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有許多的第一次。
第一次上學、第一次騎車、第一次自助行、第一次當新手爸媽…幾乎各個階段都有第一次的體驗,哪怕在眾多選擇中,涵蓋著自己沒有注意到的第一次。
但是,可曾想過,這所謂的第一次,恐帶動時代巨輪的滾動、產生飛躍性的進步?是傾舉國之力把人送上月球的阿姆斯壯「我的一小步,人類一大步」這樣「步履維艱」,還是愈挫愈勇成功把電燈商業化的愛迪生,抑或是影響後世甚鉅的原子彈轟炸震撼人心?《史上最偉大的第一次》提的都不是這些近代文明的秀肌肉利器,而是更民生化、個人化的第一次。
有為了輕鬆便利被發明出來的器物、有不小心隨機偶然出現的結果、有幫助記憶或經濟而創造的工具,這些都有十足的功能導向,在史前時代衣食匱乏,如果能更有效率的吃、更安全的住、更快速的開疆拓土,就能更蓬勃發展文明、紀錄歷史。現今看似簡單的常識,先人往往是膽大心細、熟能生巧才碩果僅存,或總算從眾多屍身血海中,了解其運作機制進而攻克它。《史上最偉大的第一次》作者嚴謹認真地蒐集資料,拼湊史實可能性具體分析之,連替當事人命名都帶有巧思,是結合文明演進深入淺出的人類學科普書,成功吸引讀者目光。
🏹弓箭的發明恐來自小孩的玩具?
研究人員發現史前的尼安德塔人遺骸有多處動能低、質量小的傷痕瘡疤,但是造成此傷害的元兇並不來自自然災害或野生動物。試著用豬的屍體接受穿刺、刨砍、劃切、投擲,都無法重現精準度高的結果,這不僅與他們生活中使用的謀生器具不同,更不適用於需要立即宰殺為主的覓食捕獵需求,考慮情狀後發現,是同一時期存在的智人所造出的弓箭所致。
其實以現代觀點來看,弓箭若非射到死穴或重要器官,並不足以造成多麼嚴重的致命傷,但是在古代戰國、甚至是史前文明,醫藥不發達的當下,只要傷口感染衍生併發症,那基本上是「兩眼開開、準備投胎」的等死預備,會做到這點的不外乎爾虞我詐、殫精竭慮的智人,也就是我們的祖先,擁有比尼安德塔人還小的腦容量。或許取而代之的奸險狡黠,才有辦法從種族競爭中勝出,畢竟智力的關鍵取決於神經元數量而非腦容量大小或佔身體比。
(後續研究證實神經元的連結模式、突觸可塑性,更重於數量多寡,暫且按下不表)。
其實弓箭的出現相當特殊,原因如下:
1. 高獨創性。自然界中並無仿效的對象,不存在木頭滾動創造輪子、鳥飛翔創造飛機、落葉漂浮水上創造輪船等。
2. 製作困難。一般工具幾乎是隨手抓起頂多修飾或組合即可有相對穩定的功效,但是弓與弦的材質選用、形狀弧度、擺盪射速等,要產生具有遠距、精確、殺傷力兼備的便攜性都要長時間的選別,更甭提充當箭尖耗材的石頭需打磨加固,才能達到穿肉刺骨的突襲性。
3. 訓練技巧。需要兩手並用的投擲性武器並不像手斧長矛靠肌肉記憶就好,還需要手眼協調、觀測風向距離、調勻呼吸、甚至濕度氣壓影響弓弦組件的肋膜筋腱都會影響手感。
在九死一生的史前時代,怎麼可能讓你花時間去搞這種低報酬率、不確定性高的武器製作呢?於是科研人員有了合理且客觀的假設,那就是創造初衷另有目的。當地的樹枝、珠子綁在一起時,可能意外造就了蓄能à投射的功用,而靈長類雄性都愛這類物品,而孩童嬉戲間不斷地改良進化,比誰瞄的準、射的遠,慢慢地被關注提升泛用性而移作他用。美國最暢銷20款玩具中就有6款含有發射機制,所以學者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弓箭的創造,源自小孩的玩具。
🏔️考古偵探:第一起預謀殺人案的兇手是誰?
1991年冰人奧茲的出土,將有紀錄的謀殺案往更古代考究,比圖坦卡門早2000年,比《創世紀》該隱殺亞伯更有證據力。電腦斷層掃描顯示左鎖骨下動脈有箭頭的撕裂傷,旋即大出血奪去了他剩餘的生命,比起在雪山失溫凍死、跌落山谷摔死、健康狀況堪虞的病死,更有立論證明他是被謀殺的:
1. 在毫無法紀的放牧生活中,遭受委屈只能訴諸暴力自立自強,賴以為生的牲畜稍不注意被順走,滋生齟齬或瓜田李下很容易變成全武行。考古學的統計該區那年代的遺骸都有獵奇被殘殺的現象,可見殺人行為乃家常便飯。
2. 銅質手斧未被搶走,該年代此物為罕見珍品,無論是搶劫謀財害命、報仇殺人越貨,都沒有不當戰利品的理由,可見是為了更宏遠的信念而行動,且拿去使用會暴露身分。
3. 看似防禦性傷口有活體反應,代表死前48小時與人爭鬥遺留的痂癤,但是這與中箭立即死亡、非死後造成的傷口互有矛盾。經推測曾與人械鬥,很有可能殺害了對方,斗篷上留有他人的血跡,這或許就是對方遺族怨懟忿懑引起的殺機。
4. 在人煙罕至的雪山,理當視野良好,才有辦法從容用完餐,就在輕忽周遭時被遠處跟蹤者的暗箭所傷。倒地不起時,兇手還把自己的箭強硬取出,導致肩膀不自然的扭轉,就是為了掩飾自己身分的證據,更有可能故意把遺骸埋進雪裡毀屍滅跡,才能沉眠超過5000年之久,不在場證明GET。
🌽胡適:「要怎麼收穫,先那麼栽。」
《史上最偉大的第一次》包括但不限於必然與偶然,多如過江之鯽的錯誤累積,有輕於鴻毛亦有重如泰山的死亡,尚有許多引人入勝的主題,像是頭顱開洞是為救人而非傷人,馬匹的馴服需符合六大特點,殺菌肥皂是女工為了分離羊毛與油脂,第一個名字的出現是為了記帳銷債,輪子的發明需結合工程力學、設計開發、木工配比,笑話的傳承講述是為了教學,連不一致理論、幽默理論、抒發理論都有涉獵。書中用「馴化」玉米取代「野生」玉米的過程,強調歷史的進程非一朝一夕可坐享其成,緩慢、試誤又土法煉鋼的方式與現代科技的「栽培」、「育種」、「基改」等「優化」玉米的揀選制度有雲泥之別,凸顯出先人篳路藍縷、鍥而不捨的精神,令人肅然起敬。
鑑往知來,或許天馬行空的嘗試或意外發現,不經意就成為人類歷史洪流中,舉足輕重的偉人兼巨人,彪炳千古。

經專業編輯潤稿後之首發原址如下:
https://news.readmoo.com/2025/08/15/250815-fisrt-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