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車快飛」是從小就學唱的兒歌,而小時候所學習與繪製火車的樣貌,車頭前方也得總是要有個煙囪。曾幾何時隨著科技的進步,甚至高速鐵路的出現,火車的樣貌已經產生劇烈的改變。火車的速度不斷翻新,那關於飛的想像也越來越接近真實。可換個念頭來想,也許早期的火車,對當時的居民來說,可也是「飛快」的呢!

基姆湖是巴伐利亞境內最大的湖泊,湖中擁有兩座極其出名的小島,分別稱為女島(Frauenchiemsee)與男島(Herrenchiemsee)。在查詢相關旅行資料時,意外發現前往基姆湖可以從普林(Prien)搭乘一種窄軌的蒸汽火車,約行駛10分鐘就可以到達湖畔碼頭。極其特別的是這種蒸汽火車從1887年就已經開始營運,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窄軌蒸汽火車。而且由於一些現實因素的考量,這種古董型的蒸汽火車只會在每年五月到九月之間的週六與週日行駛,班次也不多。猶記得當時閱讀到這樣的訊息時,旋即反射性地查找原本安排前往基姆湖的日期,沒想到竟然恰好是星期天。既然如此,那麼豈可錯過這趟特別的火車之旅。

前往基姆湖的那一天,我們一早便從奧特拉瑪高出發,然後先在享有「木材麥加城」的羅森海姆(Rosenheim)稍做停留,然後才到普林。由於在羅森海姆停留的時間比預期還久,所以預估抵達普林的時候已經趕不及原本預定要乘坐的火車班次,為了不要讓旅行掉入瘋狂地趕路狀態,所以行車途中已經決定延後一個班次。原本認定綽綽有餘的時間,沒想到在抵達普林的停車場後,卻陷入找不到車站的難題。偌大的停車場,四周都被樹木環繞,偏偏遊客比想像中還少,於是只得硬著頭皮四處尋找。在路上問了兩次路,對方都表示並非在地的居民。直到第三次,才由一位熱心的民眾,直接帶我們到前往車站的路口。

抵達車站後,發現這其實是一個很小很小的車站,或者說這是專屬於蒸汽火車的車站,或許因為距離開車時間還有約末半個小時,所以遊客非常稀少。我們先去購票,售票口可以直接購買含括遊覽基姆湖的船票,由於選擇甚多,包含是否要前往男島、女島…等等。售票口的小姐,非常有耐心地解釋不同的套票行程。原本打算要前往基姆湖的男島與女島,她也善意地提醒著,這樣行程其實會太緊湊,遂建議我們只停留男島。雖然彼此在英文溝通上並無法十分順暢,但幸好之前已經有做過功課,所以仍然順利購妥接續行程的票券。

等待發車的過程中,站務人員熱心地告訴我們可以盡情地拍照,尤其是被允許進入頭等廂。原來這款車子完全還原當初的設計,有一等車廂與二等車廂。因為這樣的差異,所以車廂其實共有三款。一款是整個車廂上寫著大大的阿拉伯數字「1」,也就是一等車廂。可想而知另一款就是寫著「2」的二等車廂。而還有一款是混合型的,前頭寫「1」,後頭寫「2」,中間隔開,這是一等與二等的混合車廂。而不同於現在火車的設計,車廂與車廂之間可以互通,即便火車行駛時也可以從第一車廂走到最後。這款火車若要前往不同的車廂得要先下到地面,車廂間無法直接通行。由於我們所購買的是二等車廂的票券,也因此站務人員,善意地先提醒我們可以趁著距離開車還有段時間,先行前往參觀一等車廂,感受一下當初貴族的奢華。

其實一等車廂與二等車廂的差別並沒有想像中來得大,在當時的年代不可能會有所謂冷氣的裝置。所以不管哪一種車廂都是開放式的車廂,一等車廂的座位都鋪有絨布,而二等車廂則是簡單的木製椅子。還有一等車廂的位置較為寬敞,而且座位安排上像是環繞著車廂,如此一來所有的乘客都可以看見彼此,較適合互動聊天。二等車廂的座位就像是一般火車的座位,每個座位都是兩兩相對。四個座位形成一個小區塊。可想而知,貴族生活中社交原就是最重要的一環,所以座位安排上才會有如此的不同。而既然社交如此重要,那麼一等車廂中安置著數面擁有木頭雕花外框的鏡子,也就不那麼意外了。

看著一等車廂的種種設計,腦袋裡不由得想起了一百多年前的盛況,想來不論是一等車廂還是二等車廂,可以搭上火車的都算是奢豪的享受吧!而一等車廂的乘客,除了嚐鮮或者真得前往他處,更重要的是那還是紳士淑女們的社交舞台。念頭飛快地轉著,許多的畫面在腦海中浮現,就如同曾經觀看的電影情節。於此同時,火車氣笛響了,恍若拉回現實。不多久一陣濃濃的黑煙自窗外闖入,驚愕之餘,不由得笑了,電影畫面通常會省略這一段落吧!一群身著華麗服裝的男女,正高談闊論地顯示著自身的不凡,突然一陣黑煙,讓大夥臉上與衣服上都染了些意料之外的色澤,還得故做鎮定,那畫面豈不有趣。

揮別了一等車廂的想像,決定繞去觀看蓄勢待發的火車頭。聽著蒸汽嘶嘶作響彷若一頭猛獸發出準備攻擊的低吼,不禁想著當初火車剛發明的年代,這該是會讓一些人避之唯恐不及的怪物吧!看著火車司機帶著厚厚的手套,小心翼翼地檢視著每個環節,蒸汽的高溫瀰漫,仍可看見許多機械表面滿佈油光。要讓這台古董級的火車發揮既有的功能,保養的每個環節都不容疏漏。相信對司機來說,這是種驕傲,那像是載著乘客,逆向駛入歷史的洪流,感受時光穿越的精彩。

又是一聲鳴笛,旅人們分別登上車廂,等待啟動的神秘時刻。雖然不過短短的十分鐘,沿途穿越住宅區讓一切多了些現實感。不過火車以速度不快的方式平穩地前進著,鳴笛與偶爾飄來的濃煙,依舊讓這一切有些不真實。快要抵達基姆湖時,偌大的廣場,滿滿的遊客,就在氣笛聲響時,幾乎全都對這台蒸汽火車行注目禮,更有遊客緊跟在一旁快跑,享受著追火車的興奮。下車後,火車頭先與車廂分開,然後再透過不同軌道的變換進行更換方向的動作。毋須多久,再度準備搭載遊客歸返普林。

這會兒轉換角度,從原本的乘客,換成在一旁觀看的遊客。啟動後,濃密的蒸汽,還真讓人有騰雲駕霧的錯覺。耳畔,再次響起了氣笛聲,可腦海裡卻自動配起了「火車快飛」的音樂。看著眼前的畫面,還真有火車在雲霧上「飛翔」的感覺。只是多年之後,科技的不斷翻新,這會兒倒變成了火車慢飛。但又有何妨,當大部分的蒸汽火車早已毀損,只剩極小部分進入博物館供人緬懷與想像,眼下仍有機會乘坐這彷若穿越時空的機器,怎不讓人感動。火車緩緩開離,想起了方才路旁遊客的注目禮,一如眼下的自己。原本在車上的時候,以為眾人的眼神充滿羨慕,此刻才體悟到,那其實是讚嘆、欽佩與感激。


「火車慢飛、火車慢飛,穿過歷史、越過文明,不知走了幾萬日。」輕輕地哼著改編版的「火車快飛」的歌詞,不覺莞爾一笑。嘟!嘟!氣笛聲又響起,在耳畔、也在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