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候,我以為自己是一座孤島。書店是我的港灣,墨墨是我的水手,而書本,是我的航海圖。我習慣了每天面對同樣的街道、同樣的書架、同樣的寂靜。我以為,生活會像一頁翻了又翻的舊書,不會有新的情節。
直到他出現。
他不是突然冒出來的。他第一次走進書店,是個下著小雨的午後。他撐著一把深藍色的傘,雨水滴滴答答地落在門口的瓷磚上。他沒有立刻找書,只是靜靜地站在詩集區,用一種極其認真的眼神掃過每一本書的書脊。我沒有打擾他,只是假裝在整理櫃檯。後來,他拿起一本洛夫的詩集,輕輕地走到櫃檯。我抬頭,看見他那雙深邃的眼睛,像遠方的海。「這本,我找了很久。」他輕聲說,聲音低沉而溫柔。
我心頭一動,隨手找了一張舊報紙為他包裝。「這本書,有它的緣分。」我說。他淺淺地笑了,那笑容像是能驅散所有雨天的陰霾。他沒有問我的名字,我也沒有問他的。他就這樣,帶著那本詩集,消失在雨中。
幾天後,他再次來了,這回是個陽光明媚的早晨。他沒有直接進來,而是站在門口的那棵大榕樹下,泡了一壺茶。茶香隨著微風飄進書店,是一種我從未聞過的清淡香氣。他輕輕地將一個茶杯放在石桌的另一端,然後,才走進書店。
「我不是每天都有時間來,但這壺茶,是特地為你泡的。」他邊挑書邊說,語氣裡帶著一種坦然的真誠。
從此,我們的故事有了新的篇章。他不是無言的過客,而是會開口說話的人。他會告訴我,他是在附近大學教書的,專門研究古籍,這家書店是他的「秘密寶庫」。我則會告訴他,這家書店是我母親留給我的,而我,像守護著一片遺忘的森林。我們之間,不再是無聲的對話,而是真實的、有溫度的交流。
他會說起他旅行時見過的高山,我會告訴他我年少時的夢想。我們的對話,就像是在拼湊一幅破碎的畫。每一句,都是一片小小的風景。我發現,我不再是一座孤島。我的世界裡有了他的茶香、他的書單,有了他偶爾的一句笑話。那是一種,彷彿能將我從孤島上輕輕托起的力量。
我們從不談及各自的感情世界,也從不問彼此的未來。我們似乎都刻意地維繫著這份神祕與距離,因為我們都害怕,一旦說破,這份美好就會像氣泡一樣,輕輕一碰就碎。
直到那天。
那天,他來的時候,臉上帶著我從未見過的疲憊。他沒有泡茶,只是靜靜地坐在石桌旁,手裡緊緊握著一本筆記本。我心頭一緊,將一杯熱水遞給他。
「我可能……有一段時間不能來了。」他開口,聲音沙啞。
我的心,像被一隻無形的手緊緊抓住。我沒有問為什麼,只是靜靜地看著他。他知道我會懂,就像我懂他一樣。他打開那本筆記本,裡面密密麻麻地寫滿了字。他將筆記本推到我面前,然後用他那雙修長的手,輕輕地在我握著水杯的手背上點了一下。
「這本,留給你。」他說。然後,他站起身,沒有道別,也沒有回頭,就這樣消失在街角的盡頭。
我回到書店,打開那本筆記本。裡面,是他寫下的研究筆記、旅行隨筆,還有一些他讀詩的心得。最後一頁,用鋼筆寫著一行字:
「生命如一本書,有些章節必須獨自走過。我會回來,讀完你的故事。」
那天之後,榕樹下的石桌上,再也沒有出現他泡的茶。但我的心,卻再也無法回到原來的平靜。我沒有將那本筆記本收起來,而是將它放在櫃檯最顯眼的位置,彷彿他在那裡,一直都在。
我學著將思念化為力量。我開始整理書店,為每一本書寫下新的介紹,我甚至為他留下的那本筆記本,開闢了一個專屬的角落。我不再是那個只活在自己世界裡的孤島。因為我知道,在某個遠方,有一雙眼睛,曾經溫柔地看著我。而那份溫柔,已經在我心底種下了一顆種子,等待他回來,一起讀完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