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鴆止渴的男性自尊:《我家的事》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raw-image


  潘客印執導、鄭有傑監製的台灣國片《我家的事》一如片名,是一部以「家」為核心的電影,藉由平凡的生活場景和演員的細膩演出,交織成家人間複雜糾結的情感。本片分成一家四口的視角敘述故事,從姊姊(小春-蕭春綉,黃珮琪飾)發現身世、媽媽(阿秋-陳勵秋,高伊玲飾)求孕終成、弟弟(夏仔-蕭子夏,曾敬驊飾)入職失敗、到爸爸(阿冬-蕭順冬,藍葦華飾)飲藥自盡,穿梭今昔,再加上父親昔日同袍阿淵(姚淳耀飾)借精,輾轉敘述他們如何成為一家人。但從建立家庭到終有遺憾,細究其因,是父親的自尊建立在父權制下脆弱的陽剛崇拜之上,一再飲鴆止渴而造就悲劇。

 

raw-image


  爸爸阿冬收養姊姊想取名「招弟」,是父權體制下陽剛男性的人生任務:生兒子傳宗接代,建立傳統的理想家庭,證明自己是有擔當的理想男人──關乎男性尊嚴。阿冬看似在「承認不孕」與「借精生子」當中作出選擇,卻只保留了面子,實際上是自尊的雙重損傷。因此他藉賭獲取冒險與勝利,贏了錢就能改善家境,並逃避自身的挫敗,進而輸掉了「一家之主」的尊嚴。所以「看雪」的承諾,弟弟說「嘐潲」;姊姊申請學費減免,才發現了自己的身世。媽媽阿秋發現他被辭退、又偷走家用輸光時,阿冬還試圖辯解、說「那些錢不也是我拿回來」來否認自身的過錯──否認是可靠的防禦機制,足以把自身的失敗、恐懼、愧疚等痛苦推開。然而推開痛苦,就是將傷害施加給多年來從默默承擔轉為容忍,而至忍無可忍的妻子,於是她拿出他無法否認的事實反擊──「反正(夏仔)也不是你生的」。


raw-image


 

  而最小、備受家人疼愛的弟弟夏仔,與父親的衝突,也是自尊的對壘。弟弟女友的父親順路載弟弟回來,將車停在門口,父親的憤怒不只是因為空等(過去他為了賭博讓兒女苦等淋雨回家、讓妻子流產的傷害,都無法讓他停手),而是「一家之主」被「侵門踏戶」的羞辱,所以他用最能傷兒子自尊的方式發作。買便當、給錢、邀刷油漆的「道歉」,也是維持父親尊嚴的形式,並未承認自身的過錯,也就忽略夏仔受的傷害,自然是遭到無視。所以最後夏仔回頭,早已不及。


raw-image


 

  夏仔生父阿淵亦值得深究。捐精給熟人的行為匪夷所思,但從阿淵為冬仔點菸時引燃的紅光,是一方未滅、一方心知的情愫,既是難以拒絕,或許也是某種「在一起」的祕密想像。明明是男同志卻結婚生女,旅館工作需要對妻子阿娟說謊、膨風夏仔的經歷才能錄取為「主任」,無法揭發偷竊的資深員工,都足見他在公司實權有限,他對夏仔的「父愛」,也遠不及他的社會地位與男性自尊重要。夏仔的兩位父親都須用謊言與否認才能維持陽剛體面,殊途同歸。


raw-image


 

  整部電影裡的動機,始於爸爸阿冬;闖關的冒險者,是原本一無所知的弟弟夏仔,但事實是「父愛」與「男性自尊」的對峙與矛盾,所以最大的衝突戲,我相當好奇:如果夏仔不在家,父親持刀,是否會對母親動手?

 

  後來我想,無論是否動手,持刀的行為本身已經有足夠的毀滅性。


raw-image


  男性尊嚴的脆弱是國片的常見主題,驅動悲劇或災難,吸引我的總是女性生命的韌性與光:姊姊發現真相而傷,與媽媽吵架,疼弟弟但渴望被多疼一點的失落,是女兒常有的渴望,無關血緣而關於愛;吃牛排那段,父母的分食,卻不分知情與否,把愛分給了她,那一幕忍著淚、融入「家人」的笑,使她終而安於家中原有的位置。媽媽最初沒有直陳不孕的原因,接受借精的提議,是和順的、服膺於傳統的認命,維護丈夫的自尊;但承受負擔的是她的身體,承受羞辱的是她的名聲(「生不出來」既是男人必須拿刀防禦的傷害,那麼只能是女人生不出來),丈夫終於發現不妥,想藉由流產放棄時,那些承擔將會成為她一輩子承受不起的重擔。阿秋的嘴利,是她對命運唯一的反抗,即使這反抗如刀般施加在家人身上,卻是她在逆來順受中唯一能傾瀉的不甘,是她個性裡沒有滅去的火焰。所以她「說服」了阿冬與阿淵,再次借精生了夏仔。當阿秋發現阿淵的祕密,回想過去丈夫與阿淵的親密,這個各方面條件都勝過丈夫的同性熟人,使她兩次孕育非丈夫的兒子,她是怎麼看著夏仔一日日成長,又怎麼看待丈夫的離世?比起父親屢次重蹈覆轍的掙扎,母親在傳統的逆來順受裡如何看待身邊的三個男人,更令我好奇。


raw-image
raw-image


  原是〈姊姊〉的短片,在《我家的事》中主軸轉為以父親與弟弟為重心,姊姊小春終究還是成了「招弟」,後續父子衝突,姊姊的不在場也削弱了角色在家中的獨立性,變成「父親失職」的證據之一。彌縫血緣且持續拖行這個「家」前進的,是對彼此的情感,是那些看似尋常的付出:姊姊為弟弟出口氣、買制服、買帽子,吃牛排時自然成習的分配、四貼騎車、載家人通勤、裱畫框、甩水果、買菜、掃庭院、拜天公……那些習慣卻並不永恆存在的幸福,一旦沒有著意維持,再怎麼珍惜,也會變成「以後我跟你沒有關係」的傷害,即便情感存在,也不會抵銷傷害,傷害需要被正視,才有痊癒與改變的可能。

 

  為維護男性自尊的毀滅性行為與話語是毒,在父親離世、阿淵辭退夏仔後,終於停止毒性蔓延,才能以愛止渴。電影最後的祭拜,少了父親的「嘐潲」,金灰不再是無法賞雪的冰冷遺憾,而是漫天飛舞的溫熱思念。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海藍的沙龍
140會員
246內容數
此沙龍記錄觀影後情節分析與感受想像的筆記,內文全雷,建議觀影後再行閱讀,謝謝。
海藍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8/29
本文有《去唱卡拉OK吧!》原作、電影與動畫,以及《去家庭餐廳吧。》第17話最新劇情雷,還請斟酌閱讀。
Thumbnail
2025/08/29
本文有《去唱卡拉OK吧!》原作、電影與動畫,以及《去家庭餐廳吧。》第17話最新劇情雷,還請斟酌閱讀。
Thumbnail
2025/06/10
  在男性主導的戰爭敘事裡,女性的故事被刻意遺忘,女性的影像則被壓抑抹去。在台灣充滿焦慮的此刻,《她眼中的世界(Lee)》是一部必看的電影。   由真人真事改編、艾倫•庫羅絲執導的電影《她眼中的世界》著重於黎.米勒捨棄了模特兒的身份,作為記者前往二戰前線,用鏡頭記錄戰地的經歷。
Thumbnail
2025/06/10
  在男性主導的戰爭敘事裡,女性的故事被刻意遺忘,女性的影像則被壓抑抹去。在台灣充滿焦慮的此刻,《她眼中的世界(Lee)》是一部必看的電影。   由真人真事改編、艾倫•庫羅絲執導的電影《她眼中的世界》著重於黎.米勒捨棄了模特兒的身份,作為記者前往二戰前線,用鏡頭記錄戰地的經歷。
Thumbnail
2025/05/18
  Eric Duan的網路電影《可是我們真心相愛》裡,角色行為動機、性格脈絡極為清晰,讓這場「相愛」的起滅有著明確的軌跡,也讓我們得以看見並思索所謂的「真心相愛」如何成立,以及如何成為剝削的浪漫飾詞。
Thumbnail
2025/05/18
  Eric Duan的網路電影《可是我們真心相愛》裡,角色行為動機、性格脈絡極為清晰,讓這場「相愛」的起滅有著明確的軌跡,也讓我們得以看見並思索所謂的「真心相愛」如何成立,以及如何成為剝削的浪漫飾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本公子在此不詳述《Sweet Home》創作背景,畢竟都係吐糟文,重點返回故事和劇本上。因為要吐糟,今次我會用多一點廣東話口語來寫,應該較為傳神。
Thumbnail
本公子在此不詳述《Sweet Home》創作背景,畢竟都係吐糟文,重點返回故事和劇本上。因為要吐糟,今次我會用多一點廣東話口語來寫,應該較為傳神。
Thumbnail
【結構鬆散,像是為出而出的商品(但你可能會看得很開心)】
Thumbnail
【結構鬆散,像是為出而出的商品(但你可能會看得很開心)】
Thumbnail
近年香港電影人以戲明志似乎已成習慣,但我更樂見《九龍城寨之圍城》這套港產IP改篇商業作能於兩岸三地跑出 (下有劇透)
Thumbnail
近年香港電影人以戲明志似乎已成習慣,但我更樂見《九龍城寨之圍城》這套港產IP改篇商業作能於兩岸三地跑出 (下有劇透)
Thumbnail
兩個多月前的農曆新年假期間,香港地清清靜靜,我特地跑去戲院看《但願人長久》優先場,院內卻差不多full house,有趣有趣 《但》主角一家的基層新移民背景,置於近年的香港屬於比較敏感的議題,但整體其實是一部敏感細膩的半自傳私小說;而且導演第一部長篇作品就自編自導自演(後段一部分),實力不容小覷
Thumbnail
兩個多月前的農曆新年假期間,香港地清清靜靜,我特地跑去戲院看《但願人長久》優先場,院內卻差不多full house,有趣有趣 《但》主角一家的基層新移民背景,置於近年的香港屬於比較敏感的議題,但整體其實是一部敏感細膩的半自傳私小說;而且導演第一部長篇作品就自編自導自演(後段一部分),實力不容小覷
Thumbnail
《搬家》最厲害的一點是,影片藉一場場轟鬧的騷動,卻在角落裡不動聲色的揭開事實的本質,最終以溫情收尾包裝了迫切成長下的殘酷。片中運用孩童稚嫩和天真的視角,逐漸理解在大人的世界裡,和諧的家庭不保有永久的期限,反而還會經歷爭吵、分開、苦痛的各種回憶
Thumbnail
《搬家》最厲害的一點是,影片藉一場場轟鬧的騷動,卻在角落裡不動聲色的揭開事實的本質,最終以溫情收尾包裝了迫切成長下的殘酷。片中運用孩童稚嫩和天真的視角,逐漸理解在大人的世界裡,和諧的家庭不保有永久的期限,反而還會經歷爭吵、分開、苦痛的各種回憶
Thumbnail
導演相米慎二以他經常關注的兒少成長議題,結合溫暖深沉的影像與魔幻寫實風格,成就了電影紅紅豔豔的成長樂章。當思緒在舞蹈、情感在跳躍,穿插其中的意識流長鏡頭,帶領觀眾流向使人迷離、漂泊的汪洋裡,同小蓮一起,擁抱成長過程中所面對的傷、尋回一些失去的夢,最後回歸探覓電影的主旨:家庭的真實與流動。
Thumbnail
導演相米慎二以他經常關注的兒少成長議題,結合溫暖深沉的影像與魔幻寫實風格,成就了電影紅紅豔豔的成長樂章。當思緒在舞蹈、情感在跳躍,穿插其中的意識流長鏡頭,帶領觀眾流向使人迷離、漂泊的汪洋裡,同小蓮一起,擁抱成長過程中所面對的傷、尋回一些失去的夢,最後回歸探覓電影的主旨:家庭的真實與流動。
Thumbnail
當初真的純粹為了支持港產片(尤其是小品類型)而入場觀看《4拍4家族》,但又真的挺好看www (下有微劇透)
Thumbnail
當初真的純粹為了支持港產片(尤其是小品類型)而入場觀看《4拍4家族》,但又真的挺好看www (下有微劇透)
Thumbnail
「回家之後–紀錄片故事特展」展出三部台灣導演以第一人稱視角拍攝的家庭紀錄片,他們以自己的家人作為拍攝對象,開啟一場對家的探索旅程。(參考展區手冊介紹) 展期|112/12/12-113/04/07 (休館日1/2、2/5、2/9(除夕)、2/10(初一)、3/4、4/1) 時間|9:30-17:
Thumbnail
「回家之後–紀錄片故事特展」展出三部台灣導演以第一人稱視角拍攝的家庭紀錄片,他們以自己的家人作為拍攝對象,開啟一場對家的探索旅程。(參考展區手冊介紹) 展期|112/12/12-113/04/07 (休館日1/2、2/5、2/9(除夕)、2/10(初一)、3/4、4/1) 時間|9:30-17:
Thumbnail
故事描述著一個紀錄片導演,回到家鄉,拍攝自己的家人,和家人的互動,他的角度是從「我」的第一人稱視角開始,對他來說拍攝家人,也是重新認識的一個過程。
Thumbnail
故事描述著一個紀錄片導演,回到家鄉,拍攝自己的家人,和家人的互動,他的角度是從「我」的第一人稱視角開始,對他來說拍攝家人,也是重新認識的一個過程。
Thumbnail
無解的差距就像是隨著水流而下的長鏡頭,透過金家人走回家的路上,我們當時都能領略結局了。這也是導演奉俊昊帶給大家的,它將那些存在於我們生活之中的階級問題,一次性用著他的大筆與筆觸一覽無遺地將這些事情搬到畫面上。透過無邊際的朴家落地窗以及金家半層樓地下室所望出的「路」。這樣的對比,去描述我們都沒法改變的
Thumbnail
無解的差距就像是隨著水流而下的長鏡頭,透過金家人走回家的路上,我們當時都能領略結局了。這也是導演奉俊昊帶給大家的,它將那些存在於我們生活之中的階級問題,一次性用著他的大筆與筆觸一覽無遺地將這些事情搬到畫面上。透過無邊際的朴家落地窗以及金家半層樓地下室所望出的「路」。這樣的對比,去描述我們都沒法改變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