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 AI 伺服器功耗急遽增加,水冷散熱成為不可逆的趨勢,帶動整條供應鏈進入高速成長期。值得注意的是,一家原本專注於傳統水泵市場的大井泵浦(6982),在與台達電策略合作下,也成功切入這塊新藍海市場,未來發展潛力不容小覷。

免責聲明
以下所有內容不保證其正確性
為個人紀錄及分享,僅供參考
不具任何投資建議及勸誘意圖,請自行判斷風險
公司簡介
大井泵浦成立於 1967 年,是在地老字號水泵品牌,主要經營業務為水泵之設計研發、製造生產與銷售,並提供規劃、安裝及維修等全方位服務,稱霸台灣公寓大廈頂樓泵浦市佔率超過六成。
在醫療不發達、乾淨水源取得不易的時代,創辦人黃秀雄的親人因飲用不乾淨的水,而感染霍亂過世,促使創辦人黃秀雄對於提供優質的供水系統有著強烈的使命感,這項使命也透過知識與價值觀傳承至今。透過不斷累積研發與製造實力,穩居台灣民生用泵浦的龍頭寶座,未來公司產品將走向智能化,讓民眾透過更高品質的泵浦,享受優質用水及舒適的生活。
公司亦獲得工研院高效率馬達聯盟的 IE3 Motor inside 標章,並持續開發高效能 IE3-IE4 馬達以提升產品能源效率。
為了落實新產品研究開發管理與驗證,公司建置「WALRUS大井泵浦水泵動力實驗室」,是台灣唯一獲得全國認證基金會(TAF)、德國萊因綠色產品標誌(TÜV)認證的雙動力實驗室,並成立專屬的生產技術與驗證部門,透過反覆驗證,提升產品效能以符合世界潮流與規範。
集團內各工廠擁有完善的生產設備,針對泵浦各部零組件,投入最新 CNC 設備,提升加工精密度,深化工程塑膠(高性能複合材料)之射出成型技術。工業設備應用之系列泵浦採高要求工業級品保驗證,每台組裝出廠前,均經試水檢驗及性能測試,對泵浦製造品質嚴格把關以滿足客戶忠誠度。
公司也積極推動數位化與智慧化轉型,應用物聯網(IoT)技術於水泵的自動化與智慧監控,透過感測器將設備運轉狀態資訊上傳至雲端,進行大數據分析,並解析機器作工狀態,讓機器可與外界溝通,有利使用者進行預先調整及維修保養等工作,實現遠端監控與預測性維護,提升產品可靠性與安全性。
這些舉措皆有助於提升未來的營收與毛利表現,公司的營運模式與產品策略使其在全球泵浦市場中具備競爭優勢。
超認真少年在這一集就有提到相關數位化轉型功能,看完會對泵浦這個產品更加了解。
公司採用 B2B 模式,將泵浦產品銷售至國內及全球經銷商,透過完善的通路管理,針對不同市場制定銷售策略。除了民生用泵浦外,亦涵蓋工業用泵浦,產品多元且涵蓋多種應用領域。
國際競爭者包括 Grundfos、KSB、Wilo、Xylem、Sulzer 等歐美日大廠,大井以中高價位、性價比優勢切入國際市場,公司在台灣整體泵浦市場的市佔率達到 30%,並計劃加強外銷拓展,目標是成為全球前十的水泵品牌。
銷售地區
大井泵浦的內外銷比重原為 70:30,但近期已經慢慢趨向 65~70:30~35 了,顯示其海外業務已佔有重要地位。
公司憑藉其優異的產品技術與價格競爭力,營運持續穩定成長。在國內,民生用水泵的需求提供了穩固的基石;在海外,公司正積極拓展全球市場,尤其以東協與日本為主要目標。

法說會
生產基地
大井泵浦的生產基地包括台灣的新北三芝廠與高雄路竹正義廠,另在中國蘇州設有組裝線,供應中國與東協市場,縮短交期、強化區域競爭力。
高雄環球新廠應該落在 2025 年 11 月左右完工落成,新廠導入自動化生產、大數據、智能物流,提升生產效率與彈性,該廠的產能將高於現有廠房的總和,年產能將由 40 多萬台提升至 100 萬台,今年有機會小批量試產,大致上可能明年第 1 季開始才會開始貢獻營收。
營業項目
大井泵浦的水泵浦產品依照其產品應用領域區分為民生用水泵(如住宅給水、加壓泵)、工業用水泵(如工具機冷卻、工廠給水)及零組件。
民生用水泵佔比約為 70%~75%,工業用水泵佔比為 20%~25%,零組件佔比 <5%。
現今水泵浦銷售產品以 1 HP以下為大宗,主要為家庭用水為主要用途,由於使用範圍廣泛,種類繁多,故需求數量為最多,大部分使用單相馬達來驅動設備。
- 1~9 HP 主要為商業大樓、小吃店、餐廳、空調用給水等,為占比第二。
- 10~49 HP 以工業用水為主,少部分應用於商業。
- 50~99 HP 主要以工業用為主,包含工廠給水與製程製造等。
- 100 HP 以上主要以大型泵浦為主,公共工程及大型工廠如石化廠等皆須使用此類型的液體泵浦產品。
公司的民生用水泵,於台灣公寓大廈頂樓泵浦市佔率超過六成,為國內住宅、商辦、學校等主要供水設備供應商,民生用水泵市佔率遙遙領先。
工業用水泵部分,在工具機領域具高滲透率,因在工具機領域,泵浦的主要應用包括冷卻系統和液壓系統,工具機則需要穩定的冷卻液循環來保持加工過程中的溫度穩定,以及在液壓傳動系統中提供穩定的壓力和流量。因此,泵浦在這些應用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數控機床(CNC 機床)、車床、銑床等高精度設備中。
台灣在世界工具機生產排名前十名,而台灣工具機市場約五成採用本公司的工業型泵浦產品。
未來展望
全球泵浦市場受城市化、工業化、ESG、AI、電動車等趨勢帶動,科技水泵、節能高效、智能化成為未來主流。
除此之外,隨著環保法規的提高,許多企業開始尋找更高效、低能耗的水泵系統,推動了高效能水泵和智慧水泵技術的發展,因這些技術不僅節能還能提升操作效率。
因此,公司強調產品差異化,持續投入科技水泵新應用(如 AI 伺服器、電動車、充電樁、儲能系統等),並結合 IoT、智能監控、節能減碳等創新技術,提升產品附加價值。
有關科技水泵未來目標市場主要分類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