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作者最怕的一件事,大概就是腦袋一片空白。
明明昨天還充滿靈感,今天卻像是撞上一面透明的牆。
字寫不下去,畫也畫不出來,
腦海裡什麼都沒有,只有一片焦慮的嗡嗡作響。
一開始會焦急,以為是自己不夠努力。
於是逼自己盯著螢幕,催促自己擠出東西。
但越是催促,腦袋越僵硬,像卡住的齒輪,吱吱作響卻轉不動。
後來我才明白:撞牆,不是靈感不見了,而是我走得太快,忘了呼吸。
放慢,是為了騰出空間
創意需要空間。
就像水需要器皿,風需要縫隙。
當我們把生活塞得太滿,靈感自然沒有地方落腳。
放慢,其實是在替靈感騰出一個位置。
有一回,我實在寫不下去,乾脆把電腦闔上,走到陽台。
什麼都沒做,只是坐著聽夏天的蟲鳴。
十分鐘後,胸口的緊繃感慢慢鬆開了。
腦袋雖然還是空的,但那股「非得馬上想出來」的壓迫感消失了。
這才發現,放慢是一種修復。
它不是逃避,而是給自己一個喘息的機會。
我的小方法
後來,每當我感覺自己撞牆,我會嘗試幾個小方法。
它們沒有魔法,但能讓時間變得不同。
- 暫停十分鐘:放下所有手邊的工作,讓腦袋換氣。
- 聽自然的聲音:鳥叫、風聲、雨滴聲,會把你帶回更原始的節奏。
- 手沖一壺茶:專注在水慢慢滲透的過程,用感官去重新連結世界。
- 刻意什麼都不做:這段放空的時間不是偷懶,而是讓大腦整理暫存檔。
當時間慢下來,你的腦袋才有餘裕,去捕捉那些原本被忽略的小火花。
靈感不是衝刺,是散步
我發現,創作其實很像走路。
有時候你走得很快,像趕路一樣;
有時候你會停下來,
看一朵花,聽一段歌,或只是讓太陽照在背上。
靈感,就藏在這些停頓裡,悄悄冒出來。
撞牆,不是要你拼命撞破,
而是提醒你:「換條路吧,這裡暫時走不通。」
✨ 瓶頸,是最好的提醒
創意的瓶頸,不是失敗,而是一種溫柔的提醒。
提醒我們:要慢一點,深呼吸一點,容許自己停下來。
你以為自己在浪費時間,其實不是。
那段「看似無所事事」的空白,
正是靈感回來的必經之路。
因為靈感不會消失,它只是走得比你慢,
等你放下焦慮,它自然會追上來。
如果你想聽我低語,下一篇我會在這裡等你。
📌 延伸閱讀|More to Explore👉
🐾 連載|《我才不是你養的貓》— 回看全部章節
💬 角色專欄 → 《小甜心Nina》Vol.2|角色誕生記
🦷 角色專欄 →《毛毛怪-小獠牙》 動畫Ep01~Ep07
💚情緒食譜 Vol.2|餐桌上的陪伴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