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部已記錄片的形式開始,故事從一個平靜、居民彼此熟悉的密西根州比爾城Beal City小鎮說起,網路霸凌發生在13歲的 Lauryn 和她的男朋友 Owen 身上。他們原是眾人眼中的金童玉女,關係好,幾乎是所有人都羨慕的校園情侶,然而,就在一個萬聖節派對上,一封充滿惡意、匿名發送的簡訊打破了這一切。這封簡訊的內容對Lauryn進行羞辱和人身攻擊,這不僅僅是一封簡訊,而是噩夢的開始。
這天開始他們的群組不時的收到匿名的簡訊,從一開始對主角Lauryn 的外貌與人身攻擊,到挑撥Lauryn 和Owen的感情關係,並捏照不實謠言,製造出問題破壞信任與建立猜忌,目的是要他們分手,這過程超可怕😱有點像煤燈效應,在破壞Lauryn的自我價值與判斷力,同時也能看到Owen的無助與認知失調,在這個年紀就遇到這場簡訊轟炸的網路霸凌,身心俱疲的他們選擇了分手!
最令人心碎的是,當兩人以為分手可以結束這場噩夢時,霸凌卻沒有停止,反而變本加厲,有計畫、有系統地在摧毀 Lauryn並升級為死亡威脅........
這部紀錄片之所以如此震撼,正是因為它是一連串的精神操縱,對一個人的身心所造成的長久傷害。它提醒我們,有些傷害遠比言語或肢體暴力更難以察覺,也更具毀滅性。

這是一部極為變態且飽受折磨的事件,它完美地詮釋了一個人的日常是如何被系統性地摧毀,那種「無法相信周圍的人」的恐懼,讓她感到極度的孤立無援。這種持續被窺探的壓力,感覺自己時時刻刻被監視,沒有任何隱私。讓她每一刻都處於高度緊張和焦慮的狀態。這場霸凌不僅僅是言語上的攻擊,更是一種精神上的酷刑。它摧毀了 Lauryn 的自信心,讓她陷入自我懷疑的漩渦,甚至開始相信那些不實的謠言。

紀錄片中最引人深思的地方,是偏見與「人為」的真相,當你帶有偏見的看待事物時,將會一步步地遠離真相,你會把事情領導到你認為的地方!你將跟著劇情一起深入挖掘,去懷疑那些看起來可疑的人,並將蒐集到的零碎線索拼湊成一個我們認為對的故事。這種參與式的「偵探」過程,讓我們不知不覺地成為了偏見的幫兇。這件事很可怕,在面對任何事件時,應保持開放的心態,不要輕易被情緒和既定印象左右,才能更接近事實的真相。當你用過多自我情緒和情感來判斷事物時,就會失去客觀與理性。我想這也是電影想傳達最深層,也最寶貴的訊息。

真相......當真相揭曉,真的讓人有種價值觀崩壞的感覺,還有毛骨悚然會一直懷疑這是真的嗎?怎麼可能?這就是認知與偏見的效果!因為它超出了我們對「正常」和「愛」的認知。沒有人相信這是事實即使事實就是如此,好像在不知不覺中我們也已經習慣編造某些事實,好讓生活過下去,好讓生活更美好,好逃避現實生活的壓迫,恐懼與不安,久了還會記得你真正的生活嗎?
這部紀錄片讓我們看到了,當一個人為了生存而不斷扭曲現實,最終會徹底迷失自我,並對身邊的人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
匿名簡訊的發送者是 Lauryn 的母親 Kendra ,你能想像嗎?那個惡意且製造恐懼和傷害的簡訊竟然是自己的媽媽發送的,那種衝擊與震驚,這個真相讓我覺得它要被說出來嗎?Lauryn經歷了兩年的精神折磨,她努力想找出兇手,甚至懷疑過身邊最親近的朋友。然後還要面對被自己母親背叛的巨大創傷......會不會造成更大的傷害?這是我當下的感受.....

但同時又覺得真相不應該被埋沒,如果這個真相不被揭露,Lauryn 和Owen可能永遠無法真正從這場噩夢中解脫。她會一直活在對未知的恐懼中,無法真正信任任何人,甚至可能一輩子都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揭露真相,雖然痛苦,卻是走出陰影的第一步。只有當她知道傷害來自何處,她才能開始處理創傷,並阻止同樣的事情再次發生。這部紀錄片它迫使我們去面對一個難以接受的事實:有時候,最深的傷害來自我們最親近的人。而療癒的過程,也需要同樣的勇氣來面對那些最難以啟齒的真相。
最後只想說:當你選擇用傷害他人來保護自己時,你不再是受害者,而是成為你曾經怨恨的加害者。真正的療癒,是停止用痛苦去傷害他人,而是有勇氣去面對自己的創傷。 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打破這種傷害的循環,避免成為自己曾經最厭惡的那種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