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團

含有「財團」共 42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有一天,我站在7-11的雜誌架前,「商周」封面上斗大的標題大概是表達:「台灣百貨業持續擴張」我好奇下翻了內頁,內容指台灣未來還有超過30家大型百貨將開幕!! 我愣了一下,心裡冒出一句話: 「台灣人,是還沒窮夠嗎?」 其實,百貨業開那麼多家,不僅僅是靠擺在百貨公司裡的商品進行銷售服務吸引消費者
Thumbnail
$這篇我們來談談美國數位穩定幣的大概運作方式$ 穩定幣發行一元流通,等於投入美債一元 會是穩定幣常見的資產儲備模式, 而且它其實跟「穩定幣信任機制」和「金融穩定」有直接關係。 讓我來補充一下: 這裡的「一元」指的是: 用戶購買(或換入)一個穩定幣 發行機構會把這一元實際存入一個「儲備池」或「託管帳
含 AI 應用內容
#利息#美債#國債
散戶為什麼是財團的資產 先從ETF講起 以下是以00929目前規模, 計算其一年從散戶「拿走」的管理與保管費: 基本資料: 最新基金規模:約 1,660 億元(2025年5月) 年費費率總計 ≈ 0.33% (經理費0.30% + 保管費0.03%) 一年能賺多少錢? 計算方式:基金規模 ×
含 AI 應用內容
#ETF#基金#資產
那是一則沒人在意的小新聞,一則三天前就已經消失在首頁的短報導—— 「南區環河重劃案第四區段疑遭地下財團介入,地方居民質疑政府資訊未公開。」 只有短短兩百多字,沒有照片,沒有聲音,也沒有任何媒體追蹤。 但艾琳在整理資料時,那幾個字像針一樣扎進她腦中:『資訊未公開』。 她想起那天江曜否定
含 AI 應用內容
#真相#資訊#公開
對策委員會的成員,來自財團的千金,雖是位大小姐,但性格溫柔且友善,是對策委員會團結一致的精神支柱。手中有一張無限額的信用卡,雖說可以輕鬆償還債務,但成員們約定不濫用此卡,委員會的零食錢大部分都是來自野乃美的零用金。
Thumbnail
媒體追求點擊率、流量,「即時新聞」誕生,求快、求流量成為新聞產製原則,內容則毫無品質可言。媒體公司看中的是新聞數量,而非資訊的真實及正確性,導致「三器新聞」、「爆料公社新聞」的出現,記者抄寫以訛傳訛的資訊,甚至傳播杜撰的內容。此外,新聞媒體與社群平台的結合,更使資訊「片段化」、「破碎化」,針對同
找到的資料適當 但下次試著用自己的話練習表達出來
資訊唾手可得,無止無盡,然而何處才能得著智慧? Information is endlessly available to us; where shall wisdom be found?
0/5時空裂縫已開啟,召喚你的科幻魂!
一、思想綁架就是把思想強行加諸於別人身上 小時候父母對我們的教誨,在學校中我們遵守的生活與倫理,出社會後政府的條條規規、工作中的職場潛規則,生活中社群媒體的演算法精準地推送我們「想看」的內容,你選擇的毒雞湯不斷強化著你想要的認知。看似自由的選擇背後,是否隱藏著一種無形的束縛?你是否曾感覺,自己彷彿
宇牛-avatar-img
2025/04/18
puaㄧ
汐止遠雄豪宅案鄰近高壓電塔引發健康疑慮,結合罷免廖先翔議員行動,呼籲關注財團炒房、漠視民生及環境問題,並鼓吹4/19凱道反共大集合。
Thumbnail
本文探討愚民政策的成功關鍵在於掌握人類腦神經運作的特性,並從腦神經科學(默認模式網絡)、佛教經典(無明)和道家修行(內在主宰)三個面向剖析人們容易被控制的原因,以及如何運用佛道智慧和正念,減少資訊輸入,跳脫資訊框架,不被操弄。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