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暴力的漩渦與人性試煉:《奪命炎上》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鍵盤下的獵巫:無辜者的亡命之路

     《奪命炎上》敬業愛家的中年大叔,突然被指為涉嫌殺害女子還拍照上傳至社群平台的推主,本來僅有少數人將信將疑,卻在有幾千人追蹤的小網紅轉發分享後,頃刻間席捲整個網路,慘遭鍵盤柯南人肉搜索,頓時公司、家庭、起居都遭猛力撻伐,嚴重影響正常生活。到底是得罪了怎樣的牛鬼蛇神還是隨機嫁禍事件?慌了手腳的主角因為一紙信箋上說的不能相信任何人,不幸錯失向警方說明原由的時機,深怕不明就裡就被誣陷禍及妻小,連辛苦數十年積累的社會地位與信用評價都會在一夜之間崩盤瓦解,於是展開了亡命天涯之路,以拖待變,像極了伊坂幸太郎《宅配男與披頭四搖籃曲》,中後期還思考反擊方式,將體力與智力發揮至極限。

 

     在網路上任何的搧風點火,很容易就吸引讀者的眼球,而人潮就是錢潮,在數位時代無疑就是點閱與觸及率,帶來的廣告收益、利潤分成、名人效應加持,動輒羨煞營營役役的小老百姓們。所以衍生出了製造話題、反面批評、無中生有只為搏版面或求關注的網民,誇大情節事小、指鹿為馬事大,在沒有管道查證之下,很容易就會掃到《同姓同名》的無辜者。此案則是一個用了十多年的帳號發文,不僅錯字連篇,贅詞訛舛部分也與主角做事一板一眼、自律甚嚴的態度相背,但這要長期相處的同事或部屬才有機會窺見一斑。撇開此小瑕疵不談,帳號內的喜好興趣、社交聚會、發送地點等都與主角若合符節,看來舊仇宿怨又願意靜候佳機的人,才有辦法掌握主角作息。可是若是苦大仇深,何以忍耐以年為單位的等待,還不惜殺害多名女子栽贓,顯然矛盾的舉措,讓當事者、警方、家屬都無法鎖定特定對象,只能用盡洪荒之力暫時躲避風頭。

 

🤳暗影中的反撲:從受害者到破局者

     甚囂塵上的話題哪會簡單就偃旗息鼓,越來越多人的圍剿,輕則攻擊相貌、重則牽累同行,曝光的寓所及娘家都被自詡為「正義之士」打卡抨擊。人微言輕又不諳數位媒體運作的主角根本孤掌難鳴,沿路避開有監視器的地帶潛盾於暗影下,不惜拉下臉找尋過去同僚請求支援,才得知自己的夜郎自大早已得罪一堆人,日本讀空氣的文化及職場倫理根深蒂固,導致相處上難以婉拒上司的邀約,卻被誤解為欣然接受。立場的轉換給主角當頭棒喝,非但無法鎖定加害於己的對象,反而驚覺無形中樹立了不少敵人。「養帳號多年的犯人就是殺人嫁禍的兇手」,心證已成,主角便打蛇隨棍上,既然愛在意小細節,那就從訊息來源找出破綻,畢竟如此幼稚的操作,絕對是跟自己有唇齒相依的關係,設身處地站在兇手角度思忖,說不定真相就昭然若揭。與其被《奪命炎上》,不如想方設法拚死抵抗。

 

     另一方面,熟悉3C用品的新生代員警並沒有受流言蜚語影響蓋棺論定,疑點包括但不限於發文定位都是自宅Wifi、上網設備型號尚未查明、交友軟體驗證身分卻用非官方的會員卡、勒斃後再行刺殺「擺拍」的時序問題、兩具屍體死後被發現時間相反等,似乎都有刻意隱藏身分或計謀的不軌意圖在內,而最後的上傳就是推倒骨牌的關鍵一手。目前都是間接與情境證據,指紋、血跡、凶器、案發現場監視器等都付之闕如,而補強證據都屬傳聞法則不具證據能力,看來精心策畫的騙局,還有蹊蹺待解。

 

📵網路暴力的多維解剖:心理、社會與法律的交錯

心理學觀點

     群眾效應

     當某個群體中,絕大多數人認為正確的事實或見解,少數派怕被孤立排擠而會選擇改變己見,即使是錯誤的謊言也只能隨波逐流。在政治界、商業界都有所謂的網軍,既可便於擴散思想、行銷品牌又可打壓反對聲浪可謂一舉兩得,成為人云亦云的典範,暴力多數決。

     月暈效應

     對某人的既定印象,衍生出對其特質的通盤見解,容易陷入優缺點放大的認知偏誤。《奪命炎上》中的主角原本是普通的白領菁英,沒有出軌偷情、也沒有逃稅犯紀、更沒有虐待妻女,但是被貼上連續殺人的標籤後,彷彿如曾參殺人的虛構典故般,沒有人信賴它是光明磊落的。網民說他作賊心虛刪文、警方說他躲避追緝畏罪潛逃、同事說他頤指氣使難相處、家人說他自我中心藏有秘密,有沒樹倒猢猻散之感呢?筆者讀前半部時義憤填膺,不覺將自己代入主角形象,還好撐過中期劇情逐漸逆轉,壓抑的怨氣怒意才稍稍得以舒緩。

 

社會學觀點

     路徑依賴

     一個成功經驗獲得正向回饋,人們會趨向於遵循此模式繼續實踐。《奪命炎上》中兇手發現利用網路的匿名性、誘導性、資訊不對等性嚐到甜頭,可以簡單的讓人社會性、乃至於身體性死亡,喚起的歹念如野火般一發不可收拾,乍看嫉惡如仇,實則如鼻屎大的殺機不堪一擊。現實中也有利用網路詐騙的女直播主/剝皮妹,以為可以躲在螢幕後笑納孝子捐獻的真金白銀,殊不知成也網路、敗也網路,暴露行蹤當街遭債主捅死(2025/3/11),難以被同情。

     暴民正義

     被告未經審判證明有罪確定前,推定其為無罪,何況本案根本還沒確立其身分為被告。網民逞一時口快在網路上謾罵譴責情有可原,但是出征私刑正義還把無辜的流浪漢打至重傷大可不必,別忘了成年人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搞到公親變事主豈不可笑,不如發祭品文或「附上人權」(泛指股票對帳單、在職薪資條、觀影存根聯、店家消費紀錄等)以茲證明所言非虛,總之先觀望一陣子再看風向,誰知會不會又像「高中生捷運車廂打架案(2024/12/27)」被上一課「社會實驗」事後打臉?

 

法律學觀點

     資安意識

     不知幸或不幸,生活在台灣幾乎所有人都有曾被詐騙的經驗,釣魚網址、偽造網站、電話詐騙、個資外洩嚴重,近年還有深度偽造、AI假聲音與影片等科技,眼見為憑不見得準,自然要驗證再三,別小看留言分享的演算機制,可能無形中成了推波助瀾假消息的幫兇。

     違法代價

     實踐公權力還有賴程序正義與實體正義,民眾不能沒有證據的指責謾罵或製造恐慌,警方也不能無令狀擅闖民宅或路邊恣意抓人。前者被以妨礙名譽及社會秩序維護法移送者不計其數,後者則有桃園警大外割女音樂教師判賠20萬(2024/9/15)、三重警痛毆退伍陸戰兵判賠150萬(2025/4/22)等。《奪命炎上》雖沒有明說網路暴民及私刑制裁者們的後續,但是數位足跡無所遁形,要聲討名譽損失及精神損害賠償,當作慰撫彌補或年終獎金,殊為可觀。

 

🔥從炎上到復甦:溝通與人性的救贖

     「千錯萬錯別人的錯」在本作中多次被提及,把問題丟給別人輕鬆多了,事前不用做好功課、事後免於承擔責任,這樣並沒有解決問題,還只會讓問題悶燒,直到紙包不住火蔓延出去為時已晚。《奪命炎上》警世的意味重於說教的意味,把話說開不該是木已成舟才推諉卸責,而是種溝通的藝術,在長期相處的家人親友間、職場同事間、客戶鄰里間更該落實或下功夫打點好,或許某一天會成為不可多得的人脈資源。畢竟,禮多人不怪、伸手不打笑臉人,多一個朋友即少一個敵人,要對抗無邊無際的網路惡意,光靠反求諸己是行不通的。 

     《奪命炎上》榮獲2025完美犯罪讀這本!年度最佳翻譯小說獎。

raw-image

經專業編輯潤稿後之首發原址如下:

https://news.readmoo.com/2025/09/12/250912-net-violenc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閱讀不孤單:田羽心的私房書單的沙龍
22會員
102內容數
分享包括但不限於英美歐、日本、華文圈之本格推理、心理懸疑、恐怖驚悚、科幻解謎、刑偵鑑識、法庭交戰等犯罪類小說,偶爾有大眾暢銷、愛情兩性、親子教養、心理勵志等,及一般文學獎得獎作品集心得,希望能攢些購書金形成良性循環。每篇約2000字,隨讀墨《閱讀最前線》及《推理》雜誌發表進度更新。
2025/08/30
雪夜裡的偵探盛宴 迷霧病棟 餐桌上的推理劇:美食謀殺 牧師公館謀殺案 池袋西口公園 真人真事改編部 間諜靜靜執起琴弓 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 我殺的人與殺我的人 滾石檢察官不生苔 藥師謀殺案 單戀 宋慈洗冤罪案簿(三)太丞毒殺案 米奇17號 劇場版「進擊的巨人」完結篇 古畑任三郎2/紳士刑警2
Thumbnail
2025/08/30
雪夜裡的偵探盛宴 迷霧病棟 餐桌上的推理劇:美食謀殺 牧師公館謀殺案 池袋西口公園 真人真事改編部 間諜靜靜執起琴弓 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 我殺的人與殺我的人 滾石檢察官不生苔 藥師謀殺案 單戀 宋慈洗冤罪案簿(三)太丞毒殺案 米奇17號 劇場版「進擊的巨人」完結篇 古畑任三郎2/紳士刑警2
Thumbnail
2025/08/29
從尼安德塔人的骸骨傷痕到冰人奧茲的謀殺案,《史上最偉大的第一次》探討了人類歷史上那些看似微小卻影響深遠的「第一次」。本書以淺顯易懂的文字,結合考古學、人類學等跨學科知識,揭示了弓箭發明、預謀殺人、玉米馴化等事件背後的真相,帶領讀者重新審視人類文明的發展歷程。
Thumbnail
2025/08/29
從尼安德塔人的骸骨傷痕到冰人奧茲的謀殺案,《史上最偉大的第一次》探討了人類歷史上那些看似微小卻影響深遠的「第一次」。本書以淺顯易懂的文字,結合考古學、人類學等跨學科知識,揭示了弓箭發明、預謀殺人、玉米馴化等事件背後的真相,帶領讀者重新審視人類文明的發展歷程。
Thumbnail
2025/08/21
文字化刃,神話鑄魂,以臺灣近代史為背景的奇幻小說《降魔詩社》。小說結合歷史人物與奇幻元素,探討知識與文字的力量,以及在黑暗時代中,文字如何成為利刃與傷痕的文化寓言。
Thumbnail
2025/08/21
文字化刃,神話鑄魂,以臺灣近代史為背景的奇幻小說《降魔詩社》。小說結合歷史人物與奇幻元素,探討知識與文字的力量,以及在黑暗時代中,文字如何成為利刃與傷痕的文化寓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職場霸凌是一個常見卻嚴重的問題,對於受害者可能造成很大的身心困擾。這篇文章提供了職場霸凌的相關法律資訊,包括職場霸凌的形式,受害者的應對方式以及相關的申訴和求償程序。
Thumbnail
職場霸凌是一個常見卻嚴重的問題,對於受害者可能造成很大的身心困擾。這篇文章提供了職場霸凌的相關法律資訊,包括職場霸凌的形式,受害者的應對方式以及相關的申訴和求償程序。
Thumbnail
《奪命炎上》清晰描繪了在網路遭「炎上」時的連鎖影響,自身、家人、公司......無一能夠倖免,僅在須臾之間,就可能因虛擬世界的一切資訊顛倒了現實。以一般民眾的角度,當我們在關注類似事件時,即便不做評述,絕大多數人們也都會跟隨主流民意,一概咬定這便是事實真相。但,這真的足以稱作所謂的「正義」嗎?
Thumbnail
《奪命炎上》清晰描繪了在網路遭「炎上」時的連鎖影響,自身、家人、公司......無一能夠倖免,僅在須臾之間,就可能因虛擬世界的一切資訊顛倒了現實。以一般民眾的角度,當我們在關注類似事件時,即便不做評述,絕大多數人們也都會跟隨主流民意,一概咬定這便是事實真相。但,這真的足以稱作所謂的「正義」嗎?
Thumbnail
前陣子在社會新聞上看到許多網紅自導自演的荒謬事件,一切都只為了「流量」,因為在社群軟體當道的現在,「流量」成為了許多人追求的目標,因為不僅可以變現,還能獲得廣大網友的關注,讓成名變得不再遙不可及。 然而,我們若是覺得自導自演的手段已經很令人難以想像,在《底層網紅》這本書所描述的各種因應網路
Thumbnail
前陣子在社會新聞上看到許多網紅自導自演的荒謬事件,一切都只為了「流量」,因為在社群軟體當道的現在,「流量」成為了許多人追求的目標,因為不僅可以變現,還能獲得廣大網友的關注,讓成名變得不再遙不可及。 然而,我們若是覺得自導自演的手段已經很令人難以想像,在《底層網紅》這本書所描述的各種因應網路
Thumbnail
網路上的酸民、喜歡在留言區亂噴別人,可能反應這個人有暗黑人格,最新的德國研究這麼說。
Thumbnail
網路上的酸民、喜歡在留言區亂噴別人,可能反應這個人有暗黑人格,最新的德國研究這麼說。
Thumbnail
警告!🔞本文含有敏感議題,請讀者慎入。
Thumbnail
警告!🔞本文含有敏感議題,請讀者慎入。
Thumbnail
這篇文章深入剖析了情緒勒索的基本概念,並探討了情緒勒索造成的負面影響。透過這份指南,你可以更好地辨識和應對這種不健康的人際行為。
Thumbnail
這篇文章深入剖析了情緒勒索的基本概念,並探討了情緒勒索造成的負面影響。透過這份指南,你可以更好地辨識和應對這種不健康的人際行為。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有毒關係及普遍的暴力現象。探討了長期受虐會導致保護機制模式、被侵犯的心靈層面、壓制壓抑等議題,並提出了報警意識的必要性。同時還提到了暴力的多重形式與普遍存在,強調了每個人都有責任重視暴力問題。文章內容涵蓋了情感議題、心理學和社會議題。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有毒關係及普遍的暴力現象。探討了長期受虐會導致保護機制模式、被侵犯的心靈層面、壓制壓抑等議題,並提出了報警意識的必要性。同時還提到了暴力的多重形式與普遍存在,強調了每個人都有責任重視暴力問題。文章內容涵蓋了情感議題、心理學和社會議題。
Thumbnail
⚠️暴雷警告⚠️暴雷警告⚠️暴雷警告⚠️暴雷警告⚠️暴雷警告⚠️暴雷警告⚠️暴雷警告⚠️ 書名:《不存在的罪人:真相與虛構的交織,迷宮中最黑暗的人性悲劇》 作者: 柯琳.胡佛 譯者:楊佳蓉 出版社:方言文化 出版日期:2021年4月28日 ISBN:978957909
Thumbnail
⚠️暴雷警告⚠️暴雷警告⚠️暴雷警告⚠️暴雷警告⚠️暴雷警告⚠️暴雷警告⚠️暴雷警告⚠️ 書名:《不存在的罪人:真相與虛構的交織,迷宮中最黑暗的人性悲劇》 作者: 柯琳.胡佛 譯者:楊佳蓉 出版社:方言文化 出版日期:2021年4月28日 ISBN:978957909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