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創作 - 那魯灣的風與海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 從東岸遷徙到西岸:阿美族美山部落的勇氣與新生——走進新竹海山漁港的「那魯灣聚落」

🏞 美山部落的起點:來自東台灣海岸的呼喚

在臺東縣成功鎮的海岸線上,有一個名為美山部落的阿美族村落。壯闊的太平洋與青翠山林交織成這片土地的日常,然而這裡的自然美景,並未能為族人提供穩定的生活來源。

1986 年(民國七十五年),為了推動西部漁業發展,新竹地區出現了一個契機——王金水先生來到美山部落招募船員。對生活困頓的阿美族人而言,西遷謀生成為新的希望,一場影響深遠的遷徙故事就此展開。

🚆穿越中央山脈與海洋的勇氣之旅🚤

這場遷徙並不容易。

部分族人選擇搭乘火車,從臺東翻越中央山脈,來到陌生的新竹西部; 另一部分族人則展現了海洋民族的膽識,直接駕著漁船,從成功港出發,沿著東海岸繞過臺灣岬角,橫渡至西海岸的海山漁港

這趟旅程,不僅是地理上的遷徙,更是一段文化與命運的交會。

🏡 那魯灣聚落的誕生:沿堤而築的「長屋」家園

抵達新竹後,族人們在海山漁港附近找到一片可以安身的土地,並以此為中心,建立起一個名為**「那魯灣」**的小聚落。

房屋依著堤防呈長條形分布,屋高與堤頂齊平,以抵擋來自海上的強勁季風。

這些簡易建築被稱為「長屋」,雖然外觀簡陋,但每戶門口都特別保留了傳統阿美族的「廊」,象徵對故鄉文化的延續與堅守。

最初,這裡只有零星的幾戶人家;隨著時間推移,散居在香山地區的阿美族人陸續搬遷而來,形成一個以血緣與文化連結的集居型部落

🏞 新家園的挑戰:生存與發展的考驗

然而,遷徙並非故事的終點。那魯灣族人在新家園面臨一連串現實挑戰,包括:

  • 居住空間的不足與簡陋
  • 生計與工作機會的不穩定
  • 安全與颱風季的威脅
  • 用水與教育資源的缺乏

這些困境如同潛流,隨時考驗著這個聚落的韌性與凝聚力。

✝ 教會的角色:成為心靈的避風港

在艱難的生活環境中,基督教信仰成為族人的重要依靠

早期,教會不僅提供物資與生活資源,更扮演社群的精神支柱。聚落中的禮拜活動與教會聚會,讓族人們在信仰中找到力量,也為漂泊的靈魂提供歸屬。

對那魯灣而言,教會不只是宗教空間,更是連結文化與希望的核心所在。

🌿 漫步海山漁港,認識那魯灣的在地故事

如今,許多遊客會在假日前往海山漁港散步。

👉 建議你沿著堤防一路走到由新竹市政府規劃的【那魯灣公園廣場】。

這裡設有景觀塔、戶外溜滑梯、廊道與休憩空間,是一處欣賞海景與部落氛圍的好去處。

但別忘了,這裡同時也是族人的生活空間。參觀時請保持尊重、避免干擾居民的日常。

📎 更多那魯灣聚落與公園資訊:

👉 新竹市政府官網介紹

📢 行動呼籲(CTA)

✨ 想讓更多人認識這段阿美族遷徙與新竹在地文化的故事嗎?

讓我們 用精準圖文幫你做行銷,讓部落的歷史、信仰與風景,傳得更遠 🌏

📩 歡迎留言洽談合作,讓更多人看見這座靜靜在海岸線上綻放的「那魯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蛋蛋風扇的繪本創作
0會員
24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水瓶座A型的蛋蛋風扇,被科技業耽誤的文藝中年,歡迎來看看我在藝術方面的創作,若需客製化繪本或欲出版,請留言洽談,謝謝。
2025/09/12
你知道嗎?在清朝的時候,新竹最厲害的官就是「同知大人」,就像是整個地方的最高指揮官。這次辦的「新竹文化同知宴」,就有點像是那個年代的大官請客,宴請地方上的文人雅士。 超酷的是,這個宴席不只是吃飯,還結合了角色扮演!像是開台進士鄭用錫、竹塹大詩人林占梅,都會在席間「登場」。一邊吃飯,一邊就像穿越..
Thumbnail
2025/09/12
你知道嗎?在清朝的時候,新竹最厲害的官就是「同知大人」,就像是整個地方的最高指揮官。這次辦的「新竹文化同知宴」,就有點像是那個年代的大官請客,宴請地方上的文人雅士。 超酷的是,這個宴席不只是吃飯,還結合了角色扮演!像是開台進士鄭用錫、竹塹大詩人林占梅,都會在席間「登場」。一邊吃飯,一邊就像穿越..
Thumbnail
2025/09/11
霜毛蝠在台灣的首筆紀錄是由美國學者David H. Johnson於1952年採自台中縣東勢馬鞍寮的一隻死亡的雄性個體,之後超過半個世紀的歲月,在國內皆未有任何的捕獲或發現紀錄。直到2006年始由東海大學林良恭教授...
Thumbnail
2025/09/11
霜毛蝠在台灣的首筆紀錄是由美國學者David H. Johnson於1952年採自台中縣東勢馬鞍寮的一隻死亡的雄性個體,之後超過半個世紀的歲月,在國內皆未有任何的捕獲或發現紀錄。直到2006年始由東海大學林良恭教授...
Thumbnail
2025/09/11
創作理念: 藉由一滴水,經由新竹的山區到海邊,會經由哪些水道及淨水設施,水資源本身對於環境有哪些幫助以及重要性,最後流到海水後再蒸發到天上,雨水落回山區的一個循環,教育6~12歲的孩子,有基本及強化的概念。
Thumbnail
2025/09/11
創作理念: 藉由一滴水,經由新竹的山區到海邊,會經由哪些水道及淨水設施,水資源本身對於環境有哪些幫助以及重要性,最後流到海水後再蒸發到天上,雨水落回山區的一個循環,教育6~12歲的孩子,有基本及強化的概念。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海濱村在大海島的南方,大海島東方是個大沼澤、西面是石鐘山,北面是一條看不到盡頭的公路,中部是經常被大霧圍繞的霧之國。霧之國四周有一片雲霧包圍,無論那一方都看不清遠處。 海濱村是一處自給自足的小天地,村民有接近一百人,分佈在海灣各處角落約二十多間平房中。此村有一條長長的土城牆包圍著 它的東、北、西
Thumbnail
海濱村在大海島的南方,大海島東方是個大沼澤、西面是石鐘山,北面是一條看不到盡頭的公路,中部是經常被大霧圍繞的霧之國。霧之國四周有一片雲霧包圍,無論那一方都看不清遠處。 海濱村是一處自給自足的小天地,村民有接近一百人,分佈在海灣各處角落約二十多間平房中。此村有一條長長的土城牆包圍著 它的東、北、西
Thumbnail
圖:好美船屋。 【記者/張恭亮 報導】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以其豐富且獨特的觀光資源著稱,處處可見鹽田、濕地和候鳥,以及海天一色的美麗景觀。這次來到北門和布袋,讓我們展開一日遊,欣賞台灣鹽田文化,了解嘉義布袋好美里的在地文化與文蛤故事,並參與好美船屋的DIY虱目爆漿魚丸活動,放鬆身心,享受美好時
Thumbnail
圖:好美船屋。 【記者/張恭亮 報導】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以其豐富且獨特的觀光資源著稱,處處可見鹽田、濕地和候鳥,以及海天一色的美麗景觀。這次來到北門和布袋,讓我們展開一日遊,欣賞台灣鹽田文化,了解嘉義布袋好美里的在地文化與文蛤故事,並參與好美船屋的DIY虱目爆漿魚丸活動,放鬆身心,享受美好時
Thumbnail
一個差點被霸王級寒流打趴的老漁村社區,在跨世代青銀心手相連共同努力下,翻轉出新的樣貌,吸引遊客進來,也將在地石斑漁獲行銷出去!在青年生力軍的協助下,新港社區發展協會引進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多元就業開發方案」資源,用政府補助進用的人力拓展實體及網路通路,追求友善環境的養魚技術,還致力提升在地品牌價值
Thumbnail
一個差點被霸王級寒流打趴的老漁村社區,在跨世代青銀心手相連共同努力下,翻轉出新的樣貌,吸引遊客進來,也將在地石斑漁獲行銷出去!在青年生力軍的協助下,新港社區發展協會引進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多元就業開發方案」資源,用政府補助進用的人力拓展實體及網路通路,追求友善環境的養魚技術,還致力提升在地品牌價值
Thumbnail
算起來這裡是馬祖南竿最偏遠的地方,離機場最遠,很少有非來不可的理由,除了那些想要踏遍馬祖村落的遊客以外,也因如此才更保有原馬祖聚落的樣貌,坐落在海邊的小坡上,下方還有靠海的小港灣,兩排房子依山而建,最末端是座小廟,鎮守整個西方大陸,或說遙望中土。 這在台灣就是個平淡無奇的村子,在這裡卻另有一種不捨
Thumbnail
算起來這裡是馬祖南竿最偏遠的地方,離機場最遠,很少有非來不可的理由,除了那些想要踏遍馬祖村落的遊客以外,也因如此才更保有原馬祖聚落的樣貌,坐落在海邊的小坡上,下方還有靠海的小港灣,兩排房子依山而建,最末端是座小廟,鎮守整個西方大陸,或說遙望中土。 這在台灣就是個平淡無奇的村子,在這裡卻另有一種不捨
Thumbnail
北竿的水路交通樞紐在島南的白沙村,一般人對這裡都來去匆匆,要嘛上島搭車往北看更多的景點,要嘛趕船往南竿而去,進出時又總被航務大樓或邊上的平水尊王廟阻隔或吸引,其實這裡是個很美的村長。 彎蜒而上的小道將村落擺放得錯落有致,一層層高低差讓家家戶戶都面海,加上一些綠樹點綴,說是地中海的海岸村落並不為過,
Thumbnail
北竿的水路交通樞紐在島南的白沙村,一般人對這裡都來去匆匆,要嘛上島搭車往北看更多的景點,要嘛趕船往南竿而去,進出時又總被航務大樓或邊上的平水尊王廟阻隔或吸引,其實這裡是個很美的村長。 彎蜒而上的小道將村落擺放得錯落有致,一層層高低差讓家家戶戶都面海,加上一些綠樹點綴,說是地中海的海岸村落並不為過,
Thumbnail
在寒流來襲的濕冷天氣,一位 82 歲的老船工來到頭城海邊散步。這位老人曾經航行全世界,後來回到頭城捕魚、建立家庭。故事中充滿著對海的熱愛與家的深情,表達了老人簡單而浪漫的生活。
Thumbnail
在寒流來襲的濕冷天氣,一位 82 歲的老船工來到頭城海邊散步。這位老人曾經航行全世界,後來回到頭城捕魚、建立家庭。故事中充滿著對海的熱愛與家的深情,表達了老人簡單而浪漫的生活。
Thumbnail
獨念海之大,願隨天與行。——范伯子     浪海拍擊,洶湧、吞噬,而使人怖畏!……為了逃避戰火、砲彈、血洗與屠戮,無數人類寧可一賭滄海,將性命與希望,拋擲於囚獈、簡陋的「難民船」中(此所謂「難民船」,也不過就是纖薄的橡皮艇和破舊的小漁船罷了)……書寫此際,近一個多月來,難民潮襲捲了歐陸,震撼了世界
Thumbnail
獨念海之大,願隨天與行。——范伯子     浪海拍擊,洶湧、吞噬,而使人怖畏!……為了逃避戰火、砲彈、血洗與屠戮,無數人類寧可一賭滄海,將性命與希望,拋擲於囚獈、簡陋的「難民船」中(此所謂「難民船」,也不過就是纖薄的橡皮艇和破舊的小漁船罷了)……書寫此際,近一個多月來,難民潮襲捲了歐陸,震撼了世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