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池上
這次到台東池上,原本只是想欣賞金黃的稻浪,卻意外被一棟老屋與蔣勳老師的生活哲學深深吸引。蔣勳,不僅是作家、藝術家,更是生活美學的實踐者。他對日常的觀察與感受,提醒我們在忙碌的世界裡,放慢腳步、細看每個當下的重要性。
用手機拍下當下心情,與天地成一色
走進蔣勳書房,木質空間散發出淡淡的香氣,陽光透過窗花灑落地板,光影隨著時間流動,讓整個空間靜謐而溫暖。蔣勳曾說,母親是他人生中最早的美學老師,而這裡的每一個角落,都像是在延續那份對生活的敏銳觀察。疫情期間,他回到池上,把心安放在這片土地上,認為土地、空氣、水,已足以帶給人最基本的幸福感。

池上蔣勳書房
這棟老屋原為日式宿舍,建於 1936 年,戰後荒廢多年。藝術家王金生花了兩年時間修復,保留原本木構工法與歷史痕跡,使空間兼具歷史感與現代美學。蔣勳將其作為書房與創作空間,也在此舉辦讀書分享,用藝術與文字陪伴人們理解生活的深度與美感。
漫步在池上街頭,每一個角落都有細膩的驚喜:巷弄裡的彩繪牆、竹林間透出的光影、夜晚星球裝置的柔光……王金生說,藝術並非遙不可及,只要稍微整理空間,每個人都能感受到其中的美感。這份對美的敏銳,正是池上獨特魅力的核心。

攝於池上穀倉藝術館
池上穀倉藝術館也值得駐足。這棟六十年的老穀倉,在建築師與藝術家的協作下,轉化為兼具歷史與藝術展演的空間。從靈感源自稻米風鼓的櫃台,到原住民藝術家設計的門扇,再到蔣勳的創作《山醒來了》,每一個細節都呼應土地的文化脈絡。漫步其中,你會發現,生活美學並非高不可攀,它就存在於我們身邊,只是平常缺少停下來觀察的心。

池上蔣勳書房
池上是一個適合慢下來、感受生活的地方。看著稻浪,走進老屋,穿行在彩繪巷弄,你會意識到,幸福其實非常簡單——一縷陽光、一冊書,或是一段慢慢走的旅程。這裡的美,安靜、溫暖、充滿故事,值得你用心去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