引發支持者對檢方的不滿。這種策略不僅能凝聚「小草」情緒,還為後續抗告或上訴鋪路,將焦點從案情本身轉移到程序不公的問題上。
將大罷免32:0失敗與自身收押連結,彷彿台灣政局繞著他運轉
這推論站得住腳,但有多種解讀空間。柯文哲確實連結了兩件事:「其實大家心裡面都非常明白,大罷免32比0,檢察官是很重要的因素!」他將罷免失敗歸咎於檢方(即他的收押案),暗示檢察官的行動影響了政治結果,隱含一種「全台灣政治都因我而動」的自我中心觀。
最後,他說:「希望台灣因為有我們,可以變得更好。不要像賴清德那樣,把台灣弄到四分五裂。賴清德,你好好想一想吧。」這番話帶有明顯的挑釁和暗示,似乎在警告賴清德(或民進黨),若案件繼續糾纏,將加劇社會分裂——他實際上是在用自身「冤獄」作為政治籌碼,試圖迫使對方讓步,或至少在輿論戰中取得優勢。這種「勸告」往往蘊含戰略意圖,反映了柯文哲試圖將個人命運擴大為國家層級議題的傾向。
任意金額支持南爸 https://portaly.cc/nb88543/support
南爸講の政治觀點
- 我推論柯文哲對於自己的案情應該較沒把握,因此從一開始就採取無罪抗辯作為主要訴求,著重強調自己遭受「冤獄」來爭取民意支持,盼能在三審定讞前仍有機會參與中華民國台灣的總統選舉。
- 柯文哲9/8的講話已超出我預期的克制。雖然他仍喊出「冤獄」、「賴清德自己好好想一想」等字眼,但與過去的大砲性格相比,明顯收斂許多,這可能顯示柯文哲清楚自己已經一隻腳踏進監獄。
- 雖然他在講話中分享了不少看守所內的個人經歷,但仍有提及京華城案和其他被起訴的案件,例如檢調對他的調查範圍,以及50年同窗好友李文宗被羈押的原因和在事件中的角色。這些內容都可能成為檢方再次申請羈押柯文哲的證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