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 個股產業分析 】台灣水泵龍頭 – 大井泵浦(6982),跨入AI伺服器散熱市場,迎來傳產新機遇

更新 發佈閱讀 13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隨著 AI 伺服器功耗急遽增加,水冷散熱成為不可逆的趨勢,帶動整條供應鏈進入高速成長期。值得注意的是,一家原本專注於傳統水泵市場的大井泵浦(6982),在與台達電策略合作下,也成功切入這塊新藍海市場,未來發展潛力不容小覷。

raw-image



免責聲明
以下所有內容不保證其正確性
為個人紀錄及分享,僅供參考
不具任何投資建議及勸誘意圖,請自行判斷風險




公司簡介

大井泵浦成立於 1967 年,是在地老字號水泵品牌,主要經營業務為水泵之設計研發、製造生產與銷售,並提供規劃、安裝及維修等全方位服務,稱霸台灣公寓大廈頂樓泵浦市佔率超過六成

在醫療不發達、乾淨水源取得不易的時代,創辦人黃秀雄的親人因飲用不乾淨的水,而感染霍亂過世,促使創辦人黃秀雄對於提供優質的供水系統有著強烈的使命感,這項使命也透過知識與價值觀傳承至今。透過不斷累積研發與製造實力,穩居台灣民生用泵浦的龍頭寶座,未來公司產品將走向智能化,讓民眾透過更高品質的泵浦,享受優質用水及舒適的生活。

公司亦獲得工研院高效率馬達聯盟的 IE3 Motor inside 標章,並持續開發高效能 IE3-IE4 馬達以提升產品能源效率。

為了落實新產品研究開發管理與驗證,公司建置「WALRUS大井泵浦水泵動力實驗室」,是台灣唯一獲得全國認證基金會(TAF)、德國萊因綠色產品標誌(TÜV)認證的雙動力實驗室,並成立專屬的生產技術與驗證部門,透過反覆驗證,提升產品效能以符合世界潮流與規範。

集團內各工廠擁有完善的生產設備,針對泵浦各部零組件,投入最新 CNC 設備,提升加工精密度,深化工程塑膠(高性能複合材料)之射出成型技術。工業設備應用之系列泵浦採高要求工業級品保驗證,每台組裝出廠前,均經試水檢驗及性能測試,對泵浦製造品質嚴格把關以滿足客戶忠誠度。




公司也積極推動數位化與智慧化轉型,應用物聯網(IoT)技術於水泵的自動化與智慧監控,透過感測器將設備運轉狀態資訊上傳至雲端,進行大數據分析,並解析機器作工狀態,讓機器可與外界溝通,有利使用者進行預先調整及維修保養等工作,實現遠端監控與預測性維護,提升產品可靠性與安全性。

這些舉措皆有助於提升未來的營收與毛利表現,公司的營運模式與產品策略使其在全球泵浦市場中具備競爭優勢。

超認真少年在這一集就有提到相關數位化轉型功能,看完會對泵浦這個產品更加了解。


公司採用 B2B 模式,將泵浦產品銷售至國內及全球經銷商,透過完善的通路管理,針對不同市場制定銷售策略。除了民生用泵浦外,亦涵蓋工業用泵浦,產品多元且涵蓋多種應用領域。

國際競爭者包括 Grundfos、KSB、Wilo、Xylem、Sulzer 等歐美日大廠,大井以中高價位、性價比優勢切入國際市場,公司在台灣整體泵浦市場的市佔率達到 30%,並計劃加強外銷拓展,目標是成為全球前十的水泵品牌。


銷售地區

大井泵浦的內外銷比重原為 70:30,但近期已經慢慢趨向 65~70:30~35 了,顯示其海外業務已佔有重要地位。

公司憑藉其優異的產品技術與價格競爭力,營運持續穩定成長。在國內,民生用水泵的需求提供了穩固的基石;在海外,公司正積極拓展全球市場,尤其以東協與日本為主要目標。

法說會

法說會


生產基地

大井泵浦的生產基地包括台灣的新北三芝廠與高雄路竹正義廠,另在中國蘇州設有組裝線,供應中國與東協市場,縮短交期、強化區域競爭力。

高雄環球新廠應該落在 2025 年 11 月左右完工落成,新廠導入自動化生產、大數據、智能物流,提升生產效率與彈性,該廠的產能將高於現有廠房的總和,年產能將由 40 多萬台提升至 100 萬台,今年有機會小批量試產,大致上可能明年第 1 季開始才會開始貢獻營收。


營業項目

大井泵浦的水泵浦產品依照其產品應用領域區分為民生用水泵(如住宅給水、加壓泵)、工業用水泵(如工具機冷卻、工廠給水)及零組件。

民生用水泵佔比約為 70%~75%,工業用水泵佔比為 20%~25%,零組件佔比 <5%。

現今水泵浦銷售產品以 1 HP以下為大宗,主要為家庭用水為主要用途,由於使用範圍廣泛,種類繁多,故需求數量為最多,大部分使用單相馬達來驅動設備。

  • 1~9 HP 主要為商業大樓、小吃店、餐廳、空調用給水等,為占比第二。
  • 10~49 HP 以工業用水為主,少部分應用於商業。
  • 50~99 HP 主要以工業用為主,包含工廠給水與製程製造等。
  • 100 HP 以上主要以大型泵浦為主,公共工程及大型工廠如石化廠等皆須使用此類型的液體泵浦產品。


公司的民生用水泵,於台灣公寓大廈頂樓泵浦市佔率超過六成,為國內住宅、商辦、學校等主要供水設備供應商,民生用水泵市佔率遙遙領先。

工業用水泵部分,在工具機領域具高滲透率,因在工具機領域,泵浦的主要應用包括冷卻系統和液壓系統,工具機則需要穩定的冷卻液循環來保持加工過程中的溫度穩定,以及在液壓傳動系統中提供穩定的壓力和流量。因此,泵浦在這些應用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數控機床(CNC 機床)、車床、銑床等高精度設備中。

台灣在世界工具機生產排名前十名,而台灣工具機市場約五成採用本公司的工業型泵浦產品。


未來展望

全球泵浦市場受城市化、工業化、ESG、AI、電動車等趨勢帶動,科技水泵、節能高效、智能化成為未來主流。

除此之外,隨著環保法規的提高,許多企業開始尋找更高效、低能耗的水泵系統,推動了高效能水泵和智慧水泵技術的發展,因這些技術不僅節能還能提升操作效率。

因此,公司強調產品差異化,持續投入科技水泵新應用(如 AI 伺服器、電動車、充電樁、儲能系統等),並結合 IoT、智能監控、節能減碳等創新技術,提升產品附加價值。

有關科技水泵未來目標市場主要分類如下: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4955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Kelvin價值投資研究室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Kelvin價值投資研究室
33.0K會員
134內容數
致力於實踐「 投資獲利與生活兼具 」的生活哲學。 我認為「投資」的目標是生活品質的提升,與其分秒必爭的盯盤,不如運用「價值投資」,找回時間的自由。
2025/06/22
台灣餐飲業2024年市場的營業額為1兆378萬,2019~2024年台灣餐飲營業額CAGR為5.68%,屬於一個溫和的成長。但是,全家餐飲在2017~2024年之間,所繳出的營收成長都遠高於整體市場的成長。所以我認為在大戶屋及IKIGAI的發展下,全家餐飲要維持過往CAGR 15% 應該是沒問題的。
Thumbnail
2025/06/22
台灣餐飲業2024年市場的營業額為1兆378萬,2019~2024年台灣餐飲營業額CAGR為5.68%,屬於一個溫和的成長。但是,全家餐飲在2017~2024年之間,所繳出的營收成長都遠高於整體市場的成長。所以我認為在大戶屋及IKIGAI的發展下,全家餐飲要維持過往CAGR 15% 應該是沒問題的。
Thumbnail
2025/05/29
隨著Nvidia在台灣設立海外總部,與國科會、鴻海、台積電合作,打造台灣首座大型AI超級電腦,這項跨國合作不僅將加速本地 AI 應用落地與產業升級,也有望推動上下游供應鏈全面進化,為台灣 AI 發展注入強勁動能。預期將進一步帶動IDC成長動能。其中,國內首座中立的AI IDC,將可望優先受惠於此趨勢
Thumbnail
2025/05/29
隨著Nvidia在台灣設立海外總部,與國科會、鴻海、台積電合作,打造台灣首座大型AI超級電腦,這項跨國合作不僅將加速本地 AI 應用落地與產業升級,也有望推動上下游供應鏈全面進化,為台灣 AI 發展注入強勁動能。預期將進一步帶動IDC成長動能。其中,國內首座中立的AI IDC,將可望優先受惠於此趨勢
Thumbnail
2025/03/24
隨著大數據、雲端運算、物聯網等技術的蓬勃發展,數位化轉型已成為各行各業提升營運效率與競爭力的關鍵所在,尤其在零售、服飾業中,RFID 技術正逐漸成為企業優化供應鏈管理的核心工具。 隨著RFID技術的不斷成熟及其成本逐漸降低,這項技術的應用範圍將持續擴大,這將成為推動RFID產業持續成長的重要助力。
Thumbnail
2025/03/24
隨著大數據、雲端運算、物聯網等技術的蓬勃發展,數位化轉型已成為各行各業提升營運效率與競爭力的關鍵所在,尤其在零售、服飾業中,RFID 技術正逐漸成為企業優化供應鏈管理的核心工具。 隨著RFID技術的不斷成熟及其成本逐漸降低,這項技術的應用範圍將持續擴大,這將成為推動RFID產業持續成長的重要助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隨著AI技術的迅速發展,伺服器市場也隨之變革。OpenAI的ChatGPT引領語言模型潮流,其計算力來自高效能AI伺服器,配備GPU或AI加速器,支持TensorFlow等框架。穩定且高效的電源供應器(PSU)如FSP與3Y Power的電源供應器,提供穩定性及多重保護,滿足AI伺服器的需求。本
Thumbnail
隨著AI技術的迅速發展,伺服器市場也隨之變革。OpenAI的ChatGPT引領語言模型潮流,其計算力來自高效能AI伺服器,配備GPU或AI加速器,支持TensorFlow等框架。穩定且高效的電源供應器(PSU)如FSP與3Y Power的電源供應器,提供穩定性及多重保護,滿足AI伺服器的需求。本
Thumbnail
好的產品總是要從好的工具開始,協助你容易的開始,協易機械這類產業可以重新觀察。沖床龍頭廠協易機械第1季財報,單季合併稅後純益1.22億元,每股獲利0.77元同期新高。協易機因為於AI而帶動伺服器、電動車...等產業需求往上,推升沖床需求增長,協易機主要產品:門型沖床、C型沖床兩大類,以自有品牌「SE
Thumbnail
好的產品總是要從好的工具開始,協助你容易的開始,協易機械這類產業可以重新觀察。沖床龍頭廠協易機械第1季財報,單季合併稅後純益1.22億元,每股獲利0.77元同期新高。協易機因為於AI而帶動伺服器、電動車...等產業需求往上,推升沖床需求增長,協易機主要產品:門型沖床、C型沖床兩大類,以自有品牌「SE
Thumbnail
李永年 AI伺服器 *鴻海2317,外資拉鴻海,可以稀釋台積電的權值比重,股價持續守住161就都算安全。 *鴻準2354,GB200的供應商,外資投信買超。 *國巨2327,外資投信買超,預估今年eps 40元、目前pe 只有16倍。 *廣達2382,GB200的第二大組裝廠,下半年開始出貨
Thumbnail
李永年 AI伺服器 *鴻海2317,外資拉鴻海,可以稀釋台積電的權值比重,股價持續守住161就都算安全。 *鴻準2354,GB200的供應商,外資投信買超。 *國巨2327,外資投信買超,預估今年eps 40元、目前pe 只有16倍。 *廣達2382,GB200的第二大組裝廠,下半年開始出貨
Thumbnail
今天要跟大家介紹一間公司,我覺得他很有機會追上高力,甚至有機會成為下一個川湖。 這是一間做散熱的公司,切入AI伺服器後,業績可能會大爆發? 想知道是哪一間嗎? 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今天要跟大家介紹一間公司,我覺得他很有機會追上高力,甚至有機會成為下一個川湖。 這是一間做散熱的公司,切入AI伺服器後,業績可能會大爆發? 想知道是哪一間嗎? 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摘要重點 1.過去兩三個禮拜見到一般伺服器訂單回流,預估 AI 伺服器換代期即為一般伺服器拉貨潮。 2.預估今年伺服器出貨量持平,新世代 AI 伺服器平台對 BMC 需求增加。 3.智慧影音業務今年展望佳,Cupola 360 已獲 ODM 廠採用,希望未來營收貢獻達 10% 以上。
Thumbnail
摘要重點 1.過去兩三個禮拜見到一般伺服器訂單回流,預估 AI 伺服器換代期即為一般伺服器拉貨潮。 2.預估今年伺服器出貨量持平,新世代 AI 伺服器平台對 BMC 需求增加。 3.智慧影音業務今年展望佳,Cupola 360 已獲 ODM 廠採用,希望未來營收貢獻達 10% 以上。
Thumbnail
#台達電 已經挑戰站穩60周位置 等到確認能站穩就可以開始規劃後續節奏 主要是AI伺服器電源結構跟過往伺服器電源是不同的 全世界只有兩間能做 機器人要普及化,AI電源是最重要的關鍵 這是後續本益比市場估值能不能因為這題材拉高 也要感謝台達電在這半年的修正,才有合理價格買
Thumbnail
#台達電 已經挑戰站穩60周位置 等到確認能站穩就可以開始規劃後續節奏 主要是AI伺服器電源結構跟過往伺服器電源是不同的 全世界只有兩間能做 機器人要普及化,AI電源是最重要的關鍵 這是後續本益比市場估值能不能因為這題材拉高 也要感謝台達電在這半年的修正,才有合理價格買
Thumbnail
若以本波 AI 族群的上漲過程中最受矚目者莫過於散熱族群。整個散熱族群不論業績成長性與漲幅皆領先其它族群,也因此本篇將試圖透過基本財務分析、產業前景、及籌碼流向分析進行判斷。 波段漲幅 3017 奇鋐的波段起漲點01/09/2024, 以當日最低點307.5計算至03/13
Thumbnail
若以本波 AI 族群的上漲過程中最受矚目者莫過於散熱族群。整個散熱族群不論業績成長性與漲幅皆領先其它族群,也因此本篇將試圖透過基本財務分析、產業前景、及籌碼流向分析進行判斷。 波段漲幅 3017 奇鋐的波段起漲點01/09/2024, 以當日最低點307.5計算至03/13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