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罪推定》:司法、正義與生命,都是不斷修正與重建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raw-image

台語不再是鄉土劇與時代劇的專利,華視公視台語台攜手合作,打造台灣首部全台語律政劇《無罪推定》,為台劇帶來全新氣象。

 【真人實事改編的律政劇

raw-image

《無罪推定》改編自真實案件「徐自強案」,儘管多數角色為虛構,也因應戲劇效果做了不少改編,但劇情大框架遵循人物原型經歷。故事描述楊明德(原型即為徐自強)遭人陷害,被指控是綁票案主謀,在證據不足且未仔細查證的情況下,僅憑另兩名罪犯的供詞,便被判處死刑定讞。菜鳥律師許雁青留意到案件不尋常,聯合司改會的李正碩、陳至謙,一同為翻案奮鬥。這麼一耗,竟是十幾年的歲月…

同是真實事件改編,有著大量法庭戲,並觸及敏感的廢死議題,《無罪推定》不免會與去年另一部話題台劇《八尺門的辯護人》相提並論。相比由小說改編的後者,《無罪推定》偏向職人劇。劇中對司法運作、律師職位、法庭生態有詳細描繪,整體呈現更「直白」,經常讓角色說出理念式口號對白或是解釋性台詞。前幾集難免感到渲染效果有餘,細緻度卻不足。然而隨著劇情發展,情感鋪墊逐漸細膩,後面幾集更是讓人熱淚盈眶。彷彿伴隨主角群走過漫長時光,從初期的躁進變得穩重,可謂倒吃甘蔗式的觀劇體驗。

【「直白」風格的得與失】

raw-image

《無罪推定》的「直白」特色,並非全然負面。若沒有藉角色之口,闡述諸多法條知識,對司法領域不熟悉的觀眾,鐵定搞得一頭霧水。法庭戲是律師與檢方的表演舞台,攻防戰張力極強,是本劇一大看點。另外,即使重視戲劇效果,劇本仍恰到好處地拿捏分寸,讓主旨明確不失焦。例如主角律師三人組一律維持共事關係,沒有增添不必要的感情糾葛。

主要角色同樣塑造鮮明,且有一定的成長曲線。楊明德從冤獄的忿忿不平,到想要一了百了的絕望,最後是渴求生存的堅定沉穩。律師團部分,將首先發現疑點的律師設定為理想性的菜鳥,是合情合理的設計。而雁青目睹母親不間斷被家暴、身為女性對弱勢族群的同理,都讓她對楊明德的支持具有說服力。李正碩初登場,即為了營救被告四處請命奔走,很快在觀眾面前立起「人權律師」的形象。只是人不可能永不改變,李正碩真能一路貫徹信念嗎?這點就交由螢幕前的觀眾去挖掘了。

raw-image

可惜之處,是與主角陣容(律師、被告)立場相反的檢調與法官,角色刻劃多為臉譜化(除了李杏飾演的沈芳宜)。最大詬病是時空背景不清晰,根據劇中的線索推斷,楊明德從入獄到獲判無罪,少說過了將近十幾年,楊明德的兒子都能從稚嫩孩童到為人父了,但造景、道具卻看不出具體時間演進。人物的妝髮、服裝造型幾乎從頭到尾一致,主角群絲毫不顯老態,這根本不合理。若能在細節突顯這部分,結局的苦盡甘來,帶給觀眾的衝擊效果會更強烈。

【何謂無罪推定?】

raw-image

何謂「無罪推定」?意為一個人縱使有嫌疑,若尚未被證實、判決有罪,那麼在審判過程中應推定無罪。這個你我在課堂上學過的法律基本常識,為何仍產生那麼多像楊明德這類的冤獄,證據明明不夠充分,法院還是一而再再而三判處死刑?

《無罪推定》給了觀眾解答 ─ 因為「人」。法律由人制定,審判依靠法官的自由心證,只要是人,就很難全然拋除私心或偏見,完全不受外在因素影響,更難以撼動龐大的體制。倘若改判,就會讓民眾質疑司法的穩定性。於是,為了口中的「捍衛司法體系」,為了安撫受害者情緒及平息輿論,法院選擇視而不見,草率地終結一個可能無辜的男人性命。 

「做正確的事情,本來就不容易。」

難道顧忌群體利益,個體的權益就必須被犧牲嗎?性命就毫無價值嗎?這也是雁青等人堅持不放棄的理由。或許秉持理性非易事,但審判應維持公平公正,沒有犯罪事實,就不該成為體制下的祭品。

 【法律可以修正,人生還能重建】

raw-image
「人民不怕司法犯錯,最怕司法有錯不改。」
「我有很長一段時間,不相信任何人。因為我被自己的朋友以及表弟陷害,結果連法官都判我死刑…雖然至今,我依舊不相信司法。但是,我開始相信人,我相信人可以改變司法。」

末兩集分別藉由雁青與楊明德之口,道出本劇主旨。法律不可能沒有缺失,人不可能不犯錯,重要是知錯能改,不要再製造更多犧牲品。儘管改革的道路崎嶇不平,但為了讓社會運作更美好,再顛簸也要努力將道路鋪平。

法律可以修正,人生尚能重建。楊明德從深不見底的黑牢重見天日,他的人生有十多年被迫停滯,藉由重新適應社會的過程,楊明德再次「重生」。孫子(下一世代)的誕生,楊明德從對未來徬徨到細心整理司改會資料,一再呼應了本劇「修正」「重建」的主題。當楊明德欣喜若狂地迎接驟雨時,宛如雨水洗刷了過往的冤屈與憤慨,雨過天晴後又是下一階段的開始。從改判到重生,《無罪推定》讓觀眾看到對人性的期許。

【台劇新劇種的改革】

raw-image

《無罪推定》採用全台語發音,有部分評論質疑「不符現實情況」。但是細想一下,為何過往那些全面說華語的律政劇,不會出現這樣的質疑聲音。明明使用台語的人口眾多,觀眾卻似乎已經習慣影視中方言的缺席。在訪談中導演提到,法庭上的台語使用,遠比大眾既定印象的多,甚至有些被告是聽不懂華語的,因此法官或律師的「台語學習」就更加重要。

不只是司法需要改革,台劇亦然。創作是現實的再現,是社會的另一切面。早年台灣影視不敢輕易碰觸敏感題材,隨著近年台劇轉型,我們更需要多一點像《無罪推定》這樣,大膽批判體制漏洞、用方言發音的作品。

劇情尾聲,有人逐漸與體制妥協,有人維持初心。不過彼此理念雖不同,仍是會為了共同的目標,再度攜手前行。無論是司法改革或台劇轉型,一定會產生不同聲音,縱然過程跌跌撞撞,相信只要保持「改變」的初心,未來絕對是不同光景。




☆註記:

△原文2024年10月2日刊登於電影神搜,因電影神搜於2025年12月31日關站,故將文章搬遷於此。

△本文圖片取自華視官方網站

△推薦靈魂咆哮 Roaring Atman 獻唱的主題曲<二十年>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人海邊的離島
88會員
141內容數
愛我所愛,寫我所感。努力分享自己熱愛的事物。
人海邊的離島的其他內容
2025/09/30
台劇《誰是被害者》相隔四年終於迎來續篇,劇情設定為上一季的四年後,方毅任努力修補與女兒的關係,並與合作過的記者徐海茵正式交往。然而,15年前一樁情殺案重啟調查,疑似與方毅任已逝的恩師林景瑞有關。過後當年案件的相關人士陸續被謀殺,方毅任成為最大嫌疑人。他必須盡快找到真兇,防止下一個人受害,並守護所愛…
Thumbnail
2025/09/30
台劇《誰是被害者》相隔四年終於迎來續篇,劇情設定為上一季的四年後,方毅任努力修補與女兒的關係,並與合作過的記者徐海茵正式交往。然而,15年前一樁情殺案重啟調查,疑似與方毅任已逝的恩師林景瑞有關。過後當年案件的相關人士陸續被謀殺,方毅任成為最大嫌疑人。他必須盡快找到真兇,防止下一個人受害,並守護所愛…
Thumbnail
2025/09/22
她是美豔絕倫、曾登上《時尚》雜誌封面的模特兒,她是才華洋溢的超現實主義攝影師,她曾主演名導尚‧考克多的電影《詩人之血》,她遠赴前線擔任戰地記者,她是獲獎的冠軍大廚⋯⋯這樣有著多重面貌的奇女子,她名為黎‧米勒。由凱特‧溫絲蕾主演的電影《她眼中的世界》,即是講述這名傳奇女性的故事。
Thumbnail
2025/09/22
她是美豔絕倫、曾登上《時尚》雜誌封面的模特兒,她是才華洋溢的超現實主義攝影師,她曾主演名導尚‧考克多的電影《詩人之血》,她遠赴前線擔任戰地記者,她是獲獎的冠軍大廚⋯⋯這樣有著多重面貌的奇女子,她名為黎‧米勒。由凱特‧溫絲蕾主演的電影《她眼中的世界》,即是講述這名傳奇女性的故事。
Thumbnail
2025/09/15
《有生之年》是第59屆金鐘獎的大贏家之一,共拿下6項大獎的殊榮。《有生之年》乍看是台灣影視司空見慣的家庭劇,但一部優秀的戲劇作品,不一定要有華麗鋪張的場景或是高潮迭起的劇情。樸實親切的家庭劇,同樣能在稀鬆平常的瑣事中,道盡生活中各式的酸甜苦辣,打入螢幕前無數觀眾的心坎。
Thumbnail
2025/09/15
《有生之年》是第59屆金鐘獎的大贏家之一,共拿下6項大獎的殊榮。《有生之年》乍看是台灣影視司空見慣的家庭劇,但一部優秀的戲劇作品,不一定要有華麗鋪張的場景或是高潮迭起的劇情。樸實親切的家庭劇,同樣能在稀鬆平常的瑣事中,道盡生活中各式的酸甜苦辣,打入螢幕前無數觀眾的心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嗨~我是夢夢 ♡ 每年到這個時候,我都會默默開始列購物清單 畢竟「蝦皮雙11」真的太好買啦 🛒✨ 這次就想跟大家分享幾樣我自己平常有在用、也準備趁雙11補貨的好物, 順便聊聊我最近開始玩的「蝦皮分潤計畫」,怎麼讓分享變成小小被動收入 💰
Thumbnail
嗨~我是夢夢 ♡ 每年到這個時候,我都會默默開始列購物清單 畢竟「蝦皮雙11」真的太好買啦 🛒✨ 這次就想跟大家分享幾樣我自己平常有在用、也準備趁雙11補貨的好物, 順便聊聊我最近開始玩的「蝦皮分潤計畫」,怎麼讓分享變成小小被動收入 💰
Thumbnail
分享如何透過蝦皮解決毛孩(多芬)因換季和食物引發的皮膚過敏問題,從選用單一蛋白質的火雞肉主食,到利用寵物防舔衣舒緩傷口,並結合蝦皮雙11購物節的優惠資訊與蝦皮分潤計畫的實用教學。
Thumbnail
分享如何透過蝦皮解決毛孩(多芬)因換季和食物引發的皮膚過敏問題,從選用單一蛋白質的火雞肉主食,到利用寵物防舔衣舒緩傷口,並結合蝦皮雙11購物節的優惠資訊與蝦皮分潤計畫的實用教學。
Thumbnail
這部劇講述的是一位檢察官轉任的律師,為了替一樁十二年前舊案的被告平反,而踏上揭弊之路,隨著第一集殺人事件被告被判無罪,十二年前塵封案件的真相也逐漸被揭露。
Thumbnail
這部劇講述的是一位檢察官轉任的律師,為了替一樁十二年前舊案的被告平反,而踏上揭弊之路,隨著第一集殺人事件被告被判無罪,十二年前塵封案件的真相也逐漸被揭露。
Thumbnail
*張藝謀導演感人至深的人文關懷之作 *五顆星推薦 這部電影以中國《刑法》第二十條為題,根據社會熱點案件「昆山反殺案」、「福州趙宇案」和「淶源反殺案」進行改編。特別是昆山反殺案,發生於2018年8月,喚醒了司法實踐中沉睡的正當防衛制度。 《第二十條》交織三條線索,分別描述了校園霸淩、公交車上
Thumbnail
*張藝謀導演感人至深的人文關懷之作 *五顆星推薦 這部電影以中國《刑法》第二十條為題,根據社會熱點案件「昆山反殺案」、「福州趙宇案」和「淶源反殺案」進行改編。特別是昆山反殺案,發生於2018年8月,喚醒了司法實踐中沉睡的正當防衛制度。 《第二十條》交織三條線索,分別描述了校園霸淩、公交車上
Thumbnail
無罪推定原則是國際公認的刑事訴訟原則,但口號和實際執行之間,似乎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保持公平、公正、毫無偏見,是我們對法庭正義的基本認知,但有多少時候,不管是攸關到利益抑或是你所想相信的,我們總在尋找蛛絲馬跡去構建出一個符合想像的故事,一個你稱為「事實」的故事呢? 我很喜歡於2023年上映的法
Thumbnail
無罪推定原則是國際公認的刑事訴訟原則,但口號和實際執行之間,似乎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保持公平、公正、毫無偏見,是我們對法庭正義的基本認知,但有多少時候,不管是攸關到利益抑或是你所想相信的,我們總在尋找蛛絲馬跡去構建出一個符合想像的故事,一個你稱為「事實」的故事呢? 我很喜歡於2023年上映的法
Thumbnail
身為律師可以未審先判帶風向?(此篇為舊文整理) PS.因當時還是他字案塔綠班就在高潮後來已進入偵字案
Thumbnail
身為律師可以未審先判帶風向?(此篇為舊文整理) PS.因當時還是他字案塔綠班就在高潮後來已進入偵字案
Thumbnail
《流氓王信福》不僅是一個司法個案,更是一段被埋沒的臺灣史。在這樁疑點重重的死刑案背後,不僅有王信福這個小人物的生命史;有戒嚴時代《檢肅流氓條例》與整個臺灣流氓管訓、強迫勞動的人權黑歷史; 更有跨越時代的不當審訊與判決。
Thumbnail
《流氓王信福》不僅是一個司法個案,更是一段被埋沒的臺灣史。在這樁疑點重重的死刑案背後,不僅有王信福這個小人物的生命史;有戒嚴時代《檢肅流氓條例》與整個臺灣流氓管訓、強迫勞動的人權黑歷史; 更有跨越時代的不當審訊與判決。
Thumbnail
一個丈夫無心的玩笑,一個父親無意的舉動,波及一位無辜的路人,一個證人無中生有的證詞,一個無可挽回的荒謬判決,一個女兒無力回天的撕心裂肺救援。 他的簡介只有這兩句,但是根據我看完的感覺,我覺得這本書真正的簡介應該是作者的後記:
Thumbnail
一個丈夫無心的玩笑,一個父親無意的舉動,波及一位無辜的路人,一個證人無中生有的證詞,一個無可挽回的荒謬判決,一個女兒無力回天的撕心裂肺救援。 他的簡介只有這兩句,但是根據我看完的感覺,我覺得這本書真正的簡介應該是作者的後記:
Thumbnail
《八尺門的辯護人》(英語:Port of Lies)是一部由鏡文學和中華電信共同出品,改編自同名原著小說《八尺門的辯護人》,由董成瑜擔任監製,原著作者唐福睿擔任影集導演、編劇,並由李銘順、雷嘉汭、初孟軒主演。
Thumbnail
《八尺門的辯護人》(英語:Port of Lies)是一部由鏡文學和中華電信共同出品,改編自同名原著小說《八尺門的辯護人》,由董成瑜擔任監製,原著作者唐福睿擔任影集導演、編劇,並由李銘順、雷嘉汭、初孟軒主演。
Thumbnail
暢銷懸疑小說的《法庭遊戲》改編為電影版,日前也在台灣上映,燒腦的情節加上法庭的諜對諜攻防;再加上永瀨廉、杉咲花、北村匠海三位高人氣演員加持。
Thumbnail
暢銷懸疑小說的《法庭遊戲》改編為電影版,日前也在台灣上映,燒腦的情節加上法庭的諜對諜攻防;再加上永瀨廉、杉咲花、北村匠海三位高人氣演員加持。
Thumbnail
繼續看《恩仇鎮魂曲》。 護老院謀殺案中,殺人動機、機會、行兇手法、兇器、證人俱備,而且兇手自白,甚至要求得到應得的懲罰,這次御子柴律師最大的敵人不是檢察官、不是法官或陪審團,而是他所辯護的被告。其實這系列之前兩本,都出現不肯吐露真相的被告或證人,而主角得找出被隱藏的真相,這一次被告更不停扯他的
Thumbnail
繼續看《恩仇鎮魂曲》。 護老院謀殺案中,殺人動機、機會、行兇手法、兇器、證人俱備,而且兇手自白,甚至要求得到應得的懲罰,這次御子柴律師最大的敵人不是檢察官、不是法官或陪審團,而是他所辯護的被告。其實這系列之前兩本,都出現不肯吐露真相的被告或證人,而主角得找出被隱藏的真相,這一次被告更不停扯他的
Thumbnail
每每討論到廢死議題, 人們往往流於情緒, 甚至成為政治攻防的籌碼。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每每討論到廢死議題, 人們往往流於情緒, 甚至成為政治攻防的籌碼。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