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內容為原創作品,嚴禁抄襲,亦不接受媒體報導,更不允許以任何形式轉載、截圖或分享至其他平台,如需引用,請先取得原作者正式授權。尊重創作,是對內容最基本的尊重。感謝理解,也感謝每一位願意守護這份文字價值的朋友。🙏✨
文|林思齊
這是我【親密衝突】第八篇文章,連載於「點亮」、「極光」兩專區,內有超200+感情專題歡迎閱讀。
【導讀】這篇文章適合誰?
如果你是這樣的人:
身為獨生子女,覺得自己背負著整個家族的期待 父母總說「我們老了只能靠你」讓你喘不過氣 談戀愛時對方問「你爸媽以後要跟我們住嗎」 想追求自己的人生,卻被說不孝 已經30歲了,父母還在催婚 每次回家都像上戰場 愛父母,但也想為自己而活 在孝順與自我之間不斷拉扯
這篇文章不會教你怎麼當個好女兒。 它只會讓你看見—— 當血緣變成枷鎖,愛就開始變質了。
獻給每一個在夾縫中求生的獨生子女
- 獻給那些被說「你是我們唯一希望」的人
- 獻給那些月薪一半給父母的人
- 獻給那些不敢遠嫁的人
- 獻給那些不敢離開家鄉的人
- 獻給每一個想飛卻飛不遠的獨生子女
- 每一個愛父母也想愛自己的人
- 每一個在責任與夢想間掙扎的靈魂
- 也獻給那些父母—— 那些把全部期待放在一個孩子身上的 那些用愛綁住孩子的 那些不知道怎麼放手的
獨生子女啊, 是這世上最幸福也最不幸的存在。 擁有全部的愛,也承擔全部的重量。
這篇文章,
獻給每一個正在學習「愛不是控制」的家庭。
包括我自己。
「妳35歲了,還不結婚是要我們死不瞑目嗎?」
這是昨晚收到的留言。
一個獨生女,深夜兩點,在高雄的租屋處,一邊哭一邊打字:
「思齊,我媽剛剛打來說,如果我今年再不結婚,她就要去廟裡住了。她說養我35年,就是要看我披婚紗的那天。我是獨生女,我欠他們一個女婿,欠他們一個完整的家。」
我看著這段話,想起另外三則訊息:
- 「我月薪6萬,3萬給爸媽,剩下3萬在台北活不下去。」
- 「男友因為我是獨生女分手了,他說壓力太大。」
- 「我想去美國念書,我媽說我走了誰照顧他們。」
不同的獨生子女,說著同樣的困境。
今天,我想說三個故事。 關於愛,關於責任,關於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