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穿越清朝!新竹「文化同知宴」:在中央市場吃歷史、遇見名人,沉浸式古風晚宴登場
👑 「同知大人」請你吃飯:重現清朝官宴的文化盛會
你知道嗎?在清朝時期,新竹地區的最高行政長官就是「同知大人」,掌管整個地方政務,地位相當於今天的地方首長。
而這場由新竹市文化局指導、中央形象商圈促進會主辦的「新竹文化同知宴」,就是以清朝官員宴請地方士紳為靈感,將古代「請客」的場景搬回現代。
不同於一般的美食活動,這場宴席還結合了角色扮演、歷史人物互動與沉浸式場景,讓人一邊用餐、一邊彷彿穿越回清代,親身體驗那段輝煌的竹塹時光。🕰️ 名人齊聚宴席:與鄭用錫、林占梅「同桌」的奇妙時光
宴席上不只是菜色講究,還有清代名人「親自登場」!
像是:
- 📜 開台進士鄭用錫:竹塹著名文人,清代開台進士之一
- ✍️ 詩人林占梅:竹塹大詩人,以詩詞歌頌地方人文
他們會在席間「現身」,與賓客互動,講述自己的故事,讓參加者在享用美食的同時,也能深入了解新竹的歷史人物與文化背景。
這不只是一場宴席,更像是一場歷史舞台劇+文化沙龍。
🍜 十道菜 × 十個故事:每一口都是歷史典故
同知宴的菜單設計充滿巧思,每一道菜都對應一位歷史人物或文化典故👇
- 🥇 「一品當朝」=新竹肉圓
名稱霸氣,象徵官居一品,展現榮耀地位。 - 🏛 「滿床笏」=新竹炒米粉
「笏」是官員上朝時手持的牌子,滿床笏代表滿朝官員,象徵文人雲集。 - 🎓 「三元及第」=貢丸、魚丸、燕丸湯+鯉魚
三元(鄉試、會試、殿試)皆中,象徵科舉成功、金榜題名。
整場宴席共有十道菜,搭配歷史人物與典故的說明,宛如在「吃一部活的歷史」。
🏯 舊城故事:淡水廳、十八城門與新竹城的遠見
李元璋老師在宴席中還分享了許多鮮為人知的歷史細節:
- 📌 中央市場與中央商場的前身,其實就是淡水廳衙門,是清代新竹的行政中心。
- 🧱 新竹古城曾有 十八個城門,地勢優越,是北台灣重要據點。
- 🌧 有趣的是,淡水廳蓋在新竹地勢最高的地方,因此即使下大雨,城隍廟一帶從不淹水,堪稱古代「都市規劃的神操作」。
參加同知宴,不只是品嚐美食,更像是走進竹塹古城的記憶長廊。
🪑 宴席場景重現:中央市場二樓化身清朝廳堂
為了完整重現清代的官宴氛圍,主辦單位特別在中央市場二樓擺設中國清廷時期風格的桌椅與裝飾,並邀請社區營造團隊、地方文史工作者一同打造沉浸式場景。
走進現場,就好像走進歷史電影的場景裡,一邊聽著故事,一邊享受十道經典菜餚,體驗穿越感滿分!
📸 更多同知宴現場珍貴照片:
👉 中央市場活動相簿
📢 行動呼籲(CTA)
✨ 想讓更多人認識新竹古城的歷史與文化嗎?
讓我們用精準圖文幫你做行銷,把這場「文化 × 美食 × 體驗」的盛宴,推向更廣大的舞台👇
📩 歡迎留言洽談合作,讓在地故事成為大家的共同記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