魷魚遊戲 人類沒有名字
承載了對現代社會中「數字化」與「符號化」人性的批判與隱喻
去人性化(Dehumanization):名字被奪走,個體變成統計數據數字化生存:人只剩「績效」與「價值」的代碼
符號化的控制:權力如何透過「簡化」來操控
存在主義的拷問:我是誰?我值得活下去嗎?
最早的人類溝通方式,本質上就是「符號先行」。
文字,其實是後來對符號系統的「語言化」或「邏輯編碼」延伸,
而符號本身,是人類與世界溝通的第一個圖文結構。
一切的源頭:符號是溝通的原始語言
在語言出現之前,人類的溝通靠的是
手勢/肢體語言
圖像/自然形狀(如太陽、月亮、蛇)
聲音/表情的模仿
地景與空間的記憶圖示
這些都是早期的「圖符記號」,也就是所謂的 proto-symbols(原符號)。
符號 ≠ 語言,但它們先於語言,是語言的地基。
前語言期溝通的方式是身體與符號
常見於雕刻、圖畫、石頭排列
去作為記憶、儀式、方向、危險警示
象徵期(Symbolic Era) 象徵圖像
可以看見像是
太陽=神、蛇=智慧
這些情感與宇宙的投射,產生圖騰與神話
象形文字期
方便統一管理,將系統抽屜化延伸出官僚體系
符號+語音邏輯
片地開始產生象形文字(如甲骨文、埃及聖書體)
用於記錄語言、歷史與法律
文字化期
也就是你現在看到的拉丁語系.中文.英文等語言邏輯
整理格式化表意/拼音文字
統一溝通系統、文化記載與制度化
快速用純文字寫出專屬風格的方法,靠「LESS 簡化法則」
• L – 注重句子長度(Length)
• E – 好讀、秒懂的簡單文字(Easy)
• S – 給文字足夠的留白空間(Space)
• S – 善用符號(Symbol)
符號的本質:不是畫圖,是一種「能量意義壓縮包」
早期的符號,往往是「多重意涵的濃縮物」,同時結合
圖像(形狀讓人感覺熟悉或有意義)
動作(符號經常來自於生活中的身體模仿)
情緒(人對符號會產生共鳴)
象徵力(它能指涉某種非具象的力量或概念)
例如:
「○」不只是一個圓,它可能象徵太陽、永恆、循環、女性、子宮。
「▲」可能代表山、上升、火、陽性力量。
「□」可能代表大地、物質、房屋、空間與容器。
○象徵陰性原則、▲象徵陽性上升,那□有時被看作是陰陽之間的平衡場域。在神秘學中,它也可以是通往其他維度或內在世界的「門」。
還有你熟悉的四大元素 三角形加槓橫的簡化
各類的天文符號,煉金符號
衍伸出後代的數學.化學.實驗符號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查看這幾本書:
符號之書:幾何、宗教、天文、私徽,歐洲經典符號造形圖解
占卜的傳說之紙牌、塔羅牌、北歐字母
圖像與象徵
神聖幾何
埃及數字象徵學
符號是通往「語言之前的心靈」
我們不是從語言開始思考,是從感覺與圖像開始
符號是連接感覺、直覺與意識的橋樑
所有文字的本質,都是「圖形的語法化」
當然合理懷疑,人類有偷懶的本質
文字太多有使用圖像符號減化的需求
榮格認為:
「人類思考是透過象徵進行的。」
稱之為「原型符號」:
人類集體潛意識中已經內建一套圖像符碼系統(如母親=水、蛇=轉化、圓=整合)。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
當代人寫「★」、「●」、「→」、「」,
和古人刻在洞穴壁畫的「手印」、「太陽」、「動物線條」,
都是「心理能量的視覺標記」,同一脈傳承的表達。
可以說,符號是:
視覺形式(圖像)+意識暗示(情緒)+文化框架(意義)
這樣的結構,使得符號比文字更「原型化」,更容易進入潛意識。
在心理學、占星學、榮格學派、神祕學、塔羅牌中,這種「符號圖像語言」就是核心。
現代顏文字與表情符號的出現
與象形文字有共通本質
都是「圖像傳意」系統
象形文字:用圖畫模擬實體物件 → 如「日」=太陽、「木」=樹
顏文字&表情符號:用表情與符號模擬情緒與互動
相同點:
不靠字母拼音、
不是抽象符號,
而是直接引發直覺理解與感覺共鳴。
同時也是「語意濃縮器」
一個 emoji,能傳遞整句話的情緒:
舉例:
「好喔 」 vs 「好喔 」
「我來了 」 vs 「我來了 」
是不是文字與符號作用下,感覺不同
就像古埃及人畫一隻貓 可能不只是「貓」,是神祇、家園守護、女性力量的象徵。
→ 符號不只表層意思,還有文化/情緒/角色意涵。
象形文字能穿越語言隔閡(因為畫誰都看得懂)
顏文字/emoji 也是現在社群最有效的「跨語言通感」工具
可以說是
不需要邏輯的語言
先感覺後解釋的語言
適合潛意識傳遞的語言
使用標點符號的方式,其實能透露一個人當下的內在狀態、情緒節奏與心理傾向。這種語言層面的微表現,類似心理學中所說的「語言風格標記」(linguistic style markers),也可以用來作為創意占卜或情緒自我觀察的工具。
標點占卜:你的內在正在說什麼?
1. 句號(。)
狀態:內斂、想結束、需要邊界
你可能正在整理心情、不想多說;有時也代表疲憊、倦怠,想要畫下句點。
2. 逗號(,)
狀態:思緒流動中、還沒定論、想延伸
你正處於過渡期或探索階段,腦中想法接踵而來,還沒找到終點。
3. 頓號(、)
狀態:情緒堆疊中、難以取捨或清單壓力
你可能列舉太多要做的事、或無法割捨內在情感,想一次說完所有感受。
4. 問號(?)
狀態:疑惑、不確定、渴望回應
你在尋找答案、認同、或與外界建立連結,也可能在自我質疑。
5. 驚嘆號(!)
狀態:情緒高漲、想被看見、需要出口
你充滿激情、可能過於衝動,或有某個想法讓你非常在意,想立即表達出來。
6. 省略號(……)
狀態:疲累、猶豫、隱藏內心話
你心中話很多,但說不出口。也可能在逃避、不確定、或內心話尚未整理好。
7. 冒號(:)
狀態:準備說真話、整理觀點、內在對焦中
你可能正準備面對某個主題、展開某段關係、或釐清自我觀點。
8. 分號(;)
狀態:理性壓過感性、同時思考多件事
你在管理複雜情緒、理性抽絲剝繭;也可能在進行自我對話與整合。
9. 破折號(—)
狀態:補充、延伸、突發想法
你可能想到某件事突然插話,也可能是在潛意識補足之前的漏洞。
10. 波浪號(~)
狀態:輕鬆、玩笑、自我療癒模式啟動
你想讓自己放鬆一點、不要那麼緊繃,或想用輕鬆的方式化解尷尬與壓力。
11. 引號「」『』
心理狀態:需要界定、強調距離感、內心保留
「」常用來強調或引述,也象徵你正在觀察自己/他人的說法,有某種「抽離或防衛」的語氣。
『』比「」更有古典、莊重或隱晦意味,可能代表你在回憶、懷舊、或隱藏某段重要對話。
當你用很多引號時,可能你在「外顯內縮」之間遊走,想講又不想說死,內在對世界有點保留。
12. 括號( )
心理狀態:補充說明、自我旁觀、懷疑自我
括號是一種內心旁白,常用來「說明但不打擾主線」。
若你頻繁使用括號,表示你可能正在自我解釋、過度分析或懷疑自己說的話是否被理解。
有時,也像是在低聲說話或「想要被聽見,但不敢太大聲」。
括號是理智與羞怯的結合,通常出現在敏感、內向或思緒過多的人筆下。
13. 書名號《 》〈 〉
心理狀態:欲賦予意義、神聖化、自我價值建構
使用《》代表你在為某件事「命名」或給予其儀式感。
用在日常文字中,有時是自我鼓勵(如:今天是《不再拖延的一天》),這代表你想透過命名讓行為更有「存在感」。
〈〉比《》更輕巧,像是內在微妙的價值標註,代表你在默默為經驗加註標籤。
書名號的使用是內心對「故事化自我」的展現:我正在為我的人生章節,取一個有意義的名字。
14. 專名號/間格號(﹝﹞【】、‧)
心理狀態:分類、自我定位、邊界意識提升
專名號【】代表你想為某個詞賦予「特定身份」或提升其象徵權力,常見於想掌控敘事的人。
間格號‧或中點「‧」代表你在進行系統性思考、資料整理或多面向的連結。
﹝﹞是標準化格式的一部分,象徵你在試圖「做好分內的事」或對規範有高度敏感度。
這些符號常出現在完美主義者、計畫控、對身份歸屬很在意的人的文字中。
15. 黑圓點 ●
心理狀態:需要聚焦、壓抑情緒、暗示未說完的話
黑點是情緒的壓縮包,當你不想講太多、只想標記時,它出現。
有時它代表重點,有時它其實是你不想正視的情緒焦點。
當你只寫「●」當開頭,有時像是在說:「我不想解釋,但我已經在意了」。
16.方框 □
心理狀態:需要安全感、控制感、未竟之事
方框常象徵「代辦事項」,也象徵「尚未完成、未填空、等待填補」的內在狀態。
使用它時,常代表你有未解的課題,或心理正在整理「該完成的責任清單」。
有時,它也象徵內心的「壓力模組」,一格一格擠在一起,等著處理。
17.星星 ★
心理狀態:希望感、想要被看見、夢想點燃
星號是文字裡的閃光。當你在句子裡加上★,往往是你對那個字句投注了願景、祝福、或期待。
它也是「渴望舞台」的表徵,暗示你內心有個小小的光亮角落,想要發光。
特別是當你自己畫上星號,而非系統符號,那更像是心靈在做「夢想記號」。
18.大量「箭頭」→⟶⟹ 的心理象徵
強烈的目的導向與心理推力
箭頭是動態的,它們是方向、驅動力、渴望結果的象徵。
當你大量使用箭頭,表示你內心:
很想推進某件事、有迫切的目標感
有「從A到B」的心理圖像:想把現在變成未來
思考是流程化、結果導向的,常見於焦慮或壓力大時期
焦慮的行動需求與過度思緒外化
當箭頭變成一種「語言填補物」,例如:
然後我就這樣才…
代表你正在用視覺引導來壓制內心混亂。箭頭在這時成為一種「心理導航器」,你害怕失序,透過畫箭頭來確保節奏和邏輯。
潛意識的轉向或逃避
如果箭頭常轉向、像迷宮般出現:
這可能是內心在找「出口」、想轉彎,但又不知道方向的表現。箭頭越多,有時焦慮也越高。
19. Facebook/社群表情符號的情緒密碼
按讚符號(Like)
心理狀態:想表示「我看到你了,但我不想深聊」
這是最安全的表達方式,象徵一種「我有回應,但不深入」的情緒策略。
當你習慣用來回應自己/他人的情緒話語,可能代表:
你正在壓抑情緒需求
你傾向扮演「穩定支持者」的角色
你害怕過度涉入他人情緒
笑到哭(Joy emoji)
心理狀態:掩飾情緒、內心其實很複雜
它是「情緒複製品」:你用笑來包裝哭,這是典型的心理防衛機制(幽默化、戲謔化)。
當一段文字重複出現,可能是你:
在強顏歡笑
害怕別人看見你認真的樣子
用「笑」來中斷情緒深度
有趣的是,這個表情最常被用在社交焦慮者的對話中,他們想表現「好相處」,但內心其實有很多壓力。
愛心符號(紅心)
心理狀態:尋求共鳴、渴望連結
如果你發文時常加,代表你有一種想被理解、被愛、或想安慰別人的內在動機。
若你在冷靜或理智的文字裡突然出現紅心,可能暗示你正在「渴望人際安全感」,尤其在:
談論人生困境時
表達支持他人時
記錄脆弱的時刻時
心越多,也可能是你越想「填補某種缺口」的象徵。
20. 不會使用符號的人,透過段落
這裡不是泛指國文像小學沒畢業
而是習慣用段落
去將文字帶出頓挫抑揚
就像小編這一段的展現方式
這樣的人
偏向內斂與抽象思維者
可能喜歡留白、保留空間感,
不希望符號直接導向意圖,讓讀者自由詮釋。
語言敏銳、節奏感強
有舞台感與編導視角的寫作習慣
同時可能具備
心理防禦較強、控制感強的特徵
刻意避免符號與語助詞,降低他們對情緒表露有「編輯感」,會傾向用結構控制內容。傾向清晰、客觀、理性,段落就像他們的心理框架。
怎麼玩?(標點心情占卜法)
閉上眼睛,深呼吸三次
心中默念:我此刻最真實的內在狀態是什麼?
隨手寫下一個你最想打的標點符號
看它對應的情緒解讀,覺察自己當下的內在流動
最後收尾處 小編一定要來點芭樂灌水文
十二星座各有鮮明的性格與情緒表達方式。
牡羊座 — 驚嘆號(!)
象徵:衝動、熱情、行動力
牡羊說話像開槍,總是直奔重點,情緒火熱不藏。驚嘆號就是他們的精神標誌,句句都像打了強心針,一語驚人、活力爆棚!
金牛座 — 句號(。)
象徵:穩重、實在、喜歡結束有序
金牛喜歡有始有終的安穩,對話也講求完整。句號就像他們的步伐,慢而穩、有分寸,讓人感覺安心又有條理。
雙子座 — 逗號(,)
象徵:靈活、話多、思緒跳躍
雙子總在換話題、插嘴、補充、再補充。逗號彷彿他們的停頓符號,永遠都在說話中途,從不停下,總有新話題接著來。
巨蟹座 — 頓號(、)
象徵:細膩、情感堆疊、關係導向
巨蟹像家人一樣細數生活瑣事,一件一件說出心情。頓號像是他們盤點情緒的方式,把感受一一列出,既溫柔又有邏輯。
獅子座 — 雙驚嘆號(!!)
象徵:戲劇化、強烈表現、存在感十足
獅子不只要說話,還要被聽見、被記得!驚嘆號還不夠,要兩個!!因為每句話都要氣勢磅礡、引人注目。
處女座 — 分號(;)
象徵:分析力、條理、邏輯分明
處女座愛分析、愛分類。分號是語言裡的整理師,連接相關的想法又彼此獨立,像處女座腦中清晰的邏輯地圖。
天秤座 — 冒號(:)
象徵:美感、平衡、引導關係
天秤總是溫和引出主題,不直接、不衝突。冒號是一種禮貌的轉場,就像他們優雅地導入觀點:讓我們來看看…
天蠍座 — 省略號(……)
象徵:神秘、深沉、話中有話
天蠍不會一次說完他們的心事,總是欲言又止、話留三分。省略號最能代表他們的氣場與懸念,有太多不能說的話藏在後面。
射手座 — 問號(?)
象徵:好奇、探索、哲學家精神
射手喜歡問問題,不停思考人生的意義。「你有想過…?」是他們最愛的開場白。問號是他們思考與冒險的起點。
魔羯座 — 破折號(—)
象徵:實用、延伸、責任感
魔羯思路縝密,常會在句中加入補充、說明或轉折。破折號像他們的人生——穩定中藏有力量,總是默默地承接更多。
水瓶座 — 波浪號(~)
象徵:自由、創意、非主流
水瓶座從不按牌理出牌,說話喜歡加點幽默與曖昧。波浪號帶著一點輕鬆、一點拖延、一點戲謔,正是他們不設限的符號。
雙魚座 — 問號+省略號(?……)
象徵:夢幻、感性、迷惘
雙魚說話常像詩,帶著情緒的迷霧與未完成感。「你真的……愛我嗎?」是他們的經典語法,問號中帶著遲疑,句子總懸在空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